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稻如何成为古代农业“明星品种”?
“苏湖熟,天下足。” 占城稻的广泛种植, 让宋朝突破了1 亿人口大关。从北宋一直到清朝, 长江流域大量占城稻通过运河运往北方, 为华夏文明养育了众多人口。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相结合的产物。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粮食生产除了受到温度、光照、降水等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外,人类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技术手段调整粮食生产系统,使之朝着整体优化的方向发展。这类技术手段中就包括了引进和推广新的作物品种。
在北宋时,就有这样一个水稻品种,它是在当朝皇帝亲自组织和参与下引进和推广的。这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可以说是空前的。这一水稻品种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占城稻。
一场从皇帝到乡野的占城稻推广活动
关于占城稻的由来,宋代罗愿《尔雅翼》中说明:“始自占城国有此种(指占城稻)。” 占城国(Champa,也作占婆) 在今越南中南部地区,早在宋太祖在位时便与北宋政权保持着密切往来,例如在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就有“占城国遣使来献”的记载 。中国古人按习惯以原产地名称来命名这个稻作新品种。
关于占城稻引进一事,北宋成书的《湘山野录》中说:“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大而粒多,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秋成日,宣近臣尝之,仍赐占稻及西天绿豆御诗。”由此看出,当朝皇帝宋真宗是听闻这种水稻品种具有耐旱特性,才以珍货求其种子。真宗皇帝竟以珍贵物品求取这一稻种,说明当时社会存在着对耐旱水稻品种的迫切需要。而《宋史》《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文献则补充了后续情况。即在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因为“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江、淮、两浙”三路,“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令择民田之高仰者莳之”。这里的“民田之高仰者”指的是种植在山区或平原地区的低山浅坡以及地势较高的地方,并且具备了一定灌溉条件的稻田。
可以看出,宋真宗推广占城稻的原因正是为了应付“稍旱,即水田不登”的形势。他首先把换得的二十石稻在福建试种,再从福建取三万斛稻种,推广到浙江、江西、江苏、安徽等地。为了推广成功,还按“良种良法”的要求,告知农民有关占城稻的具体栽培方法。
不仅如此,在推广占城稻时,宋真宗还把占城稻栽种在皇宫后苑,组织皇室和官员参观。据《宋史·真宗本纪》记载,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九月丁酉“出玉宸殿种占城稻示百官”。天禧二年(1018年)冬十月庚子“御玉宸殿,召近臣观刈占城稻”。天禧四年(1020年)冬十月,又“召皇子、宋室、近臣玉宸殿观稻,赐宴”。其间真宗还亲自撰写《占城稻颂》等文章来赞颂占城稻 。足见宋真宗对占城稻引进和推广工作的异常重视。
气候干旱化迎来耐旱良种“及时雨”
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占城稻被推广到“江淮、两浙路”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地方出现了“稍旱,即水田不登”状况。占城稻也是因为自身的耐旱特性才被皇帝亲自选为引进和推广的对象。这说明占城稻受重视与农田受旱有很大关系。在10世纪下半叶,两浙、淮南、江南三路的农田水利情况发生了变化。水利的修建与维护开始改由北宋朝廷设立的转运使主管,这成为北宋时期南方农田水利遭破坏与水利管理制度被废弛的发端。
两浙、江淮及福建的大片区域以丘陵山地为主。从北宋立国以来,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这一大片地区的人口迅速攀升,人地矛盾越显突出,因而出现了“田尽而地,地尽而山”的局面。高田在这一背景下得以迅速增长。除了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田多高仰”外,江南、两浙等区域也都有大面积的高田分布,江西甚至是“良田多占山冈上” 。高田生产已在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开发高田固然可以增加耕地面积,但高田因灌溉不便因此在平常年份也“易以干旱” 。
从10世纪末11世纪初开始,中国东部地区气候开始由湿润转向干旱状态,这一过程持续到 1230 年前后。在极端天气事件上的表现便是水灾发生的频率明显降低,而旱灾发生的频率显著上升。据《宋史》《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等文献记载,在占城稻被引种和推广的两浙、淮南、江南、福建等四路地区,公元961年至990年间仅发生旱灾3次 ,平均每10年才有一次;而到公元991年至1020年气候转旱过程中,旱灾数量陡然增至12次 ,平均每2.5年就有一次。
在气候干旱化的影响下,原有的农田水利及高田生产问题进一步发酵。一方面由于此时农田水利设施功能多已失效,无法通过灌溉来缓解旱情,所以旱魃入侵时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如在咸平元年(公元998年),“江浙、淮南、荆湖四十六军州”广大地区发生旱情 ,粮食作物因受旱歉收甚至绝收,朝廷不得已于次年“发廪振饥”。淮南地区在遭遇旱情后,因没有蓄水设施,只能靠“减运河水灌民田” 。另一方面,高田易旱问题更加突出。在山区地带,即便是江南水乡——苏州境内的高田,在此时期也变得“逐年常患旱也”,“每至四五月间,春水未退,低田尚未能施工,而堽阜之田已乾坼矣”;特别是在“大旱之岁”,“苏州堽阜之地,并皆枯旱”,“高田一望尽为旱地” 。
总之,在气候干旱化的重要影响下,在其它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最终出现了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五月,“江淮、两浙路”仅“稍旱”,便“水田不登”的情况。这样看来,宋真宗当年引进和推广占城稻正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技术手段。这项技术手段具体效果怎么样呢?
