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体30年 看华语流行音乐变迁
1986年5月9日,中国第一场大型演唱会《让世界充满爱》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在上世纪80年代,社会对于流行音乐的认可度远不及现在的1/10,大部分歌手甚至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参加了这场演唱会。30年过后,工人体育馆成为内地的小巨蛋,能够走进这座万人体育馆甚至被看做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标签。
今年8月,来自两岸三地十组华语乐坛超级影响力的巨星将齐聚工体,完成“岁月流歌”华语乐坛30年经典金曲巡回演唱会的首演。工体30年,被看做内地华语流行音乐的30年,记录着华语流行音乐演出市场和运营模式的变化。
从凑热闹到趋之若鹜
事实上,中国流行音乐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不过,当时的大环境对流行音乐很排斥,“苏小明、李谷一的歌在那个时候被称做靡靡之音。”著名乐评人金兆钧说。
1986年,国际和平年,当时有两首歌曲围绕这一主题,一首是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等美国众明星演唱的《We are the world》,另外一首则是由罗大佑主创、港台众多明星演唱的《明天会更好》。当年22岁的郭峰,无法认同流行歌曲只能表达小情小调的观点,以他创作的《走向明天》为蓝本的《让世界充满爱》在这种为流行音乐证明的情绪下诞生。随后,常宽、张伟进、付笛声、韦唯等人接到了为《让世界充满爱》录音的邀请,而歌曲的领唱是唱法颇受争议的崔健。郭峰说:“当年大家的心态多数是凑热闹,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没什么事做。”录音后不久,相关部门批准举办《让世界充满爱》大型音乐会。这是文化部门第一次对流行音乐破例,也是工体首次承办大型音乐会。
1986年之所以称为内地流行音乐的起点,还有一个标志性事件。“1986年的青歌赛上,首次有了通俗唱法,中国流行音乐开始进入主流,严格地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不止30年,只是这一年有这两件事情的发生。”金兆钧说。
30年过去了,去工体办演唱会可不再是凑热闹的事。流行歌手将能走进这座万人体育馆视为演艺生涯重要的标签,“国内现在有三座场馆最被歌手看重,那就是工人体育馆/场、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能在这里举办演唱会是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歌手作品成熟的标志。没有十来首大家能合唱的歌曲的歌手是不敢在体育馆办演唱会的。”
从走穴捞金到演出市场规范化
《我爱我家》里有一集讲的是唱大鼓的和平走穴的故事,走穴在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音乐圈非常普遍。
“那个时候体制内的演员、歌手都有自己的单位,工资不高,完成单位任务后走穴捞金很普遍。”金兆钧说,这种状态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末,直到1994年内地歌坛开始进入“签约时代”。演出市场逐步规范化,大批的民营演出公司开始成立。“上世纪90年代,演出市场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政府晚会,国家出资;另一类是地方商业演出,由当地企业出资;再有就是市场化操作的,有票务的演唱会,还有比较少的地下乐队演出。2000年以后,演出场所越来越多,演出类型也开始呈现多样化,比如音乐节、livehouse等等。”金兆钧在梳理30年流行音乐演出变化时表示。
从走穴过渡到商演,对歌手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法律保障,对于演出组织者来说,正规化的操作使得演出意外性减少,可执行度更高。从商演再到今天的演唱会运营,虽然仍有不透明因素,但明星与演出商的分成更加清晰,也更加尊重契约精神。
从望远镜到VR虚拟现场
早期的演唱会,场馆门口还有卖简易望远镜的小贩,渐渐的场馆内开始有同步直播的屏幕,现在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引入演唱会,不在现场的观众通过VR设备便可身临其境。据悉,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VR演唱会 ——鹿晗《Reloaded》全国巡回演唱会将于近期发布。今年4月,为纪念张国荣,一场名为“荣誉回归经典再现”的VR虚拟演唱会亚洲巡演启幕。此前,孙楠也曾与暴风魔镜合作,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全程记录演唱会盛况。
虚拟现实音乐不仅将改变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拓展了演唱会空间。传统的演唱会仅仅有门票收入,销量最多几万张,而虚拟现实演唱会则有可能被数百万、上千万人收看。即使价格降低,收益却会显而易见的增长,人们观看演唱会的方式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网址:工体30年 看华语流行音乐变迁 http://c.mxgxt.com/news/view/229577
相关内容
2000年以后华语流行音乐TOP10《华语音乐流行榜》冠军齐聚首 年底北京颁奖
李宗盛无疑是深入一部波澜壮阔的华语流行音乐与文化的编年史诗
十巨星献礼华语乐坛30年
从明星代言电视广告流变看大众流行文化变迁
《华语音乐流行榜》年度冠军将出 大咖云集
音乐产业的变迁:中国唱片业三十年
年度“流行语”背后的产业跃迁
《华语音乐流行榜》第三届盛典 百明星出席
王力宏(华语流行男歌手、音乐制作人、演员、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