中国南海珊瑚礁鱼类图谱·说明与凡例

发布时间:2024-12-12 10:43

  说明与凡例

  一、关于潜水拍摄

  (一)色彩

  日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复合而成,在水下由于水的吸收作用会逐渐减弱,其中水对红色和橙色光吸收最严重,黄色、紫色和绿色光次之,而对蓝色、青色光吸收最弱。因此,除在浅表,我们在深水中看到的鱼类常常失去原色而显现为蓝青色,水越深就越明显,这是潜水摄影界的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没有采用随下潜深度调节白平衡及加红滤色片的传统办法或在后期随意调整,而是在任何深度都使用接近自然日光源的水下闪光或连续光专业水下摄影灯具(色温为5500K~5700K),在一致和标准的光源下拍摄,较好表现了目标鱼类的真实色彩。

  (二)雌、雄及不同生长期问题

  在水下拍摄和比对识别工作中,我们观察到珊瑚礁鱼类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在雌雄之间,有着形态、色泽、斑纹上的差异,有些鱼种甚至在不同生长期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这是非常有趣的。为便于读者的使用和识别,我们对一些差异较大的鱼种,尽可能选择了幼鱼、成长期、成鱼以及雌、雄鱼等不同的图片,加以标注,以供参考。但由于拍摄中很难拍到所有不同的状态,同时中外各种文献也没有对所有属种生长阶段和雌、雄特征做分别详述,辨识区分是困难的。对我们难以确认的,我们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对图片做上述区分。

  (三)拟态问题

  我们在水下观察到,不少珊瑚礁鱼类有着对自然生存环境的拟态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珊瑚或沙底、岩礁变幻形态、颜色和斑纹以融入环境,甚至模拟其他鱼类或水生物的形态和行为,目的是隐蔽保护自己,掠食袭击其它水生物。此外,还有些在受到惊扰时会迅速变换体态、颜色和斑纹,逃避或恐吓掠食者,许多日行性或夜行性鱼类在白昼或黑夜色彩斑纹上也有着很大差异。这非常神奇,却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困难。为此,我们只能尽量采用水下白昼拍摄和目标鱼正常状态下的图片,少用夜潜(夜行性鱼类除外)和鱼类受惊情况下的图片。面对大自然的造化,我们也只好如此

  (四)关于性转变

  据文献记载,不少珊瑚礁鱼类有性转变现象。如某些鱼类家族由一条雄鱼和许多雌鱼组成,当雄鱼死亡或失去生殖能力时,经过优胜劣汰的竞争,一条雌鱼会性转变为雄鱼。因为不是对单一鱼种做长时间跟踪研究,我们在水下未观察到这类特殊现象。考虑到这是一些鱼类的非常生态,很奇特,我们根据文献记载,对一些鱼种的性转变,在图注中作了介绍,特此备注。

  (五)清晰度问题

  由于珊瑚礁鱼类运动速度快,规避人类接近,栖息环境复杂等原因,同时有鉴于图谱要尽可能覆盖较多的珊瑚礁鱼类,很难对目标鱼做长时间追踪拍摄,致使个别图片的用光和清晰度不太好。制作这类图片时,只要能表现目标鱼特征,我们也有采用。尽管数量很少,也敬请读者见谅。

  (六)关于拍摄信息中的深度和目标鱼长度

  我们潜水拍摄时要追逐目标鱼的游动,做难度较高的潜水姿态保持和细致的摄影操作,无法同时使用量具对目标鱼的长度进行精确测量和对拍摄深度做即时记录。由于水和空气对光的折射度不同,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上的体积要大,存在着水下视差。综上,我们对是否在每张照片加注拍摄信息进行了反复研究。我们注意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国DK公司、日本东海大学等机构和个人出版的图谱中,无一例外都对此做了标注。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海区同属种鱼类个体以及鱼类在雌、雄、成鱼、成长期、幼鱼等不同情况下长度有差异,栖息活动的深度亦有差异,录入拍摄信息对记录和分析上述差异有益。因此我们决定依惯例编写纳入。为解决前述问题,我们要求每个潜水拍摄者熟知自己所持水下摄影器材的各部尺寸,在拍摄中与目标鱼做比较,尽可能准确地目测其长度,同时在拍摄中随时注意潜水电脑提示的深度。尽管如此,我们必须说明,拍摄信息所注的长度和深度,源于我们潜水拍摄时的目测及上浮后记录,不是精确测量结果,仅供读者参考。

