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比赛输了,报道怎么“赢”

发布时间:2024-12-17 01:55

导读

长久以来,包括中国体育记者在内的全球体育媒体圈都谙熟体育新闻“赢”的报道,并充分掌握其报道规律与技巧,无论是国际或国内大型赛事,还是中小级别的体育赛事,“赢”了就大做特做的报道思路“根深蒂固”。

不过,这一现象在国内媒体对2024巴黎奥运的报道中有所改观:“输”的报道不仅在数量上有所提升,在质量以及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上,也并不逊色于“赢”的报道。

输的报道为何比较少

大众认同感较低  

首先,作为全世界竞技体育的最高舞台,奥运金牌获得者意味着崇高荣誉以及个人竞技水平的完美呈现,往往引发全社会关注。因此“赢”的报道符合社会心理预期,自然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与之相对应的是,“输”的报道也由此呈现较低的关注度。

其次,在赢下比赛获得金牌后,运动员、教练员往往情绪高涨,有一些自然的情感和情绪想要宣泄,面对媒体采访时容易侃侃而谈,由此带来丰富的内容素材。

最后,在大众的刻板印象中,明星运动员或中国具有优势的奥运项目未能按照预期夺冠,就意味着“失败”,因此输掉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往往在赛后承受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巨大压力,面对媒体容易选择三缄其口,让“输”的报道难以开展。

报道者存在理解偏差

部分年轻体育新闻从业者缺乏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刻理解,或许只是简单、片面地认为奥运会夺金就有大流量,导致过度追求赛事“赢的结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运动员、教练员及其训练团队多年的奋斗历程及其背后体育精神的展现。

除此之外,部分年轻体育记者对于奥运会赛事的残酷性、激烈性以及赛事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存在认识不足。他们对奥运竞技项目的规则,对赛事背景、对手备战、临场变化等诸多影响赛事胜负的因素了解不充分,因此在面对失利的结果时,不论是记者自身心态还是素材准备,都存在较大不足,导致成稿仓促,报道效果不理想。 

报道“输”,意义何在

打破“非胜即负”的单一叙事结构

将媒体聚焦的目光超越金牌、超越胜负,从运动员失利的比赛中发现不同角度,展现中国年轻一代运动员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认同,更展示中国开放自信的精神风貌,是打破过去“非胜即负”单一叙事的突破口。

例如:中国羽毛球选手何冰娇输掉女单决赛收获银牌,她手持西班牙奥委会徽章登上领奖台,致敬在半决赛中受伤被迫退赛的西班牙选手马林,中国运动员用温暖和善意照亮世界,国际奥委会在社交账号发布何冰娇手持徽章的照片,并对其超越竞技体育的举动评论:“这就是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意义。”西班牙奥委会发帖向何冰娇表示感谢,认为这一举动是“最好的奥林匹克精神”。

国际奥委会在社交媒体上点赞何冰娇

何冰娇在颁奖仪式一手握着银牌,一手握着西班牙奥委会徽章。(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聚焦运动员的努力和运动项目的突破

坦然面对输赢,是运动员成长的必修课,也是体育记者抓住好新闻的必修课。对于体育记者而言,能敏锐地抓住领奖台下这些运动员的闪光点,就是成功。

比如:在男子网球单打赛场,网球名将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迎来了两人的第60次较量。18年前,他们在罗兰·加洛斯球场第一次交手,时至今日,两人一共获得过46个大满贯赛事冠军。即使面对伤病等困扰,他们依然拼尽全力,用执着的热爱不断续写新的故事——这样持之以恒的运动精神值得被关注和传承。

纳达尔与德约科维奇(左)在赛前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摒弃平面化的体育报道固有思路

在体育新闻报道中,“非输即赢”的思维模式,容易造成大众对于赛事结果的片面化认知。比如在巴黎奥运会体操男团决赛中,中国队在手握3分多的巨大优势时,苏炜德两次失手落杠,导致中国队与金牌失之交臂。赛后,网络上“群情激昂”,大批网友指责苏炜德,将中国队的失利归咎于其个人的失误和教练组用人不当。

事实上,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失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专业性极强的问题,需要体育新闻记者对此予以专业解读和舆论引导。

有着多年体育报道经验的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汪大昭在《挫折和失误也要正确看待》一文中,就从较专业的角度分析了中国队的失误。由此看来,体育新闻记者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更加熟悉所采访项目的竞赛体系、人物现状、历史演进、规则变化、技巧技法等多方面情况,才能在报道“输的比赛”时更游刃有余。 

