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自律

发布时间:2024-12-19 14:31

怎样培养孩子自律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哲学家康

曾经看过这样的问题:人生的痛苦大多来源于什么?我想了想,心中便有了自己的答案——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想要减肥,却从不运动,即使狠心开始,却只能坚持两三天。想要提升自己,却从不看书,用太忙做借口,然而有空时只会躺在床上刷手机。想要家庭和睦,却还是在情绪来袭时,不能控制,对至亲的人加以言语伤害……所以,我们悔恨,焦虑,纠结,否定自己,因为我们的不行动。 这些,都和一个词有关,那就是自律。自律,给你自由。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广告词。哲学家康德说过: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一个能够自律的人,才能够有主宰自我的自由,否则,便成为了本能、情绪、欲望的奴隶。那种不能掌控自己的感觉,足以让一个人从失落走向堕落。那些自律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说到自律,不得不提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实验:棉花糖实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1972年于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研究室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内容如下:他们邀请了400位4岁的孩子参加这个实验。但是孩子们不知道这是一个实验。实验室的桌上摆了一盘棉花糖,实验负责人每次安排一个孩子进入实验室,然后让他在一张桌前坐下,面对桌上的一盘棉花糖。负责人告诉孩子:“我出去一会儿,如果你想吃一颗棉花糖,可以拿一个。但是如果你能等到我回来,我会让你吃两个。”说完话 ,负责人离开房间15分钟。结果孩子的反应怎么样呢?在这15分钟里,参与实验的研究员,坐在实验室双面镜的另一面,他们可以观察并记录每一个孩子在负责人离开之后的每一个动作和反应。他们发现有的孩子在负责人离开之后就马上去拿棉花糖来吃;有的孩子等了一会儿,可以看到他们内心在挣扎,最后还是耐不住就拿了一个来吃;有的孩子等了有10分钟之久,把棉花糖拿在手里,看着玩着,最后还是忍不住吃了。许多坚持到最后没有吃的孩子,他们会转移注意力不去看那盘棉花糖,用其他的方式来度过这漫长的15分钟。最后实验的结果是三分之一的孩子在负责人离开后不久,就开始吃棉花糖;三分之一的孩子等候到10分钟就耐不住,最后终于屈服于诱惑力,吃了棉花糖;三分之一的孩子等到负责人回来,获得了两颗棉花糖。以上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实验人员继续跟踪这些孩子直到他们上大学。 跟踪结果是:第一,从学业方面看:耐心等到最后的三分之一的孩子,在申请大学时考SAT的成绩,平均分比其他孩子高出206分。第二,从性格方面看:没有等候的孩子,成长之后比较容易冲动,更容易觉得孤单、受挫,也比较固执,对于处理压力和挑战的意愿低。愿意等候的孩子,成长之后受人欢迎、有探险精神、自信,而且可信赖。还想举个例子,可能大家也比较熟悉,那就是演员彭于晏。六块健硕的巧克力腹肌,再加上大长腿,高颜值,迷得妹纸们根本hold不住。可是彭于晏小时候也是食欲旺盛的小胖墩,小学时158的身高,体重曾重达2010年,他的事业跌入谷底,为了接到更好的剧本,他连续八个月魔鬼式训练,不断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最终练就出完美标准的模特体型,凭借一部《翻滚吧!阿信》入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事业逐渐走上巅峰。 他也坦言自己是易胖体质,为了维持最佳的镜头感,不论多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健身数小时,食欲更是严格控制,有十多年不曾吃饱过,也几乎忘记了糖是什么滋味。如果没有自律,他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律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必要性。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1. 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先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有很多方法,我也只是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而已,但是这一条,我坚信它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不做饭就去麻将桌上的父母,对孩子说:“你能不能把作业做好再玩?”一个家里没有一本书的妈妈,抱怨孩子:“你怎么从来不喜欢看书?”……是不是听起来就觉得好笑呢?要想培养出自律的孩子,我们必须是自律的父母。没有身教,言教会显得苍白无力。要是碰到孩子回怼:“你不也是这样吗?”做父母的又该如何反驳呢?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啊。▌2. 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他律是自律的基石。对于孩子而言,自律最开始源于家庭规则建立。 制定规则以后,便把规则告诉给孩子,双方同意后,就要严格执行了。比如孩子想要玩iPad,那么就规定时间,和孩子讲好每次只玩15分钟,时间到了后,就让孩子去做别的事,如果孩子还闹着要再玩一会,父母也别轻易放弃执行。通过制定符合孩子认知水平的规则,让孩子知道,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是另外一回事,每个人的行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和边界内。