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这篇文字的起源。
来自一个懵懂乐迷的「乌龙」。
他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的入选,当作年度最受欢迎歌手,并且认为,但凡入选的男歌手,地位都不亚于金像奖影帝。
据实而论,金曲入围当然并不等同于最受欢迎歌手。
而如果拿年度歌手奖和金像奖影帝对比,还真有一个奖,有这个资格。
也即香港十大劲歌金曲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据说这个结果要比每年的金像奖影帝更受关注。
但这个奖项,自1990年开始,被四大天王垄断十一年之久。
甚或可以转换概念,变成年度「最受欢迎」天王。
由之也可以引出一个问题。
天王与影帝。
谁人地位更高?
表面上看。
这两个概念风马牛不相及。
天王只得四个。
他们源起于粤语歌坛,从张学友与刘德华的双星争雄,到黎明加入战团形成三剑客,再到返回香港的郭富城一飞冲天,四大天王正式成军。
整个过程兔起鹘落,甚至很多人还没回过神,天王就各自归位。
而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喜欢念叨一句「包装」。
但就拿刚过去的纪念张国荣离世二十周年演唱会来说。
已届五十七岁、以神秘嘉宾身份登场的郭富城燃爆全场,连唱两首歌曲,一曲快歌《monica》、一曲传统港风的《有谁共鸣》,快慢皆宜、气息悠长,颤音功力尤其深厚,甚至清唱更撼人心。
很多人至此方知,「天王」究竟什么样。
所以天王不可轻侮。
金像奖影帝则年年有,这个头衔其实和上面讲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一样,每个年度发放。
最强的影帝或是周润发、梁朝伟和梁家辉。
他们三人,一个创下金像奖史上迄今为止的连庄纪录,另外两个分别五次和四次封帝,其中梁朝伟更有戛纳影帝和总计八次「三金」影帝奖项的加成。
在这里,甚或可以把双周一成的概念加入进来对比。
换言之,这是一场跨越歌坛与影坛的对决。
该如何选边站?
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坛。
是双周一成的天下,李连杰和刘德华勉强奉陪「五大巨星」末座。
在商业票房的绝对实力下,影帝头衔实则几乎全无意义,比如周星驰只拿过一次香港金像奖影帝,但一众影帝里面,有谁敢说一句,自己在影坛大过周星驰?
而在那个十年,并没有影帝光环在身的四大天王,咖位仅在双周一成以及李连杰之下。
这个事实,可能会打破很多人的认知。
比如以当红人气明星的交锋而论,黎明在《堕落天使》中压番金城武,刘德华在《新上海滩》中压番张国荣,郭富城在《风云雄霸天下》中压番郑伊健,而很多年之后,非偶像型的张学友,仍然能在《赤道》中压番三影帝奖在身的张家辉。
这说明歌坛的地位,是会跨界影响到影坛的,尤其天王这种「食物链顶端」的存在。
这个对比,当然仅限影坛。
那么如果跳出这个限制,将视野放在整个华语娱乐圈的范围来衡量。
又会如何?
或可这么说一句。
但凡大型的活动,尤其带表演性质的,只要四大天王在场,核心或压轴,绝无二选。
这件事情完全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哪怕成龙、周润发、梁家辉或者梁朝伟、周星驰都会唱歌,也哪怕他们本人也愿意献唱,但只要有四大天王其一在场,这个结果都不会改变。
这个概念,在过去已经无数次被证实。
举个简单的例子。
2003年张国荣离世,最高规格的缅怀,是四大天王在金像奖上清唱一曲《当年情》,十周年和二十周年纪念晚会,则分别是张学友和郭富城压轴献唱。
若要深究,一则是历史因素,二则是技术层面的加成。
而唱歌这回事,当真就可以凌驾于很多艺术类型之上,这当然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优势。
当然,即便单论唱歌,也并不完全以唱功来衡量,而是要考虑歌手的综合实力,比如颜值、气质、舞台、唱功及跨界能力等等。
四大天王,有三个都可归类进偶像行列。
顶级偶像,横跨歌坛、影坛、广告、慈善、舞台等多个领域,商业价值突出,个人代表作繁多,又均在两千年代晋级影帝。
就问一句,还有谁?
所以结论显而易见。
天王之威,实在锐不可当,又兼沛莫能御。
即便拿影帝奖到手软的梁朝伟。
也同样无法与天王并论。
换句话说,天王可做影帝,影帝却很难反向去做天王。
就如当年《寒战》上映,梁家辉讲过,「郭富城正在一步一步走上我的舞台。」
这是一个不可更替的事实。
而撇开对比的话题。
也可以给很多普通人一个友好的提示。
技多不压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