巴黎奥运,“输”的报道这样展开

抓话题,展现生动鲜活

画面生动、采写鲜活是体育报道的灵魂,是冲击大众的力量。面对一些运动员的失利,找准“失利叙事”的切入点,抓住事件发展的话题性,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体育报道的生动鲜活。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选手张博恒收获体操团体银牌、个人全能银牌、单杠铜牌,几次与金牌失之交臂。身为中国体操男团队长的他身兼六项比赛,出场共计21次,虽然没有获得冠军,张博恒面对镜头时,展现出的是略带疲惫但无比坦然的笑容。

张博恒在比赛间隙。(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各家媒体很快抓住“出场21次,堪称劳模”这一话题,从此角度切入报道,例如:央视解说评论《军书十二卷,卷卷有其名!》、新华社文章《 不容易!“劳模”张博恒太累了》、澎湃新闻文章《致敬!湖南小伙张博恒21次出场!你就是世界第一!》,这些报道均抓住运动员高强度付出的“华点”,传递出别样的生动鲜活。

抓细节,呈现背后故事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离不开细节的捕捉,体育报道中的细节描写更是必不可少。

每一个赛场上的失利者,同样会有一个不逊于胜利者的故事,若将这些细节描写得恰到好处,会使人物形象更显丰满,故事主题更加厚重。

比如:奥运柔道女子48公斤级淘汰赛中,中国选手郭宗英出战仅3分11秒就被美国选手拉波尔德淘汰。新华社《3分11秒,她的奥运会结束了》一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十分动人:“郭宗英跟在教练员泽贝达身后,她先是默默流着泪往前走,最终蹲在素昧平生的记者身旁放声大哭。”

失利者的遗憾和不甘,通过这个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能让受众感受到郭宗英一路走来的奋斗姿态。

抓延伸,表现人文色彩

在报道赛事动态,讲述赛场内外故事的同时,更可以做强延伸报道,表现多层次文化理念与人文意义。

巴黎奥运会乒乓球赛场上,61岁的倪夏莲和58岁的曾志英的励志故事耐人寻味。两位“老阿姨”都出生在中国,在国内经历乒乓球启蒙,其后辗转去到国外,现在代表其他国家征战奥运会。

曾志英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王东震 摄)

新华社发文《61岁倪阿姨对战23岁莎莎,没有输!》《61岁倪夏莲后,又来了位58岁阿姨》,讲述的就是她们二人的故事。环球时报文章《61岁倪夏莲、58岁曾志英,乒乓“阿姨”奥运之旅未完待续……》将倪夏莲和曾志英与乒乓球的缘分娓娓道来。

作为乒乓球赛场上年龄最长的两位选手,她们在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一直在向世人展示这项运动的魅力。

抓转折,揭示赛事偶然性

新闻报道中的转折点是充满戏剧性的“意外”,尤其体现在体育竞技报道中,比赛瞬息万变,随时呈现不同走势。聚焦赛事的转折点,既能揭示赛事的偶然性,使报道情节波澜起伏具有悬念,又能深刻地展现体育精神的内涵。

巴黎奥运会击剑项目的首个比赛日,在女子重剑卫冕冠军、中国选手孙一文与日本选手吉村美穗“决一剑”定胜负的环节中,吉村美穗在没有击中孙一文的情况下率先亮灯,并以一分之差取得胜利。裁判在观看视频回放后,依然判定吉村美穗得分。赛后,“孙一文遭误判”迅速登上热搜。新华社发文《孙一文遭“误判”背后》,讲明了比赛过程和赛事规则。

孙一文(左)与裁判交流。(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面对场上这样的转折,孙一文说“竞技场,早就教会了我如何面对输赢,接纳一切。我会继续全力以赴”。其实,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残酷性,而面对这一切,运动员还能坚持前行,无疑诠释了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来源 新闻前哨微信公众号

编辑 曾敏

二审 景诗瑶

三审 王卉

网址:传媒观察|比赛输了,报道怎么“赢” http://c.mxgxt.com/news/view/236751

相关内容

传媒观察
媒体人:冬奥会宣传报道的10个常见问题
2024年社交媒体营销趋势观察报告.pdf
媒体评选国内影响力最大的10大模特比赛排名#模特大赛报名
赛事报道范例6篇
对媒体的负面报道怎么应对
潘玉梅:让场外新闻成为纸媒体育报道的亮点
集瓜数据:2024社交媒体营销趋势观察报告(40页).pdf
媒体报道
新媒体的环境下体育赛事传播发展分析.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