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

发布时间:2024-12-18 21:29

所谓“关学”即关中(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古代称关中)之学,是从地域角度而言的,无论是张载之前的申颜、侯可,还是张载之后的吕大钧兄弟、李复、范育、游师雄、种师道以及金元明清时期的杨奂、杨恭懿祖孙三代、吕柟、冯从吾、李二曲、李因笃、李雪木、刘古愚等,都是关中人,故其理学又称为“关学”。如果就关学的内涵性质而言,它属于宋明理学中“气本论”的一个哲学学派。

张载“关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礼》为用,以孔、孟为法。他提出了以“气”为本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哲学思想。认为宇宙的构成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太虚造气,气造万物,三者是同一实体的不同状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种“气”一元论的唯物论之本体论,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哲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张载还从其“气”本论的哲学出发,提出了“民胞吾与”的伦理思想,确立了他对佛道思想的批判立场。与一般理学的学派不同,关学特别强调“通经致用”,以“躬行礼教”倡道于关中,并且十分重视《礼》学,注重研究法律、兵法、天文、医学等各方面的问题(参见本书“张载”条)。

张载创立关学之初,关中学子便积极追随,其中以蓝田吕氏兄弟最为踊跃。张载开始在关中讲学时,首和者就是吕大钧,接着,其兄吕大忠、其弟吕大临都相继拜张载为师。蓝田吕氏兄弟五人登科及第,是闻名遐迩的名门望族,他们的加入至关重要,为关学发展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使关学与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形成鼎立之势。可惜的是,张载病逝后,三吕却投奔二程的门下,靠近“洛学”,致使关学一时冷落下来。好在还有李复、张舜民、游师雄、种师道、薛昌等人坚持进行研究,才没有使关学中断。但比起三吕来,他们的著述较少。三吕的主要著作有《吕氏乡约》《吊说》《克己铭》《吕蓝田语录》《中庸解》等。这些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忽必烈建元之后,并不看重儒学,而是把儒排在娼之后、丐之前,所谓“八娼九儒十丐”是也。这种疏离状态,使得儒家思想很难再登堂入室。这个时期,只有杨恭懿与其父杨天德、其子杨寅三代极力倡导关学的精神。他们祖孙三代孜孜不倦地以讲学为生,弘扬张载一贯主张的实学风格和为人“气节”。于是有“杨氏三代”、“郁郁遗风”之美誉。元代文学家姚燧称颂杨恭懿为“西士山斗,学者宗之”。杨氏三代的努力,终于使关学在元代尚未失忆失语,也为明代关学的复兴打下了基础。

明朝以理学开国,使儒家书籍遍及天下,为关学振兴开辟了一条坦途。据有关史籍记载,在明代中后期,关中的理学家竟达百人之多,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吕柟。他与统治了百年的“阳明学”对衡,而盛赞张载、二程和朱熹的学说。晚年吕柟辞官回乡,建立书院,培养学生,著书立说,撰有《四书因问》《宋四子抄释》《周易说翼》《礼问》《泾野先生文集》等,成为张载之后的关学大学者。另外,还有一位学者是冯从吾。他本来在朝做官,因对宦臣魏党极为不满而回到家乡,二十六载闭门著书,著有《关学篇》《凝思录》《辨学录》等,为弘扬关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晚明到清时期,由冯从吾、王心敬、李元春、贺瑞麟、柏景伟、刘古愚等人为代表的关学家,基于对关学发展史实的认识和价值观念的考量,通过《关学编》的创制及不断补续编定,以史学撰述的形式“建构”出了关学发展的基本谱系。这种基于关学发展的史学建构,既体现了关学发展的基本事实,也蕴涵着关学史家对关学的基本共识和不断拓展意识,故而是一种带有“主客体间性”的史学创造 [1]。

①气本论:

张载认为:世界万物统一于气,气有聚散而无生灭,气聚则有形可见,气散则无形可见。在中国哲学史上,张载第一次完整地创立了气本论哲学理论体系,成为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张载认为:事物是感觉之源,即物可穷理,他主张通过实践,通过多思方能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张载指出:气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气化的原因在于其本身含有相互吸引和排斥的两方面,没有对立,也就不成事物,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一”与“两”的对立统一构成万物世界。

张载认为:进行道德修养,首先必须“变化气质”、“通蔽开塞”,只有通过克服自己的缺点,才能“存理”、“成性”,成为道德的圣贤;其次强调“躬行礼仪”的道德实践。他认为:人的道德修养最重要的就是“仁”、“教”,人都应像古代尧舜禹诸圣贤那样对待长辈,尊敬长辈,以永不忘本。

张载认为:人出生之前就是有天地善性,只是后天影响,才出现驳杂不纯气质之性,但只要读书知礼接受教育,变化气质,就可以成为善性,从而实现成为圣人的目的。

⑥教育原则及方法:

张载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必须组织教学,教学必须遵循“启发式、因材施教、把握时机”及“学须有疑、博学精思、持之以恒”等原则,其中许多精辟见解与现代教育思想吻合。

关学作为儒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学派,从北宋到清末,延续了800余年,誉播华夏,影响深远。明代著名学者王阳明曾说:“关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沉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四方之士,吾见亦多矣,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这样的评价并非过誉之词,历史上的关中学者当之无愧。但不得不承认,从刘古愚、于右任之后,近百年来再没有出现关学代表人物,也缺乏一些比较系统的著述,以至提起关学,一些人竟然不明就里。不过,张载的影响仍在,关学并没有成为绝学。1978年中华书局重新刊印了《张载集》《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宋明理学史》等,都对张载的哲学给予了非常显著的地位。另外,张岱年著有《中国十一世纪唯物论张载》,陈俊民著有《张载的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陈宜山著有《张载哲学的系统分析》等,都是对关学思想的研究和弘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张载的家乡眉县曾召开过四次关学思想学术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关学思想的研究。1998年以来,眉县修复扩建了张载祠、张载墓,恢复了横渠书院,修建了张载文化广场。2007年10月,在眉县召开了“2007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南亚文明学术研讨会”,7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聚集在太白山下,围绕“民胞物与,和谐文明”这一主题,进一步探讨了张载关学的学术价值及其现实价值。这次研讨会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借鉴关学思想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东亚、和谐世界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自古多豪杰的关中,应该有众多的学者专家关注张载关学,把张载宝贵的哲学思想承接过来,传递下去,为民族的振兴、祖国的强盛作出新的贡献。

