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依赖“综艺咖”,是综艺市场的原地踏步吗?

发布时间:2024-12-17 01:39

随着5月综艺市场热闹起来,郭麒麟也更加忙碌了。刚刚在《向往的生活4》中做完农活,便又出现在了《奔跑吧4》中,成为了“跑男大家庭”中的一员。

但这还不够,已播的《漫游记》《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3》,待播的《密室大逃脱2》,都相中他为常驻嘉宾,而其与张若昀的范家兄弟同台也使得《拜托了冰箱6》在开播第一期便获得了不错的热度。

频频在综艺市场露面的不止综艺郭麒麟一个。拉开整个2020已露面的综艺节目名单,孟美岐、杨超越、范丞丞、黄明昊、李汶翰、小鬼、王子异等这些新生流量正加速入局,他们在多档综艺节目中穿梭。

而蔡徐坤的表现更为突出,在《青春有你2》《奔跑吧4》两档大综艺中均承担了重要角色,此刻的他们俨然成为了综艺市场中的中坚力量,而原来备受台综青睐的林更新、王彦霖已经看不到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并不复杂。综艺节目是需要话题度与曝光量的快消品,能为节目带来更高热度方便招商,也更有机会赢得市场的明星嘉宾,一直为市场需要。自2014、2015年《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快综艺撬动市场以来,慢综艺、新青年综艺、观察类综艺一浪高过一浪,选取的嘉宾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只是现在,轮到综艺咖与流量明星了。

综艺市场看似在迭代,嘉宾在发生变迁,遗憾的是,生产端对于嘉宾的选择,仍旧停留在浅层要素上。

从2012年到2020年,“综艺咖”迭代了吗?

纵观综艺市场,综艺咖的发展或许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综艺市场火热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12年。一档专注于音乐类竞技节目《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让综艺市场热闹了起来,根据相关信息显示,当时《中国好声音》在CSM50收视率为3.821,而节目中的吸睛点也与导师刘欢、那英、杨坤等人密不可分,他们在音乐领域有着不俗的成绩。

随后,《奔跑吧!兄弟》出现,邓超、李晨等电影咖量级入局综艺,无疑是该档节目在前期造势时的最大噱头,于是他们身上的明星效应成为了综艺节目吸引观众的第一把利剑。此时的综艺咖从音乐人走向了大演员,章子怡、周迅、刘嘉玲、林青霞等大咖相继“下凡”。

无论是音乐导师、还是电影演员,这些带有不错知名度的艺人,都有着不错的路人缘,但事实上,并不一定所有人都是适合参与综艺节目的人。

网综快速发展则将综艺咖更多的向流量靠拢。以吴亦凡、鹿晗为代表的归国四子成为了市场中炙手可热的新星,穿梭在各大综艺节目中。《中国有嘻哈》有吴亦凡加持,《偶像练习生》由张艺兴挑大梁,《热血街舞团》请来了鹿晗,《创造101》则选中了黄子韬。而从中走红的偶像明星们,孟美岐、杨超越、范丞丞,也正在成为综艺市场新的一批主力军。

在流量思维加上选秀热潮,歌星、电影咖被鲜肉、流量所取代,流量明星成为新一代被市场认可的综艺咖,有流量明星加持的视频平台S+级综艺,也成为了综艺市场最能打的内容。

现在,在《来自手机的你》中与薇娅分享自己的购物清单,在《让生活好看》中与柳岩、伍嘉成等观察自己的独居生活,一向不太爱营业的郑爽近期一直活跃在各大腰部观察类综艺中。而对于节目方而言,郑爽的热搜体质无疑是节目最好的宣传。穿梭在各大综艺节目中,有“综艺咖”潜能的郭麒麟、李诞等人,为内容的好笑程度带来保障。

市场所青睐的综艺咖似乎又发生了一些转变。不再拘泥于单纯的实力或流量,而是更喜欢两手抓,同时也将其标准再上了一个高度,如既偏爱郑爽、蔡徐坤等当下的顶级流量艺人,也争抢当下郭麒麟、李诞等艺能感非常强的人。

嘉宾重复化背后,是谁的焦虑?

“这档节目有哪些明星?”这是在节目招商中提及次数最多的问题。

对于品牌主而言,内容市场本身就存在很多的变量,而大多数时候,他们不懂同时也很难评判节目质量的高低,看嘉宾阵容无疑是一个最方便也最直观的方式,而这也是当造成明星综艺高片酬的重要原因之一。早前流出的S级艺人综艺片酬每期500万以上,A级艺人两千万左右等信息无疑都是最好的例证,虽然当下明星高价片酬被严打,但这也并不影响品牌主对他们的青睐,因为他们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节目的收视作保。

流量高与综艺感强的嘉宾阵容同样是当下打动观众的关键。如今随着网综的快速发展,数量不断攀升,即便是在整个2019年,综艺产量缩水,成为2017-2019中数量最少的一个年份,但数量依旧超过400档,电视综艺、网络综艺各占一半,而数量的背后,类型单一、同质化则是也是不争的事实,综艺创新难已经成为了我国综艺市场的顽疾。于是在相似的题材、内容、体量下,嘉宾的不同则直接决定了观众对于该节目的观看与否。