从“多苦旱”到“岁岁足食”
关于占城稻的特性,文献中多有描述。宋代文人高承的《事物纪原》中说占城稻是“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说占城稻:“其熟也早,与深秋霜燥而相违,可弗费水而避亢旱之害。其种之也,田不必腴而获不赀,可以多种而无瘠芜之田。”由此看出,占城稻最突出的特性就是耐旱。正是因为耐旱,以至于占城稻一度被认为是旱稻而非水稻。
除了耐旱,占城稻还有成熟早的特点。我国不少地方都有秋旱,成熟早一方面减少了对水分的需要,另一方面能避免秋旱的威胁,加强了其耐旱的优点。占城稻还有耐瘠薄的特点,不择地而生,不像粳稻那样要求较高的水肥条件,这让占城稻又具有适应性广的特点。
而占城稻在实际生产中的卓越表现也证明了统治者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公元1012年,福建一次就为朝廷提供了3万斛的占城稻种。按照宋制,3万斛相当于现在的180万公斤,以福建当时的田税标准,3万斛占城稻种需要从194805.19亩农田上征得。证明占城稻在大规模推广之前就已在福建广泛种植,也说明它能够适应福建高田的易旱环境。
在占城稻被推广后不久,江南、江淮,乃至整个东部地区均相继进入两宋时期一个持续时间长且程度严重的气候干旱期 。由于占城稻耐旱能力强,在持续的干旱环境中,宋人继续选择把它作为应对气候干旱的“武器”,占城稻也就获得了继续发展的机会。
据文献记载,在北宋时,占城稻被引进到汝州鲁山县后,当地农业生产“多苦旱”的状况为之转变,出现了“岁岁足食”景象 。到了南宋时,占城稻依然在一些推广地区发挥着抗旱作用。黄震于咸淳七年(1271 年)写的《雨畅早省状》中就反映了抚州一带“自六月初三日有雨,亢旱一月,至七月初二、初三,而后得雨”,然而“早禾(占城稻)虽赖以有收” 。放眼整个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此月初以来不雨”,却“幸早禾(占城稻)大稔”。农业生产全赖占城稻才有了保障。
宋人在原有品种耐旱性基础上,又根据各地具体条件,人工选择培育出了许多新品种。有些南宋时期的地方志中就说:“占城稻,其种甚多,难以俱载。” 后世学者按照属性将这些品种分成早占城、中占城、晚占城和寒占城四大类。其中,早占城继承了占城稻的原始特性,能够适应气候炎热、受季节性干旱影响较大的福建等南方地区的环境;寒占城由于耐寒能力强以及生育期较长则能够适应气温相对凉爽的淮河流域等偏北地区的环境 。
原有品种抗旱优势的保留以及新品种的增多,使占城稻能够被更多地区的民众接纳,因而取得了更大发展。在推广占城稻一事过去六十多年后的北宋后期,还只是当初推广地区保持着“至今在处播之(指仍在种植占城稻)”的状态。发展到南宋时,在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都已种植了占城稻 。
由此看出,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是宋人应对干旱气候状况的一项有效技术手段,而气候干旱化的持续发展则让占城稻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讲师,理学博士,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气候变迁视野下河南农业适应与社会响应研究” 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清]徐帆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
[宋]陈尃撰,万国鼎校注:《陈尃农书校注》,农业出版社,1965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宝祐《仙溪志》,中华书局,1990年,宋元方志丛刊本
[宋]文莹撰:《湘山野录》 ,中华书局,1984年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3月10日四版 责任编辑:王美丽)
网址:占城稻如何成为古代农业“明星品种”? http://c.mxgxt.com/news/view/268196
相关内容
我们吃的杂交水稻跟袁隆平没关系了?老先生在科学界地位如何?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一颗种子改变世界
中国古代星象学与占星术的神秘画卷
“十个勤天”的稻田日记:从明星炒作到农业纪实的心灵之旅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赵丽颖:农村出身,大专学历,如何成为一线明星的代表?
中国的杂交水稻,在国外表现如何?袁隆平揭晓答案!
企业品牌为何偏爱明星代言?明星效应下的品牌曝光与流量占领
特稿|86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超级稻
明星代言,如何成为“品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