陕西特别是西安能够成为全国的教育强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关学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载的故乡----眉县能够成为全省的教育强县,与关学的深厚文化底蕴肯定不无关系。关学的精髓需要我们更深入的发觉,特别是在现在这个重大的社会历史转型阶段,对文化,思想,教育等各方面都将会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相信,智慧的眉县人民和国内外学者,会毫不犹豫的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从文化产业,教育产业,影视传媒产业,旅游产业等全方位,多角度,全方位,科学有效合理的发掘利用关学精髓,造福全人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明理学,简称理学,通常被称为宋明两代的儒学。虽然是儒学,但同时借鉴了道教和佛家的思想。

北宋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儒学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学派、司马光温公学派、苏轼的蜀学、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含张载的关学)为代表的理学四大派。后来洛学由朱熹发扬光大,成为居正统之位的程朱理学。

南北朝

南北朝期间,道、佛成形,道家讲玄理,佛家讲空理。宋明理学虽以儒学内容为主,同时也借鉴了佛学和道教思想,讲的则是“性理之学”。宋明儒者的学术,大致可以分为“北宋”、“南宋”,和“明代”三个阶段。他们摆脱了唐代以来“疏不破注”的教条,慢慢培养了对经书怀疑的态度,从疑经走上了改经的道路。

北宋

北宋诸儒以周敦颐、张横渠、程颢、程颐为大宗,上承儒家经典,讲仁与心性,又讲格物穷理。熙宁三年以后,王安石变法引发党争,二程分别退居洛阳,理学在此后七年或十年达到成熟[1]。

南宋

宋朝南渡以后,儒学分为三派——程颢开胡五峰之“湖湘之学”,程颐开朱子之学,也就是程朱理学,代表者乃朱熹;陆九渊则直承孟子而开出心学一派。

南宋以后,只有朱陆二系传续不绝。元明之际,朱学进居正统之位,为中国君主社会后期的官方思想。惠栋在评《毛诗注疏》时说:“宋儒之祸,甚于秦灰。”

明朝

明朝中叶,王阳明承陆九渊而阐发心学,创立致良知之“阳明学”,集心学之大成。明末刘蕺山呼应胡五峰而盛言以心着性之义。明末王学亦走入末流,黄宗羲说:“明人讲学,袭《语录》糟粕,不以六经为根坻,束书而从事于游谈。”王世贞说:“今之学者,偶有所窥,则欲尽废先儒之说而驾其上。不学,则借一贯之言,以文甚陋;无行,则逃之性命之乡,以使人不可诘问。”

清朝

理学在清初以后走入空谈,严重脱离实际,以学术为工具博取政治利益的手段。连康熙都说“今视汉宫内,务道学之名者甚多,考其究竟,言行皆背”“在人主前作一等语,退后又别作一等语”[2]。他曾说:“李光地、汤斌、熊赐履,皆讲道学之人,然而各不相合。”

现代

现当代儒家信仰者亦多崇奉宋明理学,而其中又分为陆王心学派,程朱理学派。

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

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

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

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主条目:程朱理学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

陆王心学于程朱理学日趋僵化之际,而盛于明代中后期。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则于心学日趋式微之际,与事功学派合流而盛于清代

杨奂、杨恭懿祖孙三代(杨恭懿,父杨天德、子杨寅),薛敬之、 吕柟、韩邦奇,马理,冯从吾、李二曲、李因笃、李雪木、贺瑞麟、刘古愚、牛兆濂(蓝川先生)等。

侯可

侯 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入京,里中醵金赆行。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校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以抚之。琦上其功。又议复郑白渠,得召对,旋以微罪罢。官至殿中丞,卒于家,年七十二。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敛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吕大钧

吕大钧(1029-1080),字和叔,吕大忠二弟,陕西蓝田县人,吕大钧出身在一个宦官和书香门之家,他从小就胆识过人,文才兼备。北宋嘉佑二年(1059年)中进士,被授予秦州(今甘肃天水)司里参军,后任延州(今陕西延安)监折博务、三原知县、后供(今福建福州)知县等职。当被荐知泾阳时,父吕赍病逝,他赶回奔丧。三年丧期满后,吕大钧自以为学识尚浅,于是他边辞官回到蓝田,开始传授张载学说,以“教化人才,变化风俗”为己任。经过吕大钧多年努力,“关中风俗为之一变”。后来许多大臣都推举吕大钧为王宫教宫,吕大钧不负重望,特写了《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论》献上,文中描绘了建立“外无异人,旁无四邻,无寇贼可御,无闾里可亲”的共和大家庭的构思。被即任以凤翔寻监船务官和制改宣议郎等职。元丰年间(1078-1080),时值宋朝用兵西夏,吕大钧是富廷(今陕西富县至延安一带)转运司副使。一次,种谔率兵己出塞外,可军需还没有接上,转运使李稷恐受军法,打算回安定(今陕北王家堡一带)取粮草,就派吕大钧向种谔请示,种谔得知后,怒道:“吾受命将兵,安知粮道,万一不继,召稷来,与一剑耳。”吕大钧替李稷求情,种谔听了吕大钧的解释,表示解释,表示理解,但嘴上却说:“君欲以此报稷,先稷受祸矣!”吕大钧不禁不怒,反讥笑说:“你以为这些话就能吓倒我吗?我奉命前来向你请示,你把我杀了,我毫无怨言,惟恐你会因此而受过。”种谔见吕大钧刚直不阿,只好同意吕大钧的意见,这才允许李稷免受处置。时间不长,吕大钧在任上病逝,时年五十二岁。

吕大钧一生为朴实厚道。他和张载为同科进士,得知张载学识渊博,便第一个拜张载为师,随之带动关中学者趋向张载求学,一时横渠闻名于世,形成“关学之盛,不下洛学,就是远落在后,很少有人能将张载所授的融会贯通,唯有吕大钧不畏人言,躬行儒家”仁爱“礼教,以先生法度为准绳,并能将所学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其父吕赍的丧事,吕大钧等活动中。坚决抛弃陈规陋习。吕大钧还在同胞兄弟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编写了《吕氏乡约》、《乡义》等。《乡约》主要提出

