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红效应”害死的年轻人
来源 | 毕老师说(ID: BiLaoShiShuo)
不难发现,年轻人的世界越来越“网红”。
不喜欢传统美食,只爱脏脏茶之类的网红食品;
不喜欢风景名胜,只热衷于到网红景点打卡;
不能沉下心学习,整天整夜沉迷网红直播……
但凡跟“网红”沾边的,就一定会引起年轻群体的骚动。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网红效应”。
有人愿意成为新潮流的引领者,有人甘愿做追随者。
只是,盲目向前的年轻人,还不知道自己要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01
哗众取宠的时代
别让“娱乐至死”毁了你
直播,这种专门制造网红的平台,业已成为一种产业。
有人拼尽全力挤上了这趟顺风车,也有人百般无奈地被挤了下来。
哪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前几天,一个年轻小伙被发现死在屋子里。
打开房门后,警方发现了令人发指的一幕。
小伙已经倒地,整个人不省人事,桌上的电脑却还在直播。
更离奇的是,桌面不仅有白酒、啤酒,还有活体蜈蚣、面包虫、壁虎等等。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了真相。
这个已经失去生命体征的小伙,生前正在直播。
为了博眼球,他可能已经吃下了蜈蚣、面包虫、壁虎等等。
……
网红主播为了博眼球、吸粉、提高关注度等,做出“出位”的行为,很常见。
像有女生出卖肉体,有男生搔首弄姿,有人故意踩踏禁地,有人在悬崖边冒险攀爬等等。
目的只有一个:得到流量。
甚至有人枉顾自己的生命安全。
有游戏主播天天凌晨12点至早上9点进行游戏直播,身体突发不适猝死。
有主播长期直播喝酒、喝油,竟然倒在直播镜头前。
有快手主播直播跳河,不幸头部触底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
所谓的“网红”光环之下,掩盖了多少辛酸与肮脏。
越来越多人受网红效应的影响,沉溺于感官娱乐中,不知不觉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像上了瘾、中了毒一样,为了成为网红,变得越来越愚蠢,越来越可笑。
年轻人的网红梦,真的有意义吗?
02
流量为王
不过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在这个流量即王道、点击量就是金钱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可以被直播。
以下的场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大胃王”捧着比脸盆还大的海碗,对着镜头狼吞虎咽;
姑娘衣着暴露,在直播平台上打着软色情的擦边球;
猎奇的主播不是在裤裆放鞭炮,就是把手伸进油锅……
他们一边将自己搞得身心俱残,一边又期待一夜暴富。
多少年轻人因此变成游手好闲的“懒虫”,等着天上掉馅饼。
那个直播跳河而死的年轻人,生前说过这样的话:
“等我将来火了,就不用再上班了,完全可以靠直播赚钱。”
“不用打工”、“靠直播赚钱”、“一夜暴富”……是多少网红主播的发财梦。
只是他们不知道,所谓的流量,全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流量或许有,但不可能覆盖所有人。
有调查数据显示,三成网络主播月收入少于500元,两成网络主播月收入500-1000元,两成网络主播月收入1000-2000元,两成网络主播月收入2000-5000元。
也就是说,只有不到一成的网络主播能够月入过万。
蛋糕是有的,也许还很大,但真正分到每个人手中的,少之又少。
因为流量的红利,早就被大头吸收了。
流量中的泡沫,分分钟淹死人。
前不久,流量明星被央视揭露数据造假,他们的微博转发动辄过亿,但其中的水分却怎么都挤不完。
甚至有粉丝给偶像打榜,直接将3首新歌刷到国外网站iTunes前三,丢脸丢到国外。
流量背后的谎言,需要付出惨重代价。
前有Papi酱在视频中直接讲粗俗的、侮辱性的内容遭到广电总局封杀,要求下线整改。
后有陈一发儿直播时调侃国难,拿历史事件开玩笑,遭到官方媒体的点名批评。
戏子当道,娱乐至死,是时候恢复理智,看清楚流量背后的腌臜事。
03
网红效应的红利
都比不上真实的自己
网红效应,正在一点点掏空年轻人。
在热衷追捧各种网红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年轻人变得越来越空虚了:
有些人哪怕脸上涂抹得再艳丽,脑中依然空空如也;
有些内容哪怕有了百亿千亿的流量数据,依然是一团垃圾。
2018年5月,有儿童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用象征受害者灵魂的鹅卵石戏耍,而家长还拿出手机拍照。2018年6月,两个中国女游客在马来西亚沙巴州清真寺门前大跳热舞,引起当地人民的愤怒。
2018年10月,许多中国游客将杭州西湖风景区里的一个外国家庭当成景点,争相合照留影。
……
娱乐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去自我。
那些追捧网红效应的人,就是在用自己的灵魂、道德、原则和底线,去换取流量和金钱。
他们已经失去了对美的不同理解,失去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理性的判断能力。
当他终于活成了“网红”的样子,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样子”。
让人闻之“色变”的网红,绝对非李佳琦莫属。
2个月内,他的抖音涨了1400万粉,月收入6位数,直播5分钟就卖掉1000只口红……
甚至有人调侃: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Oh my god”!
可这堪称典范的网红营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真相?
是李佳琦天天对着镜头抹口红、涂脂粉,变成一个停不下来的化妆机器人。
是粉丝完全失去了判断力,别人说什么好就信什么好,一窝蜂地争着花钱买教训。
在网红效应这场骗局中,不管是当局者还是旁观者,都深受其害。
他们或许能拥有表面上的片刻光鲜,但内心早已狼狈不堪。
网红效应背后的浮夸与责任缺失,正在扼杀这一代年轻人。
04
“精神毒品”网红现象 会彻底废掉一个人
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与数据中心曾经公布一组数据:
“在过去一年里,我国年满18岁的成年人,有63%一本书都没有读过。”
阅读,可能早已被年轻人舍弃。
但各种短视频APP、直播、网络游戏却火得一塌糊涂,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关注。
网红现象可能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毒品,让越来越多人上瘾。
他们在追求流量时,忘记了最初奋斗的初心。
他们在沉迷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时,逐渐失去了对现实的感知能力。
他们因为网红效应得到快感时,其真实感官正一点点被蒙蔽。
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
低质量的快感、单一的物欲追求,会彻底废掉一个人。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早已有所预言:
“未来世界的人们,将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自私和被动。
他们的文化成为了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真理被淹没在无聊和繁琐之中。”
只懂得哗众取宠的年轻人们,终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也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
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
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其实危在旦夕,文化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这也许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所以,这样的“废掉体”、“毁掉体”才会经久不衰,因为,总要有人要在这混乱的时代中发出呐喊。
但愿这一声高亢的呐喊,能够唤醒日渐昏沉的年轻的朋友们。
版权说明:本文经「毕老师说」(ID: BiLaoShiShuo)授权转载。这里是新一代有态度的年轻人聚集地。探讨热点时事、分享实用技能、帮你答疑解惑,助你成长!趁年轻,看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人。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网址:被“网红效应”害死的年轻人 http://c.mxgxt.com/news/view/219273
相关内容
明星效应推动CCD相机走红 年轻人追捧复古拍摄风格明星带货、网红效应 消费者盲目从众致使自身权益屡受侵害
揭秘红人经济效应:网红背后的那些事
打开“网红经济”,抓住年轻人的心
从明星效应到“网红”联名对品牌价值分析
如何看待网红的名人效应,网红的出现对社会的影响是好事还是坏事
明星丑闻的蝴蝶效应——中新网
网红自曝嫖娼经历,警方回应
网红城市、流量效应与旅游发展
“揭秘网红经济:年轻人挤破头想当网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