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联系的好友背后是社会学经典理论:邓巴数字

发布时间:2024-12-17 10:28

A:为什么要设置三天可见?

B: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

明天还要继续,不要再在朋友圈翻我以前的消息。

朋友圈近三天可见,

到底是闹哪样?

微信最近有些躁动。关于不久前“朋友圈三天可见”争论的余温尚未褪去,一则关于微信内部灰度测试“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的消息又让朋友圈炸了锅。前几天,微信iOS版本更新到了6.5.13,“批量管理和删除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正式上线,好多人的界面已经变成了这样。

↓↓↓

可以预见,史上最大规模的朋友间残杀和骚扰可能马上就要开始了。而我可能真的快要没朋友了。

更多的围观群众可能会纳闷,到底这些新功能是要闹哪样,社交媒体不是应该尽可能地让朋友数量越多越好,让通话和发帖密度越频繁越好吗?设计这些“自闭”功能有什么意思?来来来,让我来告诉你这些小更新背后的道理和思考。

邓巴数字:可能你的微信好友不会超过150人

首先,不论人们社交是传统的面对面、或是在网络上进行,基本上还是遵循一定的规律。随着线上好友数量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变得薄弱了,再加上社交媒体充斥越来越多的公共/商业内容,较为私密和亲密的空间也被压缩,因此社交媒体的变通势在必行。来来来,社会学给你讲讲点解。

社会学有一个经典理论——邓巴数字(Dunbar's number)。不是《纸牌屋》里面那个被主角碾压的副检察长邓巴,而是牛津大学进化心理学教授Robin Dunbar。

邓巴数字又称为150定律,认为一个人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最多为150人,其中一般朋友上限50人,亲密(包括可倾诉对象)的朋友上限15人,最信任朋友(包括至亲)上限5人。而如果要将朋友数目再扩大,最多也只是500人,涵盖那些见面时还能记起对方名字的朋友。这些数字较为恒定,但具体包括身边的哪些人,可能会不时有所改变,比如你今天的闺蜜也许十年后就是一般朋友了。

网络社交媒体出现后,有人认为虚拟世界会突破邓巴数字,但是研究Twitter和Facebook的美国学者发现,网络用户会保持互动的好友数目并不会超过150人。邓巴认为,每个人的社会资本大致不会改变,如果要和更多人互动,就要削弱在每个朋友身上花的精力。

2014-2016年,微信用户平均好友数量从82位好友增加到194位好友,不少人认为这个数据挑战了邓巴数字。邓巴又要笑而不语了。

2016年邓巴论证,如果我们只会在网上给朋友发的帖子点赞和评论,取代之前约出来聊天见面的活动,好友上限数目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随时间流逝,人与人之间的友情自然会有所减弱,但是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应该在于减缓这种弱化趋势,而并非直接代替现有的面对面交际。

他发现事实上,相比起虚拟社交(包括打电话、发信息、网上交流),人们在线下与亲友见面更有满足感。人们偶尔约出来见面,能更有效地防止友情的减弱。扎克伯格本人也表示,Facebook无意取代传统的面对面互动,而是协助那些无法见面的人与彼此保持联系。

然而事实上,美国《财富》去年有一篇文章发现,虽然Facebook每月有16亿活跃用户,但人们发表的原创帖(旅行相片、个人感想)数量下降了21%,尽管Facebook推出了各种隐私设置功能(包括限制旧帖的隐私,观看者分群等),但随着平台越来越多新闻报道、商业广告等其他专业内容,亲密关系(intimacy)的空间减少了, Facebook如果按照现在的方式继续经营下去,或许将成为明日黄花。

而微信测试推行“不常联系的朋友”,正符合邓巴系数的推断,也让人们对社交网络上的联系人加以限制和选择,更符合平常社交的规则。

被遗忘的权利,社交媒体的改良

随着人们社交精力被分薄、公共/商业内容入侵社交平台,社交媒体有什么办法吸引用户在网络上维持亲密沟通和分享原创帖,类似线下的面对面互动的模式呢?此时网络衍生出进一步区分公共和私人领域的讯息传播方式,以短暂、模糊的记录方式取代长久、恒定的记录方式。