“德业相励,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大章。经过推行,对改化关中风俗起到了实际功效,扭转了汉魏以来佛学盛行,造成儒家礼教衰败的混乱局面,起了决定性积极作用。张载高兴地说:“秦俗之好化,和叔有力”。程颐也称:“任道担当,其风力甚劲。”朱熹称《吕氏乡约》“今为令申”。

吕大钧死后,范育给他写了墓志铭,称吕大钧“是诚德君子”,说吕大钧一生性格醇厚正直,刚强勇敢,言行一致。能以孔子求学必有远大理想来激励自己,以孟子积德行善为榜样,以颜子克求仁义来自勉,力图由诚学的精神达到明白事理,且为此目标奋斗不止。他不因别人都停止不前而陷入困惑之中,也不因为少数人的看法而顺从。他不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动摇自己的观点,而为能够“继承孔孟之绝学,阐物儒家礼治”这个宗旨而奋斗不息,力求使自己成为鸿儒。连吕大钧之妻种氏也效仿他为其父办理丧事的作法,不用乡风野俗,而是严格依照儒家礼制将其安葬。其子吕义山也深得父传,后来也成了大学者。

吕大钧主要著作有《四书注》、《诚德集》等。

吕大忠

吕大忠(生卒年不详),字进伯。京兆蓝田人。

程颐称:“吕进伯可爱,老而好学,理会直是到底”。皇佑进士,初为陕西华阴县尉,后任山西晋城县令。升秘书丞,兼任定国军的军事判官。迁河北转运判官、陕西转运副使,官至宝文阁直学士,元祐二年(1087年),任陕西运转副使期间,将《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及碑石移至西安碑林。晚年与章敦等不合,徙知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又降待制,后致仕,不久卒。着有辋川集五卷,及奏议十卷。

吕大临

吕大临(1044年—1091年),字与叔,京兆蓝田(陕西蓝田县)人。

中国宋代金石学家。字与叔。曾学于程颐,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先生。元祐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后范祖禹荐其充任讲官,未及用而卒。吕通六经,尤精于礼,与兄大防等同居时即切磋古礼,自谓所施冠昏丧祭诸礼一本于古,当时有“关中言礼学者推吕氏”之称。范祖禹“荐其修身好学,行如古人,可充讲官,未及用而卒”[1]。著有《考古图》10卷,《易章句》、《大学说》、《中庸说》各1卷,《礼记传》16卷,《论语解》10卷,《孟子讲义》14卷,《玉溪先生集》28卷。又与其兄大防合著《家祭仪》1卷

李复

[约公元一○九三年前后在世]字履中,长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祐末前后在世。登元丰二年(公元一○七九年)进士。绍圣间,为西边使者。喜言兵,于书无所不窥,尤工诗。学者称为谲水先生。历官熙河转运使,至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后知秦州,死于金寇。复著有谲水集十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李复(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并右,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与张舜民、李昭玘等为文字交。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哲宗元祐、绍圣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一一○四)知郑、陈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靖康之难后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后》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三一有传。

李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潏水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文津阁本)和残存《永乐大典》中李复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张舜民

张舜民 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斋。□州(今陕西彬县)人。生卒年不详。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随高遵裕西征灵夏,无功而还,他作诗嘲讽有"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及"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西征途中二绝》)等句,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贬为监郴州酒税。其后位渐通显,而议论雄迈,气不少衰。晁公武称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于诗"。晚年作乐府百余篇。自序中说:"年□耳顺,方敢言诗,百世之后,必有知音者。"其代表作《打麦》吸取民间乐府手法,描述四月麦熟田家辛勤收割的劳动场面,并揭露官赋剥削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具有较深的现实意义。

张舜民的词作与苏轼风格相近,所以有的作品被人误为苏词。宋人周紫芝《书张舜民集后》说:"世所歌东坡南迁词,'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二语,乃舜民过岳阳楼作"。张舜民生平爱画,且题评精确。虽南迁羁旅中,所经各地也必搜访题识,东南各处士大夫家所藏名作,全被载录。亦能自作山水。其文集今存《画墁集》8卷,补遗1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及《丛书集成》本。

作品: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栏。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

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抹么弦。须记琵琶,子细说因缘。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

三湘迁客思悠哉。尊俎定常开。云雨未消歌伴,山川忍对离杯。

他年来此,贤侯未去,忍话先回。好在江南山色,凭时重上高台。

卖花声(题岳阳楼)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卖花声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游师雄

游师雄(1037—1097),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人,字景叔,宋治平元年(1064)中进士(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三○说是治平二年中进士),授仪州司户参军。熙宁四年(1071)改任德顺军判官,与诸将计议边事,多所建树,使边境赖以无患。元佑初,朝廷议弃边地四寨,师雄极力主张坚守,但意见未被采纳。以致西夏得寸进尺,边境无宁日。元祐二年(1087)师雄改任军器监丞,时夏人谋犯熙河,守将刘舜卿采纳师雄御敌之策,连战大捷,先后杀敌近四千人,俘获敌帅九人。捷报传来,举国欢庆。不日调升陕西转运判官。元祐五年(1090)又任提点秦风路刑狱。次年,夏人侵泾原、熙河两地,游师雄在定西至通渭间修筑护耕七寨等战略据点,以加强防卫,使边境安定多年。后转礼部员外郎兼集贤校理,领陕西转运使。元祐八年(1093)调为朝奉郎加云骑尉。后游师雄以病请求辞职,哲宗接见时,赞扬他的功绩,反提升他为卫尉少卿。绍圣元年(1094),游师雄又为哲宗皇帝策划御敌要略六十条(一作十六条),当时谓之《绍圣安边策》。绍圣二年(1095),再调河中知府,不日又晋升为直龙图阁兼秦州知府,领秦凤路马步军都总管加飞骑尉等职。绍圣四年(1097)秋,调为陕州知府,是年七月六日病故,终年60岁,归葬武功,墓尚在。