▌3. 让孩子自己做计划父母制定的计划和规则,总让孩子觉得有种被控制的感觉,也许出于叛逆不愿执行。那么就指导孩子自己做一个计划吧。比如面对一个孩子不乐意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给出一个完成时间,告诉他在这个规定时间内做完后,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在完成自己的计划以后,孩子也会获得成就感。▌4. 先“苦”后“甜”,延迟满足。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按照先“苦”后“甜”的原则做事情,教会孩子先将享乐推迟,先完成自己的小目标,再去“享受”。不要总是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要求或欲望,给他们一个等待的时间或是通过做事情来交换,这是一个意志力锻炼的过程,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抵御诱惑的能力。比如带孩子逛商场,孩子总是要这要那,那么出门之前,父母就该提前告诉孩子“一次只能买一样”,其他东西等到下一次再买。这个等待的过程中也能让孩子逐渐学会自我控制,学会等待。当然,如果父母承诺了,就一定要兑现。日本艺术家山本耀司的一席话激励过无数人:“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那些懂得自律的孩子,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广阔人生。我会把个人关于儿童教育的思考写在我的个人公众号里,欢迎关注:儿童领导力培养。2 人赞同了该回答坦白说,我不是教育的专家。但是,人人都曾经是被教育者。所以,我只想说说,我希望自己当初接受过什么样的自律教育:一、树立自律的榜样从一个被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言教”能胜过“身教”。在自律这件事上,尤其是如此。“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对孩子做什么”更重要。想想我们小的时候,一个从来不读书、每天打麻将的大人,反复对你说:“要多读点书”,“你怎么不读书”,“你怎么就知道玩”……你听了,是不是很厌烦?TA说得越多,你就越会降低对TA的评价。因为你觉得TA言行不一。可是,换一个人,一个手不释卷、常常给你讲点故事、分享点新观点的人,对你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要多读点书”。你听了,是不是很服气?是不是连连点头?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我们作为被教育者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所以,教育者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自身的自律。无论到什么年纪,不要放弃自己,要始终追求自律。这并不是说,父母本人的自律必须达到“神”或“机器人”的程度。而是说,父母虽然是凡人,虽然也常常失控,但始终不放弃追求自律的努力。而这种努力,本身就是给孩子树立了自律的榜样。二、手把手教孩子自律自律不是天然就会的。它是需要学习才能不断增强的一种能力。教育者自己开始追求自律,就会逐渐学会很多自律的方法和策略。比如:如何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如何利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番茄工作法”等方法,进行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如何通过保持物理距离、分散注意力等策略,来抵御外界诱惑;等等。父母可以把自己学来的这些方法和策略,手把手地教给孩子;把自己追求自律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也坦率地和TA分享。更细致地,父母可以一步一步教孩子:如何定计划;制定后,如何执行;执行时,如何自我觉察、自我跟踪;对于执行情况,如何定期总结;什么情况下需要调整计划,如何调整……当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达成了,引导孩子去体味其中的快乐和满足,用这个小小的成功去肯定自我、增强力量,而不是用“补偿性”的放纵去庆祝和奖励。当孩子暂时屈服于诱惑、失控了,用同理心、同情心去安慰TA,引导TA学会自我原谅,摆脱羞耻感和罪恶感,尽快从这个小小的失败中恢复过来,而不是从此“破罐子破摔”。事实上,没有为追求自律而切实努力过的父母,是不可能进行这样的自律教育的。因为他们不懂自律的不易,也就无法理解和包容孩子。所以,只会给颗糖作为奖励,或者责骂一顿作为惩罚。三、引导孩子去发现目标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人是先有了目标,然后通过自律去实现目标。然而,这个逻辑恰恰反了。假若一个人从未追求过自律,那么TA的时间大多都荒废了,TA不太有可能去自我认知,去发现自己的目标。假若TA终生都过着不自律的生活,那么TA大概率地,会产生很多“问题行为”,会浑浑噩噩耗尽一辈子。因此,一个人的目标,通常是在TA过上自律的生活之后才产生的。引导孩子去学习自律、追求自律,有两大好处:一是TA对时间的利用更高效,就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和了解更多领域,就有可能更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二是TA在自律的过程中,常常进行总结和回顾,就会加深对自我的认知,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当孩子找到目标,即对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做些什么事”有了大体的认识,这个长远目标就会反过来帮助TA,增强自律的能力。因为,这个目标就是第二块棉花糖。