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倒牛奶:狂热追星背后的心理现象

发布时间:2024-12-17 12:41

宸寰/作者

1

饭圈倒牛奶

“几十箱的牛奶被毫无怜惜地倒掉”

“只要奶盖不要奶”

一段触目惊心的视频让我们再一次被秀下限,而事情的源头就是为了得到奶盖上的二维码为《青你3》的哥哥们争得出道位打投。

与曾经饭圈撕番、网曝、侵犯他人等行为相比,这次倒奶事件更是将粉丝群体推到了风尖浪口。

然而在令人叹为观止的粉丝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不由得让我们每个人深思,是这个社会病了吗?

2

粉丝行为背后资本家的PUA

在这个娱乐盛行的时代,粉丝以不同明星为核心成立一个个群体,集体拥戴自己心中的爱豆,他们几近宗教式的狂热让这个群体成为资本家眼中的鱼肉。

这不得不提到由Henri Taifel及其同事提出和完善的社会身份认同理论。

每个粉丝群体都共同热爱着一个明星,他们无疑是志同道合的那群人,他们因为喜欢同一个明星而感到骄傲自豪从中得到某种认同。

社会认同由类化、认同、比较三个基本历程组成,而粉丝群体最显著的就是比较阶段。

粉丝把喜欢同一个明星的人称为“家人”、“圈内人”,而将别人的爱豆称为“对家”“圈外人”,把他们和我们中间横亘着一道宏大的沟壑。

在资源有限的娱乐圈中资本家无疑是利用了粉丝在竞争中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不断夸大娱乐圈中的竞争压力,渲染粉丝群体的焦虑诱导粉丝消费,对粉丝群体与粉丝群体的骂战他们不仅不为动容反倒乐在其中,因为这对资本家来说粉丝群体越内卷意味着更多的流量,更大的利益。

粉丝群体内部越来越卷,在心中的哥哥面临淘汰时他们甚至比明星本身更为紧张,这种焦虑充斥着每个狂热粉丝的心中。

然而有趣的是,这些粉丝明明知道这是资本家的割韭菜行为,但是他们依然在这样扭曲的竞争中乐此不疲。

这是因为即使自己不刷别人还是会刷,这样的话自己的“哥哥”就会输人一步,他们心中有万般不情愿但是依然在追星的路上大量耗费金钱和精力。

在这样的囚徒困境里粉丝与粉丝之间互相拉扯,他们清醒却无法理智,而资本家则在这样的闹剧中乐享其成,粉丝越是不理智,越是助长了资本家的气焰。

3

自我意识膨胀的“自恋病”

Campbell, Rudich 和 Sedikides (2002)认为,自恋是一个具有多维结构的概念, 表现为浮夸、自爱和膨胀的自我。

然而在这个时代自恋已经成为了社会大多数人的情结,粉丝群体则像一个放大镜般将这种夸张不可理喻的自恋表现地淋漓尽致。

在这次倒奶事件中,面对网友的谴责,粉丝们只是觉得自己十分委屈,因为倒奶并不是他们,用网络上一句调侃的话来说就是:“牛奶只是被倒掉了而已,我的哥哥却失去了出道的机会。”粉丝极度的自我,让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的爱豆,粉丝付出了心血并不觉得自己不择手段的行为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他们一腔狂热也让他们无暇在乎。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哥哥”打投无疑是对粉丝自恋情结的满足,粉丝的打投成为“哥哥”出道的重要砝码,在这个过程中粉丝享受着养成“哥哥”造物主般的快感,如果自家“哥哥”顺利出道对粉丝来说将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反之如果失败他们将失去对自我身份的强烈认同,这也造成了粉丝群体间越来越卷的原因。

在粉丝心中“哥哥”想要什么,他们并不在乎,一切都是粉丝以为如此。

这场闹剧中的每一方都在这种自恋中无法自拔,主办方只在乎自己能不能获得更多的流量;赞助商只在乎能从中获得多少销售量,他们丝毫不关心每一瓶牛奶的去向,也不在乎社会对他们的看法,有的只是利益熏心中的快感和满足感。他们不在乎自己能否为社会带来价值,在浮夸的自恋里迷失了道德,在欲望中丢弃了初衷:偶像如此,粉丝如此,主办方、赞助商更是如此。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两位美国心理教授说:“你是将焦点放在家庭、时尚、社群这些自己关心的领域,还是全球社会?”而这也是对当代人最直接的叩问。

4

群体中个人的泯灭

《乌合之众》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群体中个人利益暂时消失,以及相应的犯罪意识的泯灭,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牵扯玩别的个人目标被一个集体目标所替代。群体中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对残暴行为不负私人道德上的责任,群体是个“无名氏”的作用外,很可能还因为他更强烈的意识到自己要为一个“更崇高的事业负责”。

社会心理学将其称之为去个性化。

如今互联网无疑是每个人身上最强有力的保护罩,因其特殊性在网络环境中都属于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其中的每个人都是隐匿的,这带来的巨大安全感的同时也让其中的人丧失了同一性和责任感。

粉丝又是这个大群体中的一个个小群体,粉丝在能够得到归属感的群体中个人的思想被集体的思想取代,从而变得盲目、不理智,他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在群体中得到自我价值实现。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否正确?

在这次事件中几十箱地买牛奶倒牛奶是集体行为,为什么别人做得我做不得,我为群体的崇高事业付出努力做出贡献,这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吗?

在粉丝固有思维里为偶像打投是伟大的事业,在群体中大家应该目标一致,所以他们并不认为这样的举动有过错,甚至还为偶像暴涨的数据沾沾自喜。

弗洛伊德认为:“团体成员之间的平等是基于全体成员通过对同一个目标有着相同的爱戴而互相认同。”

也是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粉丝群体中的每个人都不遗余力地为偶像打榜,即使他们的做法是错误是有违道德的。

5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在这件事中我的一向持有的态度便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我不愿站在道德至高点去谴责粉丝的行为,他们也只是这条产业链中被宰的羔羊;我也不会去规劝粉丝理智追星,因为改变别人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我想让粉丝们看见,有人追星把自己追成了一线明星;有人以偶像为信仰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有人将偶像视为精神支柱渡过自己人生中的至暗时刻......这就是追星时代的参差,有人借偶像的力量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有人追星却失去了理智甚至迷失了自己,我相信粉丝将偶像视为力量比为他们消耗自己的时间精力更能为偶像带去支持。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送给每个在上帝视角看待事物的人,送给每个狂热的粉丝,我相信这个时代需要的是理智又有温度的旁观者。

网址:饭圈倒牛奶:狂热追星背后的心理现象 http://c.mxgxt.com/news/view/252229

相关内容

理性追星 营造健康积极的“饭圈文化”
倒奶式追星
粉丝追星倒奶事件舆情观察:恶性逐利引发公众愤怒
粉丝为韩星定制飞机海报,饭圈乱象屡禁不止,禁止“疯狂追星”
从“疯狂倒奶”现象背后,看明星的流量变现经济学
饭圈乱象背后的文化逻辑与经济动因
粉丝为偶像投票而“倒牛奶”:谁在操纵粉丝后援会?应查一查
代拍、疯狂求婚等“饭圈乱象”再引热议:追星的“边界”在哪里?
震惊!央视揭秘饭圈乱象:疯狂追星背后的过激行为与社会隐忧
“饭圈”背后有本什么“生意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