种师道

种师道(1051-1126) 北宋名将。原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京兆府人(今陕西西安)

生平略纪

善察形势,沉毅有谋。初以荫补官,历熙州推官、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因被诬入元佑党籍,罢废近十年◇起为忠州刺史、泾原都钤辖、知怀德军。政和六年(1116),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知渭州。宣和元年(1119)初,奉徽宗命率军修筑席苇平城(后改为静夏城,今甘肃平凉境),城未就而夏军骤至,乃列阵葫芦河(今宁夏清水河)畔,佯欲决战,暗遣军出夏军后,扬言宋援军至,乘其犹疑之机,前后夹击,大败夏军。六月,再破夏军于藏底城(今陕西志丹北),升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四年,从童贯攻辽,因建议被拒,兵败雄州(今河北雄县)。六年,建议联辽抗金,遭拒被劾致仕。次年十月,金军大举攻宋,起为京畿、河北制置使。

靖康元年(1126)正月,率1.5万兵救援东京(今河南开封),进至洛阳,闻金军已临城下,遂虚张声势,沿路张榜,号称百万,张旗击鼓而进。金军不知虚实,移师增垒自卫。至京,授同知枢密院事、京畿两河宣抚使。因反对割地议和,建议乘金军回师时半渡而击,被钦宗罢为中太一宫使。不久复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出屯滑州(今滑县东)。八月,金军复大举攻宋,请钦宗暂避长安(今西安),朝廷召其还朝。

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七十六岁的种师道病卒,生前曾出四次关键建议:

第一次是二月初姚平仲夜劫金营失败,种师道建议再次出兵劫营,或者每夜发兵几千人袭扰敌人,可以成功,宋钦宗不用;

第二次是完颜斡离不退兵,种师道建议乘金军半渡之际,发动奇袭,否则必为他日之患,宋钦宗也不用;

第三次是太原失守后,种师道急令调兵京城;

第四次是临终遗奏,建议皇帝退守关中,众臣建议良臣李纲、宗泽代守开封,宋钦宗不用。

在北宋立国一百六十年,养成一种浓重的重文轻武风气,一时国中无大将可用。

杨奂

杨奂(公元1186年至1255年)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吕楠

吕楠(1479—1542),字仲木,号泾野,今陕西高陵县人。吕楠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吕薄“有隐德”而不仕,而幼年的吕楠则“志大好学”,寒身酷暑,整日读书于他的矮屋之中。十四岁应重试补禀生,后因乡试不第入太学。正德三年(1508)以殿试第一而中状元。

吕楠中状元后,先后任翰林院修撰,充任以经筵讲官、考官、史官等职。明世宗即位后,又参与撰修《武宗实录》,后遭诬陷被贬解州(今山西解县)和南都(南京)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等职。

吕楠生活在明代中期的多事之秋,当朝统治者昏庸腐败,边事多忧不安,朝中被阉党刘谨专权,阶级矛盾日益加剧。一心想干一番事业的吕楠对当时的黑暗政治局面痛心疾首,十分不满。刘谨曾以同乡拉拢于他,他坚辞不就,最后愤然引疾辞归。不久,刘谨案发被处死,受株连者甚多,特别是陕西官员康海等人均遭牵连。由此,时人称赞吕楠具有先见之明。刘谨案毕,朝中名臣纷纷上书,建议皇帝“召大用,以答人心”。于是,吕楠二次回朝仍供职。他复职后不顾个人安危,继续上书劝皇帝勤学,并列举历代一些君王修业,纳谏和执政当中的经验教训,他的意见得到了武宗的赞赏和采纳。

1522年,明世宗即位,改年号为嘉靖,吕楠应世宗之召参与撰修《武宗实录》。他力劝世宗“重温圣学”,以为新政之助。后吕楠以“十三事”上书自呈。因他的主张与当政者不合,违背了皇帝的意愿遭到了帝派人物张、桂萼的反对,一时朝内议论纷纷,认为陈述的“十三事”是宰相分内的事,吕楠超越了职权范围,因此获罪下狱。后被释,贬为解州判官,上任后,因知州而死无替,吕楠便代行州事。在代职期间,他减了役、劝农桑、抚恤独孤寡,兴修水利,建“解梁书院”,聚乡贤耆老修订“教民榜”、行“关学”大家“吕氏乡约”和“文公家礼”(指北宋文彦博宰相),并在解梁书院聚众讲学,四方学人闻其盛名,接踵而来。在吕楠任职的三年中,后人称“习小学之节”“歌幽南之诗”。民俗“翁然改之”。因吕楠政绩显著,御史卢焕等以“王佐之才”累荐,被提升为南京吏部考功郎中,临行时,“士民数千哭送至黄河岸边”。吕楠度过黄河,“犹闻对岸哭声琅琅”,他情不自禁口出一绝:“试听黄河东岸哭,为官何必要封侯”。吕楠调走后,解州人士感德不忘,立碑以记其政绩,塑像以寄其恩情。

吕楠在南京被任做“散官”,他在南京的九年中,因政务闲当,得以读书和讲学。当时王阳明“心学”兴起,一时风靡全国。吕楠反对王阳明把“良知”看作抽象的人“心”观点,认为用良知教人,于学者无益,便在南京柳湾精舍、太常南所等地讲学,与王阳明对唱对台戏,一时“相得甚欢”,风动江南,可与王阳明“中分天下”。东南学者尽出其门,连朝鲜使者来华,也称赞吕楠文才全国第一。吕楠立教严谨,躬行实践,既重言教,又重身教。他常说:“师严而道尊,道尊而民敬。”他官至三品,历仕三十余年,“家无长物,室无妾”,平不以私事干人,亦不受人私干,门徒相守数十年者,未赏见有偷语情容。吕楠因有这些美德,所以在他死后,“高陵人为之罢市者三日”,“解州及四方学者闻之,皆设尊位持心丧讣”,连世宗皇帝亦为停止朝事一天,以示哀悼。