当我国综艺节目还不能做到足够优秀,不能够让品牌主与观众直接不看嘉宾而直接为内容买单时,明星嘉宾依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明星嘉宾对于节目十分重要,而在当下,受疫情影响,剧集开机难以及项目资金不足等问题,也让综艺节目对于明星嘉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在这个更新换代飞快的行业,一旦艺人缺少了热度,那么很可能就会沦为“过去”,流量明星尤甚。因此对于经纪公司来说,即使是在空窗期,他们也需要给艺人不断寻找曝光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独立艺人工作室而言,缺少大公司的资源庇护的他们,急需为艺人寻找各种各样的露面机会。

因此不难发现,目前这些活跃在综艺节目中的明星嘉宾,他们有常驻也有担当飞行嘉宾,常驻嘉宾自然与节目深度合作,而飞行嘉宾的到来便值得进一步分类深究了。

在过去,这些飞行嘉宾们大多数都会带着自己的剧、电影来到综艺节目中进行“串场”宣传,而如今,他们无论是在头部综艺还是在小体量的中腰部综艺,大多数都并未有影视剧等待上映。一位综艺从业者也向骨朵表示,这段时间有些艺人上节目甚至不会收取任何通告费,只是希望能够露个面。可见,艺人同样也需要综艺。

嘉宾重复化背后,这既有平台方基于招商和收视的焦虑,让其不得不通过依赖明星嘉宾争取品牌主与观众的“信任”,也有经纪公司对于艺人的焦虑,迫使其不断为自己艺人寻找曝光渠道。

不成熟市场的一面镜子

归根结底,综艺嘉宾同质化,同一艺人在多档节目里轮番上阵,是国内不成熟的综艺市场的一面镜子。

当红歌星、影星的关注度可以吸引来观众,章子怡、周迅、王菲等绝对大牌的艺人被争抢,那时候绞尽脑汁打造新型真人秀,一次次为观众请来“绝对不可能”的人物,“巨星”就是最大杀手锏。《中国有嘻哈》掀起了网综的风暴,请来的吴亦凡,以一句“你有freestyle”吗,让市场第一次尝到流量明星在综艺节目里的甜头,从此流量、鲜肉成为一档综艺吸引观众、有招商能力的重要因素。

综艺本质上要为观众带来欢乐。原本国内市场没有“综艺咖”,但有“艺能感”的艺人在多番邀约下,也就成为了前者的替代品,但实际上这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买卖。当艺人频繁参加综艺,但综艺并没有为艺人带来额外的人设加持与热度助推时,也只是在消耗艺人的商业价值。

而在同质化大趋势下,即便是有高话题度与强综艺感的艺人,一直出现在荧屏上也极易让观众审美疲劳,透支其艺能感。国内具有艺能感的艺人本就不多,缺少像日韩专业流程体系,没有一批专职于综艺的综艺咖供给,不停透支综艺咖,也是不利于市场长久发展的。

这暴露着综艺产业链的问题。事实上作为创作者,都知道综艺需要请来合适的嘉宾,再辅以恰如其分的环节设置,才能够互相赋能、发挥价值。然而在生产端,市场缺乏“综艺咖”的培养与供给,只能从当下最为当红,最有观众缘,已经在综艺节目里有不错表现的艺人中选取。

并且,其中的创作逻辑是逆向的。资本需要一档高流量节目,所以需要选取流量艺人,但并没有思考斟酌内容设置及与节目的匹配程度。但实际上,一档好的综艺节目,至少应该是内容向的。首先思考清楚要向观众传递什么,再匹配合适的艺人嘉宾,通过扎实的内容设置,吸引受众赢得市场。

一定程度上,不同综艺节目里同一批嘉宾轮番轰炸,这是内容创作上的偷懒。通过综艺咖的输出能力,来掩盖节目流程与制作环节的不足,以掩盖内容创作上的乏力。

某种类型的综艺虽然爆火,但并不意味着选取有流量与话题度的艺人参与,就能够一马平川。围绕周杰伦展开的《周游记》表现不及预期,当下有流量明星参与的独居类综艺热度不足,话题不高就是最好的例证。以《极限挑战》《奔跑吧》为代表的综N代节目,虽然因为蔡徐坤等人的加入获得一定热度,节目本身的内容和IP国民度才是更为重要的基础。

归根到底,和以前受追捧的巨星、流量一样,综艺咖给节目带来的热度与关注度,仅是昙花一现,要想获得观众的长期青睐,节目品质才是立足之根本。

一档综艺节目的成功,离不开明星效应,同时也离不开节目制作团队、宣传团队的专业加持。如果只想拉综艺咖做护身符,在制作时疏于内容设置,他们最终也只能沦为综艺背景。

网址:过度依赖“综艺咖”,是综艺市场的原地踏步吗? http://c.mxgxt.com/news/view/236292

相关内容

全明星综艺的寒冬,“综艺咖”们的黄金时代
节目有了综艺咖就一定好看吗?
依靠综艺走红的六位明星,杨迪成综艺咖,而沙溢成功翻红
综艺咖:一年上数十档节目 酬劳过亿才华过度消耗
原创综艺节目市场调研 2021年原创综艺节目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
综艺咖
进入2023下半场,综艺咖进入新的迭代期
演员车太贤的综艺咖之路
二三线艺人争当“综艺咖”
综艺节目请大咖狂砸钱 央视名嘴值半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