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首档偶像男团竞演养成类真人秀《偶像练习生》到中国首部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创造101》,近期的两档网综为人们提供了大量茶余饭后的话题。今天我们就聊聊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群体——粉丝。
你是"着魔的独狼"还是"歇斯底里的群众"?
粉丝,这样一个看似中性的词语,其实对其看法历来褒贬不一。有两种相对极端的角度能够来帮助我们理解粉丝群体。
一种观点以朱莉·詹森为代表,他将“迷”定性为潜在的狂热分子,常常做出反常的、越轨的行为。这种观点认为粉丝是一个被动的群体,是媒体制造的产物。处于群体之中的粉丝极易受到某种感染以及媒体的影响,并且寻求同名人的接触从而补偿自己生活中的欠缺。
在詹森看来,粉丝通常表现出两种病态的类型:着魔的独狼和歇斯底里的群众。刺杀约翰·列侬的歌迷是着魔的孤狼的代表人物,而歇斯底里的群众则是演唱会、见面会的常见景象。
朱莉詹森看来,这两种病态的、失控的行为,反映出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即碎片化的、不完整的现代社会所产生出的碎片化的、不完整的现代自我,因此,粉丝就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心理补偿形式。
以约翰·费斯克等人为代表的对粉丝的看法则完全相反。在费斯克看来,粉丝是过度的“读者”,作为一个粉丝,就意味着对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
粉丝是具有主动性与创造力的一个群体,费斯克提出了两种经济,并且认为在文化经济中粉丝利用媒体提供的符号创造着自己的文化,比如各式各样的同人小说、CP党们便是利用媒体提供的符号重新进行的创作。
不同于詹森对粉丝心理的看法,克罗斯伯格认为粉丝的投入能够让他们获得对自身情感生活的支配权,使他们能够投入新的意义、快感以及身份来应对痛苦、挫败感等情绪。
当前我们对粉丝的看法或许应该采用一种相对中性的态度,以便更好地理解粉丝文化,既不能把粉丝当做完全被动的接受者,也不能忽略掉文化产品和社会因素对粉丝的影响。
网络社会有什么根基?新媒体时代的粉丝文化
到了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使人们可以摆脱时空的束缚,从地缘、血缘等传统的社会关系中脱域,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根据兴趣等再嵌入到社会关系中。
以新传播技术为依托,粉丝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成本更低,因此互动性进一步增强。而互动性的增强则进一步强化了粉丝群体内部的文化认同,塑造了以身份认同为基础的亚文化体系。同时,交流互动成本的降低也进一步推动了粉丝群体的组织化。
一群有着相似喜好的人,形成某种身份认同,粉丝与偶像成为了共同的“我们”。并且在“我们”与其他粉丝群体,即“他们”的交流与对抗中,身份认同得以进一步强化。
通过偶像或是文化产品,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得以借助信息设备聚集起来,建构一个个社区。这些社区突破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其成员原本彼此陌生也毫无联系,但现在却通过网络媒介象征性地集合在一起。
根据亨利詹金斯的观点,富有创造力的粉丝形成了“参与式文化”。他认为粉丝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去解读文本,而且在依据兴趣所形成的粉丝群体中,通过不断地对文化产品进行讨论、交流,一方面拓展了文化产品的意义,另一方面将文化产品或是偶像作为其友谊的基础。
另外,信息基础的进步进一步提升了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饭圈”依然是不少粉丝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饭圈内部往往分工明确,粉丝们根据自身技能以及资源来承担不同的职能,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比如视频制作、p图、翻墙打榜等等。进而粉丝之间也分化为了“圈内人”和“圈外人”,甚至有“白嫖粉”这样的称呼来形容未曾为偶像花钱的粉丝。
同时在饭圈内部也形成了不同的权力阶层。在饭圈内部,掌握关于偶像的信息、能够传播信息并且生产能力强或者是拥有大量文化资本,比如唱片专辑、演唱会门票、写真、各式周边的粉丝会处于相对核心的位置。饭圈会组织粉丝的各种活动,还会通过分发相关周边来提升粉丝的积极性。
当你为偶像消费时,你在做什么?
饭圈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多时候饭圈的步调与偶像的经纪公司并不一致甚至相反。粉丝不仅会投入金钱来购买各种相关产品,而且会出资来进行偶像的形象建构,比如粉丝自发的以偶像的名义来参与慈善活动。
当然,对偶像的投入并非一种完全的利他行为,更不是无私奉献。在对偶像的消费过程中,粉丝收获的是自身的满足感、群体归属感以及自我意识的实现。粉丝不遗余力地为偶像做宣传,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所以,最近大家都看《创造101》了吗?你pick了哪位小姐姐?
▼
本文为北大新媒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大新媒体
微信号:beidaxinmeiti
微博:@燕北新媒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