吕楠是明朝中期关中著名的理学家,其学术思想属程朱学派,但也称张载思想是“出于精思力行之后,至论人孝,神化、政教、礼乐,至自孔孟后未有能如是切者也。”初受业于渭南薛敬之,后又求学于河东薛煊之传,明人称他为“真醇道学”,认为在“关中继张横渠者,泾野一人,在我朝可继薛文清者亦泾野一人,”冯存吾《关学编》称他是自张载以后“关学”的集大成者。他辞职回乡后,亲自与康海一道来横渠张子祠拜谒张子,并题“三秦之光”以示继承。

吕楠的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因问》、《尚书说要》、《周易说翼》、《春秋说志》、《宋四子抄释》、《诗集》、《迳野文集》、《高陵志》、《解州志》等。

韩邦奇

韩邦奇(1479—1556),字汝节,号苑洛,今陕西大荔县人。韩邦奇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韩绍宗,“学识才品,当世推重”,官至福建按察副使。韩邦奇从小聪明异常,受其父亲影响很深,青年时期“有志圣学”,且对诗歌音律有独特的见解,凡与他交往的人无不惊叹而已。

正德三年(1508),韩邦奇考中进士,先后任吏部考功主事、又升员外郎、浙江按察司、山西巡抚、南京兵部尚书等职。他在任吏部员外郎时,有一次考察都御史政绩,都御史以小帙(红包)窃视,被正德奇当场夺帙指责,当众个个失色,表现出他刚正不阿的品德。正德九年(1514),韩邦奇被调任浙江按察司佥事。在任职期间,朝廷派宦官王堂等人来浙,四处搜刮民财,当时韩邦奇在严州,目睹了宦官强征富春江的鱼产与富阳一带的茶叶,愤而作民歌《富春谣》一诗,其中写道:“富阳江之富,富阳江之茶,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亦死,江枯鱼始无,于我!山难摧,江难枯,我民不可苏!”这首《富春谣》后来被长期作为匿名作品传颂于富春江畔。当时王堂等人对他恨之入骨,遂上秦指控韩邦奇“ 沮格上供,作歌怨谤。”武宗皇帝大发雷霆,把韩邦奇捕至京,下诏入狱,朝臣上书营救,皆不听,后被革职回家。

韩邦奇回到家乡,开始了他讲学著书的生涯,四方学者云集门下,他相当一部分著作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时隔八年后,世宗即位,改年号为嘉靖,才诏韩邦奇为山东参议,韩气休不仕。嘉靖八年(1535),又诏韩邦奇为山西巡抚。韩邦奇在任职期间,山西北部一代匈奴经常入侵,加之农民起义不断,朝内安化王朱宾据宁夏叛乱,宁王朱震豪据江西叛乱,明朝以由兴盛走向衰落。但韩邦奇仍以忧国忧民为己任,他亲历塞外考察,积极备战,修复城堡,亲自到军队中抚恤士兵。他在山西近十年,边防安稳,百姓乐业,最后因年事已高,几次上书要求解职未批。嘉靖二十三年(1554)宰相周用赏识韩邦奇才干,将他调任总理全国河道,后升调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不久,又升迁为南京兵部尚书。

嘉靖二十九年(1549),六十九岁的韩邦奇,因年事已高,五次上书乞请解职回乡。韩邦奇告老还乡后,仍枚枚不卷,著书讲学,当时理学在全国达到鼎盛时期,而且理学中的王阳明倡导的“心学”已风靡全国。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性理三解》、《易占经纬》、《易说》等著作。他对理学中的“义理”(哲学)和“数理”(占卜)以及地理学都有精深的研究。特别是对声律与乐学成就最高,应该说他是明朝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所著的《律吕新书直解》一直被后人推崇。《关学编》称他“文理兼备,象数可与邵康节,论道体乃独取张横渠”。

嘉靖三十四年冬(1556),关中发生强烈大地震,七十七岁的韩邦奇遭难于这场大地震。他的主要著作有:《怨洛集》、《怨洛志乐》、《大同记事》、《禹贡祥略》、《性理三解》、《易占经纬》、《书说》、《易说》、《律吕新书直解》等。

马理

马理(1474—1556)字伯循,号溪田,三原人(今陕西三原县)。弘治十举人,正德年间考取进士。先后任吏部稽勋司主事、员外郎、考功郎中、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南京光禄卿等职。1556年,陕西发生大地震,马理卒,时年八十二岁。

马理年幼聪明好学,举止文雅,十四岁时就成为当地很有名的诸生,二十岁和王端毅一起步入仕途。后因康僖公保举,以进士身份回到家乡,在弘道书院开始讲学。其间博览群书和儒家经典。他在讲学中注重言行如一,时时处处仿效古代圣贤,常常以曾子的“三省”、颜回的“四勿“严格规范自身,进退举止,极力追随古时的道仪,很有关学宗师张载的风范,深受名士康僖公的器重。

有一次,杨遂庵到关中监学,见到马理和康德涵、吕仲木惊叹道:“康德涵的文彩,马吕的博学,真是旷世少有。”当时,马理虽然未曾离开过家乡,但他的名声却已远传各地,并惊动了京师的学者。随后,他便动身来到京城,和许多很有学问的人一起讲学。其中陈云逵、吕仲木、崔仲凫、何粹夫,罗整庵等人和他的学术观点很接近。自此,他的学说更趋成熟,声名格外响亮,许多人都原拜倒在他的门下,听他讲学。督学唐渔石还为他建造了十分精美的嵯峨园林,并亲自题记,十分推崇马理的学说,认为他真正继承了关学、洛学的思想精髓,是一位受人敬慕的大儒。由于马理的名声斐然,仰慕者很多,就连朝鲜的使者来京,也要拜访马理和关学另一名大家吕楠,并称赞说:“伯循,仲木属中国第一人才”。马理非常喜欢古代的礼仪,经常私下揣摩、体会。至于婚、丧、嫁、娶的礼仪,他融张载、司马光、朱熹和大明礼集思想为一炉,折中用之。

马理为官时,曾多次直面劝谏武宗、世宗、多次遭廷杖处罚,并获罪入狱,但他仍以国家大事为己任,从不顾个人安危。他十分注重培养新人。七十岁时归隐商山书院,前来索求诗文的人很多。他经常着山乡贫民的服装,鹤发童颜,看起来如同神仙一般。