  二、关于比对识别

  (一)工作方法

  本图谱纳入的珊瑚礁鱼类为54科160属408种。这是从20869张水下拍摄照片中遴选甄别出来的,比对识别归类的难度和工作量非常之大。为此,我们建立了统一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在潜水拍摄后,首先在船上对当日所获图片做初选,区分出不同的鱼种待定。回工作室后,用大屏幕显示,全体比对识别人员各按中、英、日文文献、网络和影像技术等分工合作,由拍摄者提示水下目击情形,依据不同的中外文献对样本逐一进行比对识别。这种做法优点明显,发挥了集体智慧,可以依据水下目击情况和不同文献对目标鱼种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保证了识别的准确性。为防疏漏和错误,我们的比对识别工作,按此工作程序周而复始,进行了7次之多,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质量要求。

  (二)依据

  在作为比对识别参考依据的文献方面,我们主要考虑区域性和权威性,即以文献注明是南海或西太平洋属种的为主,世界性的为辅;以权威性文献为主,一般性文献为辅。此外,我们的比对识别从同类图谱的水下摄影图片入手,用国内外图鉴及专著文献对单体鱼类特征的文字表述加以研究和确认。上述方法有效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

  (三)关于难以识别的鱼类

  我们在水下拍摄到的鱼的种类,远多于最终成谱的408种。有些种类我们无法在国内外文献中找到依据并准确辨识,有些因拍摄角度或清晰度缘故,特征不明显。我们采取了慎重态度,只对个别可以确定其属而未能确定其种的做了说明注记而纳入,对于那些无把握识别的则未予采用,留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辨识。

  三、关于学名、中文名和俗名

  (一)拉丁文学名

  1、二名法,亦称双名法,是国际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自瑞典人林奈的《植物种志》1753年出版后,成为种的学名形式。每个物种学名由属名和种名(在其后附上命名者和年份,动物学名引用时常省略)两个部分构成。使用拉丁文,属名首字母大写,以斜体字印刷。鉴此,本图谱的学名一律以拉丁文的二名法学名为正名,属名首字母大写,斜体印刷。请注意分辨。

  2、在比对识别工作中,我们深感由于珊瑚礁鱼类种类繁多,发现海域和发现时间跨度大,更由于不同的发现者及其后不同的研究者认知不一,目前鱼类学研究中存在着很多同种异名甚至同名异种现象。不同的中外文献中采用的拉丁文学名差异较大,莫衷一是,令人困惑。鉴于图谱是中文文献,为求一致和方便读者,经反复斟酌,我们采用了伍汉霖邵广昭、赖春福的《拉汉世界鱼类名典》(台湾水产出版社1999年8月30日出版)作为拉丁文学名的主要参考文献,遇多部文献出现同种异名时,图谱拉丁文学名尽可能依据该文献确定。

  (二)关于中文名和俗名

  1.目前国家尚无统一的鱼类中文名。多年来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鱼类的中文名较混乱,存在着由于地域、方言、俗称影响带来的不统一。前述由上海海洋大学伍汉霖教授等主编的《拉汉世界鱼类名典》,是目前关于中文名较好的解决方案。为此,除个别该文献未纳入的鱼种,中文名(包括与拉丁文学名的对照关系)尽可能以该文献为准。希望这种处理方法能对读者的使用有所助益。

  2.目前同一种鱼各地有很多不同的俗称,为便于读者对照参考,我们拟制了中文名、拉丁文学名与海南渔民俗名、台湾及其他各地俗名对照表,作为附件录入本书。特别要指出的是,辖西南中沙群岛的海南省的民间习惯称谓即俗名,系我们向世代在三沙海域捕鱼的潭门和三亚的陈玉喜、陈玉保、陈奕传、苏玉泰等十多名远洋渔民专访收集整理,在此感谢他们的帮助。其它地区俗名,系我们从多种文献和网络收集整理后纳入的。

  (三)关于英文名称

  鱼类英文名称,不同英语系国家和地区非常不统一,不同文献亦常不一致。经仔细斟酌,我们采用了国际上较权威的由埃瓦尔·利斯克(Ewald Lieske)、罗伯特·迈尔斯(Robert Myers)编写的《珊瑚礁鱼类》(Coral Reef Fishes,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一书作为主要参照,对英语名称进行了统一调整,希望能方便读者阅读和使用。

