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刘震云专访
刘震云接受凤凰娱乐对话
身为《一九四二》的原著作者和编剧的刘震云,无疑是这部情怀之作的“始作俑者”。对话中,这位中国现实主义作家带领我们追溯创作缘起和改编历程,并详细解读了1942年的这场灾难所展现出的民族性启示。
正如他自己所言,“罗马街上的声音比较嘈杂,在嘈杂的声音中回到1942年格外有它的意韵。”回顾过去,关照现实,他认为灾难中的中国人在死亡面前的幽默,更有探究意义,更让人感到悲凉。
【一九四二】
创作出发点:300万人在死亡面前的幽默
谈起自己创作小说的出发点,刘震云表示,在1942的饥荒之年,那300万河南人面临死亡的态度比事实本身更有让人探究的意义,“如果是一个欧洲人或者是一个美国人,临死的时候一定要追问自己为什么要死,谁把自己饿死的,但是河南人临死的时候没有追问,但是给世界留下了最后一次幽默。”
“就是老张要死了,他想起了三天前饿死的老李,我比老李多活两天,多活三天,我值了。我觉得这种对自己生死之间的幽默态度,对我的震撼比前面所有的原因都大的多。灾难在任何民族面前也有,但用幽默的态度证明,这个事情发生得太频繁了。严峻通常让人变得非常麻木,更麻木地对付严峻,严峻就会变成比严峻更严峻,用严峻的态度来对付严峻,严峻就会变成一块铁,鸡蛋撞到铁上就粉碎了,但是你用幽默的态度来对付严峻,严峻就会变成一块冰,冰掉在幽默的大海里就熔化了。这个幽默的态度比严峻的态度更让人悲凉一些。”
合作催化剂:王朔的提醒与推波助澜
当年王朔将小说《温故1942》推荐给了冯小刚,才生发出电影《一九四二》。刘震云认为,王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他的认同,特别是对灾民的幽默态度的认同,是促使这个小说到电影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这种有见识的看法传递给另外一个特别有见识的人冯小刚,就促使了我跟小刚的由小说到电影的这种合作。”
刘震云透露,尽管改编电影之路艰难,但不管是冯小刚还是他,从来没有对这个事情失去过信心,“因为我们跟作品里的人物,也就是饿死的300万人发生了血肉的联系,什么时候想起的300万人,心里是一个特别揪心和放不下的事,这是坚持下来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王朔也起着极大的提醒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去年年初,因为《非诚勿扰》系列有非常好的票房,冯小刚本想乘胜追击,继续拍一部喜剧,王朔却认为应该把《非诚勿扰3》给停下来,转拍《温故1942》,就是这样的提议和转折,起着至关重要的催化剂的作用。”
网址:《一九四二》刘震云专访 http://c.mxgxt.com/news/view/278060
相关内容
《一九四二》刘震云专访刘震云:我是一个好作家,但不是一个好编剧
刘震云:从来没人给我种过“文学的种子”
刘震云:跟女儿是编导关系
刘震云:和文学恋爱
刘震云:我的创作是专属河南人的幽默
如何评价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搬上话剧舞台 刘震云牟森再续前缘
业界解读多面刘震云:他为什么像明星一样红?
刘震云:幽默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