马理在礼仪方面拜师张载,但在学述上更接近程、朱见解独到。他的著作有《四书注疏》、《周易赞义》、《尚书疏义》、《诗经删义》、《周礼注解》、《春秋修义》、《陕西通志》等。

马理 马理(1479—1556)

字伯循,明正德甲戌年(1514)进士。曾任吏部稽勋主事、稽勋员外郎,稽考功郎中光禄卿等职。弘治年间就学三原宏道书院,其学识和文章闻名全国,当时学者都将他与宋代著名哲学家、关中学派代表人物张载相提并论。所著《送康太史奉母还关中序》一文,被传抄国外,朝鲜国将此文作范文传诵。

冯从吾

[明](1556-1627)字仲好,号少墟,长安人(今西安)。著名教育家,以鲠直著称。生而纯懿。及长,有志濂、洛之学,受业于许孚远。登万历进士,授御史,巡视中城,阉人修刺谒,拒不见。旋抗章言帝失德,帝大怒,欲廷杖之,阁臣力解得免。寻告归,杜门谢客,造诣益深。家居二十五年,又起为尚宝卿。累迁工部尚书致仕。卒,谥恭定。学者称少墟先生。从吾著有《冯少墟集》二十二卷,又有《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及《古文辑选》,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冯从吾居家从事学术著述的同时,也十分热衷于讲学。为了宣传他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借用西安城南门里的宝庆寺(今西安书院门小学)作为讲学场所。冯从吾的追随者很多,不久,听众竟达几千人,连明王朝的陕西地方官也来听讲。时人评其曰:出则真御史,直声震天下;退则名大儒,书怀一瓣香。

宝庆寺地窄房小,难以做讲学施教长久之地。万历三十七年(1609),陕西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等遵从冯从吾的意愿,在宝庆寺东侧小悉(西)园拨地,筹建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初期占地数十亩,核心建筑为“允执堂”,进出六间,空间宏阔;青瓦红柱,肃穆庄严,是讲学集会之所,其名取自《中庸》“允执厥中”之句。绕堂左右各筑大屋(教室)四楹,东西号房(宿舍)各六楹。堂前辟有半亩方塘,竖亭其中,砌石为桥;堂后置一假山,名曰“小华岳”。又栽槐、松、柏、梅各种名木,一时松风朗月,槐香荷语,“焕然成一大观”。三年后,新任布政使汪道亨于书院后部又建“斯道中天阁”,以祀孔子,收藏儒家经典。后世经不断修葺扩建,到晚清已具相当规模,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座高等级学府。

冯从吾大半生是在关中书院讲学度过的。明熹宗朱由校继位后(1621),冯从吾一度出任大理寺少卿、左副都御史,官拜工部尚书。但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权倾朝野,冯不屑与其交往。天启五年(1625)八月,魏忠贤的在陕党羽为迎合魏禁灭东林书院的旨意,派人捣毁关中书院,并将中天阁内供奉的先圣塑像拖出“掷之城隅”。冯从吾见自己呕心沥血经营多年的书院毁于一旦,悲愤成疾,第二年便去世了,终年72岁

李二曲

李顒(1627--1705) 明清之际哲学家。字中孚,号二曲。陕西周至人。因为“周至”的古字在《汉书》中解释为山曲和水曲。所以人们便称他为二曲先生。家贫, 借书苦学,遍读经史诸子以及释道之书。曾讲学江南,门徒甚众,后主讲关中书院。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清廷屡以博学鸿词征召,以绝食坚拒得免。为学主兼采朱(熹)、陆(九渊)两派,以为“朱之教人,循循有序”,“中正平实,极便初学”;“陆之教人,一洗支离锢蔽之陋,在儒者中最为儆切”(《二曲集》卷四),主张兼取其长。重视实学,提倡“明体适用”。同顾炎武反复辩论“体用”问题,提出“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的见解,将“格物致知”的“物”扩充到“礼乐兵刑、赋役农屯”,以至“泰西水法”等实用学问。力主自由讲学,与清廷钳制思想政策对立。所著有《四书反身录》、《悔过自新说》、《二曲集》等。

李因笃

[清]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荐鸿博授检讨。深于经学,诗逼杜甫,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学术成就

李因笃一生安贫乐道,勤于研读,执教著文,毕生不倦,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其主要著作有:《诗说》、《春秋说》、《议小经》、《汉诗音注》5卷,《汉诗评》5卷,《古今韵考》、《受祺堂诗集》35卷,《受祺堂文集》4卷,《受祺堂文集续刻》4卷,手抄本《山汉论》1卷等。

崇尚实学,主张“经世致用”

李因笃在经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清初散文家汪琬与人论师道书谓:“当代未尝无可师之人,其经学修明者,吾得二人焉,曰顾之宁人,李子天生”。说明他当时在经学方面可与顾炎武齐名。顾炎武在《抄书自序》中说:“天生今通经之士,其学盖自为人而进乎为已者也。”他推崇程朱理学,反对心学,他继承关学传统,弘扬张载以理教人思想,主张人既要洁身自守,又要有所作为。他向友人讲述自己的学术研究时说,他用了整整10年功夫研究《朱子全集》,希望把朱熹的思想与四书联系,找出它们关系,尽管有人嘲笑,但他不为所动,认为下这种功夫是值得的。

他主张“经世致用”之学,主张“师古不泥其意,用法不求其人”,认为深入经学的目的,在于通晓古今治国之道,以利于国计民生,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学术实践中。在他的《受祺堂文集》中,其中策论即占一半篇幅。在13篇策论中,其《漕运》、《圣学》、《荒政》、《治河》、《史法》、《盐政》、《钱法》、《屯田》、《用人》等9篇即为治国兴邦之论。在这些文章中,既无奉迎之词,又无粉饰之言,而是指出源流得失,且能针砭时弊,又有挽救治理之法,如他在《漕运》中“汉武官多徒役众,故恒苦不给,官多而不切于用,宜汰冗员,徒役众而无益于事,宜汰冗卒,则食粟者少,而民力可以日舒。由是观之,国计之赢缩,在用之奢俭。”的主张,对当前机构改革与勤俭建国、富国、富民的政策有借鉴意义。