人们不必担心一言一行被长期记录,也不怕随时被“翻旧账”,可以保证更多的隐私和发帖的随意性,这种新的沟通方式让人们在网络上发帖时有一种“被遗忘的权利”(right to be forgotten),朋友圈“近三天可见”也是这个原理。

被遗忘的权利来源于1989年美国最高法院提出的一个概念——“实际模糊” (practicalobscurity)。简单而言,一个人在某时某地发布了讯息,即便是在公共场合,一段时间后该讯息的性质实际上应该是模糊的(obscure),具有一定程度的私有性。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面的交谈也蕴含这种“实际模糊”的意思,因为对话内容在短时间内私下进行,人们不太可能逐字逐句追溯交谈的讯息。

“实际模糊”的概念在网络时代受到更多人讨论,例如2006年欧盟和阿根廷已经开始实践保护这种权利的隐私条例。被遗忘的权利对于个人隐私受侵害的案件十分关键,譬如2012年加拿大女孩Amanda Todd裸照被网友不断转发,她无法删除或阻止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最终选择了自杀(对于此类问题,如今Google已经推出了在搜索引擎上移除私人信息的服务,效果如何则见仁见智)。

然而,人们社交的模糊性和私有性在网络时代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文字记录、录音、录像等技术达到能越来越全面地记录下用户的一言一行,令讯息的模糊性消失殆尽。正面来说,这些记录便于人们储存和寻回讯息,比如我们在朋友圈和微博发了一张朋友聚会的相片,过了一段时间后还能找回那次聚会的时间地点、相片中包括了哪些人,甚至包括自己和老朋友互相调侃的回覆讯息。

但负面而言,并非所有人都希望让自己的生活事无巨细地放在网上供人随时追溯查阅,因为缺少了口口相传沟通方式的随意性和隐私性。比如,女明星李美琪Maggie Q在猴年马月与陈冠希的合影放在了社交媒体上,艳照门事件后被人翻出来大做文章,无故躺枪,唯有在不同场合辟谣。

由此,捕捉逆社交讯息公开透明化需求的应用也开始受到欢迎,包括国外的Snapchat、Wickr、iDelete和国内的来往、咔嚓,Instagram最近也效仿推出了阅后即焚的内置功能。微信朋友圈的“近三天可见”和“半年内可见”也是这股改良浪潮的一波,区别只是讯息自毁时效的长短而已。

这只是个开始

随着身边老中青幼纷纷加入社交媒体,大家手机里的微信联系人越来越多,囊括小学同学、公司同事、亲友和各路同道人,社会资本有限的我们开始需要管理精力投入的同时,也开始对公共/私人空间领域的区分有所要求,微信近三天可见和不常见联系人等隐私设置也许只是社交媒体“人性化”的第一步。以后AR技术说不定还会更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虚拟社交体验。

在那之前,如果你真的很在乎这位最近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或不常见联系人的朋友,与其揣摩他/她的心理动机,还不如约出来见个面叙旧,对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址:不常联系的好友背后是社会学经典理论:邓巴数字 http://c.mxgxt.com/news/view/248792

相关内容

独家揭秘龚俊、邓丽君等明星数字人背后的“黑科技”
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外延:社交行为背后究竟是什么心理?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纂50年座谈会举行
邓超晒母子合照,调皮互动引发网友热议,揭开明星背后的温暖家庭
新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辞典》首发
邓超孙俪:这4个字,才是最好的夫妻关系
丁东红:卢曼和他的“社会系统理论”
【安徽青年报】“数学明星奖”背后的“安理精神”
印度总理莫迪背后的社交媒体“水军”
网友统计3月明星热搜,肖战不敌四字弟弟,邓论的数据令人爆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