它对孩子的吸引力越大,孩子就会越自律。TA会认为,为了这个极具吸引力的目标而延迟享受,是值得的。总之,自律是终生的功课,也是最应该教授给孩子的功课。自律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个题目有歧义:一是要教会孩子如何自律;二是要用自身的自律去教育孩子。如何才能培养出自律省心的孩子呢?今天做分享的家长叫廖洁,来自湖南衡阳,她的儿子今年15岁,正上初三,成绩在重点学校一直名列前茅。我们来看看她在这方面的教子心得。前段时间在公司食堂吃饭,财务部的小红突然向我倾诉:“一年级的儿子写作业很不专注,喜欢拖延,每天要花费二三个小时才能把作业写完,折腾到晚上10点多才肯入睡,早上起床还要不停地叫。骂也骂过了,打又下不了手,连吃饭都要追着喂,我感觉自己快崩溃了。姐,我看你做妈妈很轻松的样子,有什么好经验可以传授一下吗?”我的思绪回到10年前,儿子上幼儿园时,每天放学后就坐在榻榻米上看动画片,到饭点也不愿意下楼吃饭,婆婆都是端着饭喂他。但现在上初三的他,每天早上5:50闹钟一响,不管什么天气,他都可以马上起床。从小到大,他都没有上过补习班,但成绩在重点学校一直名列前茅。儿子前后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主要是做了以下这些事情:1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力如果儿子做错了事情,我会克制住自己的脾气,然后平静地对他说:”刚才那件事你做得不对,现在你有三种选择,一是我打你,二是我骂你,三是给你讲道理,你选哪一种?”儿子一般会说:“讲道理。”这时,我会蹲下来握着他的手,眼睛和他平视,很耐心地告诉他,哪里做错了,应该要怎么做。当儿子明白后,我会转移到轻松的话题,不会让他长时间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中,也不会咬着他的错误不放。因为孩子就是在不断地试错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多包容孩子。2不要硬逼孩子去挑战困难儿子7岁时,公园有一个爬气球的项目,有8层,大约10米高,儿子每次爬到第4层就害怕了,不管我怎么鼓励或责骂,都无法令他克服恐惧,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将近二年。看着别的小孩轻松地爬上爬下,我对儿子的表现很是不满。有一天,我实在忍无可忍,对儿子说:“你看着我来爬。”我绑上安全带开始爬,结果到了第6层时,我也开始害怕地发抖,不敢往下看,也不敢再往上爬。在那刹那,我突然理解了儿子两年来的内心感受,甚至也有了放弃的念头。但为了给儿子做个榜样,我最终还是克服了恐惧,爬到了顶端。儿子在下面高兴地给我鼓掌。我下来后与儿子分享了自己的体验,表达了对他的理解,然后鼓励他说:“不用怕,妈妈带你一起爬。”这次,儿子终于鼓起勇气跟我一步步地往上爬,这时的我已经完全没有第一次的恐惧了,儿子也在我的鼓励下爬到了顶层。那天,我儿子连续爬上爬下七八次,虽然很累,但是很快乐。这件事让我明白,当孩子面临困难时,不痛不痒的鼓励是没有用的,用责骂去逼迫孩子也是不可取的,最好的方式是陪着他一起去面对。只有身临其境,我们才能感同身受,才能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达成目标。3和孩子“签约”,让TA自觉管好自己我想帮儿子改掉他身上的坏习惯,但打过骂过,也试着很耐心地跟他讲道理但都没有用。后来,我想何不试着和他每年签一次家庭协议呢。于是,我和他约定:每天早晨,他要自己起床穿衣服、自己吃饭,看电视前必须先完成作业,而我把带他去超市买东西和逛公园作为奖励。儿子听后很感兴趣,我将家庭协议**出来,扶着他的手签名画押,算是达成了协议。没想到奇迹发生了,儿子很有契约精神,我提出的要求他全都做到了。这时候,父母一定要言出必行,不能爽约。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会问儿子:“妈妈有没有什么是说到没做到的吗?”儿子会很认真地思考,然后说:“没有”。“奇奇(儿子的小名)也不错哦,很遵守协议啊!”我每晚都会给他一个亲吻,让他甜甜地睡去。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带他去超市买东西,是按几岁就给买几样执行的。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上小学二年级,这样的约定显然不合时宜了。于是,我改变了规则,每次去超市只能买50元,这样他开始计算每件商品的价格,防止超过50元,这让他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他会更加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后来,我又开始培养孩子做家务,原则也很简单,每天做家务几岁干几件事情。刚开始,他只能学着摆放家人的鞋子,扔垃圾袋,慢慢地他学会了做饭、洗衣、搞卫生和换电灯泡。这个方法,让我看到了儿子前后的成长变化,非常欣慰。听完我的回忆,小红两眼放光,感激地说:“姐,我回去也试试和儿子签一份家庭协议,下次有机会再向你请教。”我微笑地看着她,提醒说:“签家庭协议时,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超过3条,要迅速渐进才有效果,不要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哦。同时,我们也要将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或活动作为奖励,这样才能吸引孩子,孩子才会配合。”

网址:怎样培养孩子自律 http://c.mxgxt.com/news/view/327260

相关内容

怎么把孩子培养成明星(怎样把孩子培养成明星)
明星孩子怎样培养
怎样培养孩子专注力
西安工业经济职业学校对家长说:怎么培养孩子自律?
杭州教师资格证培训学校哪家比较好(怎么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成为未来明星
怎么给孩子培养成明星
怎样可以从小培养成明星孩子的能力
怎么培养小孩子的篮球兴趣
小孩怎样从小培养当明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