在《用人》中说:“周汉以来,取人以人,唐宋以后,取人以言,夫君子不以言取人,自孔子已有是说矣。今夫天下忠孝廉节利害藏否之故,能言之不必能行之也,况且不能言之乎?”主张“以人取人”,反对“以言取人”,他又说:“夫资格者,弊之所由集也,先王创为一代之法,以新天下之耳目,而后至言为资格,以阻贤才登进之路”。反对资格论,主张破格选用人才。又说:“愚以为选举诚不能无弊,然天下必无无弊之法,善用之可也。科贡亦不可尽废,参用之可也,欲用之,则莫如慎求用人之人,而重铨衡之典。”并讲到选人要严格考核。这与选拔德才兼备,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的选拔人才的原则和程序如出一辙,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在《盐政》篇中,“古者开创之初,类薄取于民,而其用常足。及其后,加赋数十百倍,而其用益困。国之贫富,在上之俭奢。故夫圣主在上,躬行俭德,尝使其下之不易竭,而后之有可加,是计之一时,且享之数世矣。”之说,主张“薄取于民”,“躬行俭德”,通于今日之减轻农民负担,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其思想主张可为今用。

《圣学》篇中,“今天下之弊极矣,其患在奢,其风自上,愚谓公侯之家,世禄之胄,一马之肴,费之数千,一食之须费之数百,以至宠赂公行,恬不知愧,害将有不胜计者。今令不严禁之,然骄奢之源不杜,货贿之流不息,而欲清其源,则必自上始也。”所讲,尤如李因笃面对今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另外他在《治河》里讲如何疏通河道,防止水患,扩大灌溉,在《钱法》里讲如何发行贷币、发展贸易、平抑市价、增加财政收入。在《荒政》中讲要以丰补歉、防止灾荒。在《屯田》里讲军队如何开荒种田,于兵寓农,减少国家开支,减轻人民负担。在《漕运》里讲到运输、建仓、开渠、垦田、屯粮等等。恕不一一列举,其充分体现了李因笃经世致用,讲究实用之学的观点。完全讲的是治国之法,富民之术,这与顾炎武“六经之旨与当世之务应该结合”不谋而合。这对我们当前科教兴国,科技要转化为生产力,理论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不无借鉴作用。

李因笃早年就以诗闻名于世,《受祺堂文集》序中称:“其文可追班马,惜为诗掩,其为名流推重,一时海内风行”。顾炎武在《酬李处土因笃》一诗中这样写到:“一朝得李生,词坛出飞将”。可见他在诗歌创作成就上并不亚于经学。李因笃的著作凡54种,而以诗集、诗评、诗说就达40余卷。就如他对友人朱长源所说:“吾一生作诗文,不下数百万语”。据此,李因笃堪称一代大诗人也。

李因笃写诗源于风骚,出于古歌谣、乐府,而以杜诗为宗,有一次在宴会上,大家谈论起杜甫诗歌,他即应口讽诵。有人意为偶然,又问及其它方面,因笃皆能应对。他提倡诗必盛唐,认为只有盛唐诗歌才达到了最高境界,以后历朝各代,都有流弊,不足为法。在风格上他主张“直抒性灵,磊落壮凉”。他很讲究作诗的章法句法,坚持“宁拙毋纤,宁朴毋艳,宁厚毋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诗“大抵意气苍茫,才力富赡,而亢厉之气,一往无前,失之粗豪者盖亦时时有之”。李因笃最擅于五言排律、曹溶论诗,把他推为一代之首。他在诗歌研究上也颇有建树,著有《诗说》、《汉诗评》等。

音韵学研究成就突出,为当时权威

李因笃在音韵学研究上,一生与顾炎武携手合作,《音学五书》是顾炎武音韵学的主要著作,写稿时,常与因笃商讨,顾炎武说:“深知吾书,海内惟李天生一人”。可见对李因笃在音韵文字学方面造诣的肯定。李因笃还研究了杜甫在七言律诗中使用仄声的规律和特点,得到当时朱彝尊等人的肯定。他著有《汉诗音注》和《古今韵考》。

毕生从教,堪称一代宗师

李因笃一生乐于教育事业,宣传他的学术思想,培养一代英才。他青年时在私塾任教,中年时游学全国各地,曾在关中书院、朝阳书院、富平镜波园讲学、名声传至关中内外,大江南北。晚年在家乡举办私塾,收徒讲学,直到临终,为教育献出了毕生精力。

在教育思想上提出君主要努力学习,然后才能立法制行,教化臣民。他认为,天子经过努力学习后,必须能立大志,勤其政,诚政事,迪本德、怜臣民,明礼乐,尊贤才,孝祖先。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最终必博修而明。提出学习应有辩证的方法,“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张学习要“经世致用”,认为学习经学的目的是通晓治国之道,做文章要结合现实。这与今日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相通之处。

除此之外,李因笃在史学、天文、历法、乐律、书法、绘画、考据学等方面亦有很深的研究,在他的著作里都有精辟之论。这些都是李因笃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发掘与研究,为我们的现实服务。

李柏

李柏(1630—1700)字雪木,号太白山人,原陕西勉县人,七世祖徒居眉县,为眉人。父亲李可教,母王氏,生三子,李柏其仲。李柏的父亲李可教颇有文学造诣,喜读西晋陶渊明的诗文,一生未应考出仕,耕读传家。李柏受父亲影响,幼年时,便模仿起五柳先生陶渊明,在书斋前面栽了五棵柳树,并题诗到:“茅屋果然如斗大,诗风酒月度年华,客来陋巷不知处,五柳柴门第一家”。

李柏的青年时代,正是明朝灭亡,满清统治中国,国家出现了“天崩地裂”的局面,作为知识分子的李柏,深感痛绝,始终抱着复兴大明思想。他在《看剑》篇中写道:“壁上铁龙吼,匣中宝气生,遥知新发日,破浪斩长鲸。”当复明无望时,便又作《除久歌》自勉“……后来二万知多少,力耕心田忙读书!”一个“忙”字充分表达了李柏在躬耕之余,用奋发读书来充实自己的紧迫心情。李柏在携家眷隐居太白山中,读书涉猎范围极广,尤其对经、史、子、集等造诣较深。此外,他还对兵书、佛学、黄老之学乃至琴、棋、书、画都有很深的考究。每当他读到一些忠义感人的传记时,恨不得把这些圣哲捧置上座,百拜而师之,对当时一些为猎取功名富贵而晨昏俯案钻研的八股士子则弃之以鼻。甚至他一气之下把案头的八股书文烧个干净。