  四、关于分类和排序

  (一)分类

  目前国际上采用了大约7种不同的鱼类分类学体系,对鱼类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有所不同。本图谱分类采用了尼尔逊(J.S.Nelson)分类系统。考虑到本图谱是中文文献,我们根据同样采用上述分类系统的伍汉霖、邵广昭、赖春福、庄棣华、林沛立的《拉汉世界鱼类系统名典》(台湾水产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做了适当调整。鉴于图谱性质,为了读者使用方便,我们只做了科、属、种的分类排序和注记。

  (二)排序

  本图谱的目录和排序,系按所属科、属、种的次序排列。同一科的按属的拉丁文字母顺序排序,同一属的按种的拉丁文字母顺序排序。

  五、关于中文、英文图注和拍摄信息

  (一)中文图注

  1.目的

  用文字描述特征辅助图片,帮助读者对自然状态下的珊瑚礁鱼类进行识别。

  2.主要内容

  图注首两行由中文名、拉丁文学名、科、属组成,其下是对形态、体色、斑纹等识别特征的描述及对栖息习惯、食性和体长的介绍。

  3.图注拟制的方法和依据

  在图注的拟制中,我们根据在水下观察情况,对已识别定种的目标鱼找出主要特征。而后在国内外多种文献中找到记载,仔细对照研究后,作为参考依据编写图注。要提到的是,在我们参考的文献中,国家水产总局南海水产研究所等编著的《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1979)和邵广昭《台湾鱼类资料库》网络电子版(http://fishdb.sinica.edu.tw)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4.栖息及食性、长度

  由于我们不是对单一鱼种做研究,无法通过长期跟踪观察或解剖、测量等手段确定目标鱼的栖息及食性、长度等情况。关于图注拟制中有关上述情况,我们必须说明:其食性,来自我们的水下观察和对多种文献有关记载的汇集和整理。其栖息情况,来自我们的水下观察和多种文献的记载。其长度,系我们收集到的中外文献中记载的最大长度,用体长可达多少厘米来表述。

  (二)、英文图注

  1.目的

  为方便海外读者使用本书,我们拟制了英文图注。

  2.主要内容

  首先是英语习惯称谓,以黑体字标示。而后是对体色、斑纹等识别特征和对栖区、食性、最大长度(系指不同文献记载的最大长度)的简述。

  3.说明

  鉴于英文图注系根据水下观察情况主要参考英文文献编写,本图谱英文图注不是中文图注的译文。

  (三)水下拍摄信息

  1.拍摄信息(以小字体注于图片正下方)

  (1)中文名

  (2)长度(长约  厘米)——系指水下拍摄目视判断的目标鱼长度

  (3)深度(深度  米)——系指拍摄时水深

  (4)性别及生长状态——系对雌、雄或成长状态的注记

  2.依据

  拍摄信息所注明的长度和拍摄深度系根据水下拍摄者的目测和记录。对雌、雄和生长状态的注记系根据比对识别时参考中外文献确定,无依据或无法辨识的,则不作注记。

  六、主要用语

  关于图谱中英文文字部分的用语(术语),沿用了国际惯例和我国习惯性描述方法和术语。为方便读者,我们制作了示意图,请注意参考。

  傅 亮

  2013年8月22日 于深圳

上一页12下一页

网址:中国南海珊瑚礁鱼类图谱·说明与凡例 http://c.mxgxt.com/news/view/175218

相关内容

中国南海珊瑚礁鱼类图谱·说明与凡例
创400年纪录高温对大堡礁构成“生存威胁”
明星最爱度假胜地 5大新贵海岛大揭秘
一首珊瑚颂,气势恢宏、音质雄壮,一曲道尽沧海变迁、星火燎原 音乐现场
掌上珊瑚,令人怜爱不已
尽管琉璃平时表现得对珊瑚毫不在意…
尽管琉璃平日里对珊瑚显得不太在意…
百年建筑里的“玫瑰之路”:西摩公馆呈现中法女艺术家作品
美国在南海部署军舰战机,他竟有脸“谴责”中国?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代言公益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