康熙三年(1664),梅遇出任眉县知县,在任十年间,为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特别是修复“九河”水利工程,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但李柏家乡一带仍受干旱威胁,便建议梅遇修复太白山下的远门口潭古河水利,不久告竣,梅遇请李柏代写了《潭河谷上埝水利碑》。表现了他虽隐居山林,仍关心故乡百姓疾苦。

康熙十六年(1677),李柏四十八岁时,按当时贡举制度,老秀才优等,可由地方贡举出仕杂职,这是满清王朝笼络一般文人的一种手段,被李柏断然拒绝。第二年,关中三李之一李天生被征入京,李天生在京城“数称先生贤”。于是,又有接二连三的征书荐文,但他仍不为所动。李柏在隐居期间,常穿着道家服装,云游古迹名山,关中各地名胜古迹,如华山、华清池、大雁塔、兴善寺、未央宫遗、周原诸陵、周公庙、武侯祠、古陈仓、钓鱼台、古斜道、钟吕坪等地,表现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三秦关中多数府县的文武官员、学者、名流都与李柏有深浅不同的交谊,其中也有不少人给过他生活上的资助,但一般说来,李柏不予接受,也不回访。六十一岁时,他的好友茹紫庭调任湖南衡州,邀请他南游衡山。当年九月出函谷关,经熊耳山到南阳,拜谒了光武祠、武侯庙,游览了襄阳,写出了颇有军事价值的《张献忠破襄阳》的精辟论文。游览长沙时,凭吊了屈原、贾谊庙,最后抵达衡州,又登岳阳楼、东游金陵……。第二年三月,他买舟北返,游览了三峡,参观了荆王护国寺,写下了《荆王创建护国寺》的精辟论著,抨击了历代统治者上至君王下至臣官僚属为了维护统治阶级,不惜巨金建寺立刹,遍布天下,但最终逃脱不了国破家亡的命运。

南游之后,使他的思想更为开朗豁达。他曾在《自述》中写道:“结发之后学隐客,爱看家乡雪太白……”但回到家乡,正逢关中荒旱连年,迫使他又携眷踏上了逃荒活口的征途。他悲愤写了五律《西迁》两首,诗中有“……万方谁乐土,四野尽流民……”。“道旁大哭人,老有八十岁……,今日观此老,可知天下势!”他很同情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认为这些造反的罪魁祸首是当朝统治阶级造成的。

李柏的思想继承了关学创始人张载的节欲观点和朴素唯物主义学说,反对过分追求物质欲望,提倡赞扬精神的能动性。他几次和周至李二曲、富平李天生(时称关中三李)谈讨反思理学,对朱学与王学,体和用等观点进行过多次辩论。他在给《寄张素石》中写道:“宇宙事业有两:曰山林、曰庙廊、庙廊非吾事也。”说明他虽然穿着道家服装,但对佛道的灵魂不灭,封神点将,化羽成仙的论调给予严厉批驳,表现他不愿与佛道同流合污。他曾几次到横渠故里拜谒张子,挥笔题写“正大光明”,以表现他的思想归宿。

李柏去世三十三年后,李二曲的高足弟子王心敬(户县人)为李柏撰写了《墓碑》,高度评价李柏的学术思想。宣统年间,陕西学宪余坤批复眉县知县请再次收集刊刻他的著作,并指出“关中元气酝厚,代有绝学,典型不坠,端在斯人”。最遗憾的是他未能被编入《关学续编》之中。光绪时,宁河人高庚思激烈指出“以张吾(指张载)道门之户,不许为名儒而屏之关学之外……天下名集鲜不著录,而独停于‘关学之编’。光绪十九年,眉县知县毛鸿仪创修“雪木祠”,亲自为祠堂题写了“道继横渠”匾额,以昭贤名,载留史册。

李柏的著作收集有文章、记事、传等265篇,诗词359首共五册十卷,全部收集在《槲叶集》中。

贺瑞麟 [2]

贺瑞麟(1824-1893) 原名:贺均,榜名瑞麟,字角生,号复斋、中阿山人、清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道光21年中秀才,后授业于关学大儒李桐阁,与山西芮城薛于瑛(仁斋)、朝邑杨树椿(损斋)并称“关中三学正”。同治九年(1870)创立正谊书院。主讲正谊书院20年,学兼体用,精研程、朱之道,集理学之在成;刊印经典,汇集为《清麓丛书》,为时人所敬重。督学吴大徵凑请朝廷,奉旨授国子监学正衔,晋五品衔编著有《朱子五书》《女儿经》《信好录》《养蒙书》《清麓文钞》《三原县新志》《三水县志》等,他精于书道,楷书结构严谨,行草运笔浑厚,遗墨遍关中。临潼华清池《乐善亭记》碑堪为代表。

刘古愚

刘古愚(1843~1903)教育家。名光蕡,字焕堂,号古愚。陕西咸阳天阁村(咸阳市秦都区)人。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先后任教于西安、三原、泾阳等地,曾出任味经书院山长、崇实书院院长。他主张教育救国,重视学用结合,将算学列为必修课程。1895年后,响应康梁变法,积极宣传西学,时有"南康(有为)北刘(古愚)"之称。晚年主讲烟霞草堂,又移教甘肃大学堂任总教习。著有《五经臆解》、《大学古义》、《史记货殖列传注》、《前汉书食货注》等。后人辑为《烟霞草堂文集》等。

网址:关学 http://c.mxgxt.com/news/view/303504

相关内容

关晓彤的大学入学考试 关晓彤
关联学习:关联关系挖掘新视角
医学伦理学:如何对待医患关系?
商学院同学关系调查:学员混圈子课余找对象
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
张学友跟谁的关系好?
2018医学伦理学:如何对待医患关系?
大学生德与才的关系
星座与心理学的关系
学渣打篮球,看不起死对头学霸,谁知关键时刻学渣仗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