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昌|人物专访,如何“专”?怎样“访”?
来源:“老记说事”微信公众号
人物专访,如何“专”?怎样“访”?
刘国昌
关于人物专访写作问题,最近曾与学员有一段问答。现将部分内容整理如下,与大家分享——
问:刘老师好!听说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7月创刊时,您曾担任《言论专访版》的主编。现就有关人物专访写作问题向您请教:人物专访写作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才能写好人物专访?
答:好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时在第2版设立了《言论专访版》,这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设计。其中言论专栏有《望海楼随笔》《自由谈》等;《人物专访》是其中的一大专栏。
《人物专访》刊登了海内外不少知名人物、专家学者和各个方面有特点的人物。稿件每天1篇,以1500字左右的篇幅,配以图片刊登,在当年名噪一时,不少记者都以能在上面发稿为荣。
问:人物专访是一种是什么样的写作体裁?
答:专访是记者带着明确目的和要求,对有关人士进行的一种专门采访。这种写作形式的特点,是以记者同受访人物的谈话为主,并穿插背景材料而形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
问:如何理解“人物专访”这4个字?
答:人物专访,就是对某一方面的人物进行的专门专访。因此,我们常说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在一个“访”字。
先说“专”。“专”乃专门之意,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专题,采访围绕特定的专题进行采访,如文化繁荣问题、乡村振兴问题等等。
二是专人。采访要选定特定的人物。专业人说专业事,找准了人,采访才能成功。如教育问题,就要找懂教育的人士来采访;科技问题,就要找懂科技的人士采访。
专题、专人,是搞好人物专访的两大关键要素。诚如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谭文瑞老师所说,选好题、找对人,才能把人物专访搞好。
问:上面您谈了“专”的含义,如何理解“重点在一个‘访’字”呢?
答:人物专访,重在一个“访”字,因为只有通过“访”,才能获得材料,才能写成稿子。
“访”的工作分为“访前”和“访中”两个环节,我们先谈“访前”工作:
做好案头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记者做好案头工作十分重要。案头工作有不少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对受访者本人情况的了解、对其材料的掌握和分析。
B/准备提出的问题、拟写采访提纲。
C/落实采访的时间地点等。
以上内容十分重要,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到位,才能确保采访顺利进行。
现在有些记者对案头工作不大重视,抱着“到时再说”的态度,这是不对的。“到时再说”,实际上是“到时不能说”,因为案头没做好,问题提不到点上,尽说外行话,倒让受访者看不起了。
问:“访中”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答:“访中”的工作主要是以下两条:
1.处理好人物关系。
人物专访中,记者和受访者是一对关系。处理好这对关系甚为重要。常听说有些记者采访后无功而返,究其缘由,固然有受访者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记者的责任。
有些记者摆架子,“我问你答”,使受访者感觉不舒服;有的记者事先准备不足,采访时说外行话;还有的记者采访匆忙,未等人把话说透就草草收场……凡此都是未能正确对待受访者的表现,需要从根上改变。
应该认识到,记者和受访者的地位是平等的,记者对受访者当以礼相待,虚心请教才对。如果不是这样,那怎么能使采访顺利进行?
2.交谈时善于引导。
与人交谈是一门技巧,为何有的记者能与受访者谈得火热,而有的记者则很冷清?原因之一就是在技巧上还欠火候。
不可否认,有时受访者照本宣科、按写好的材料唸给记者;有时谈着谈着就走了题;还有的在需要细说的地方则一带而过……遇到这些情况,记者不能急躁,而是要适时、恰当进行引导,使访谈正常进行。
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柏生擅长于人物专访写作,她在谈到采访时说,如果对方所谈离开了题,切不要猝然打断对方的谈话,而是要自然、礼貌、巧妙使他(她)转过弯来。如果对方突然沉默了,这时就要给他(她)一个时间,记者则思考一下下面的提问。陈柏生老师所说,是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很好学习借鉴。
“访前”“访中”两个环节的工作,是一个整体,只有环环相扣,衔接配合,才能把采访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年轻的记者朋友在这方面多实践、多磨练,写出更多更好的人物专访!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作者简介
刘国昌,新中国同龄人,光荣在党50年。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75年到人民日报社工作,在评论部笔耕10年;1985年参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历任海外版《言论专访版》副主编,教科文部副主任、主任,编委会委员、副总编辑等职。并担任北京杂文学会理事、中国新闻培训网授课导师。曾担任中宣部新闻阅评员,人民网、环球网评论员等。
出版著作有:《飞絮濛濛——短论随笔集》《人海浪花——专访特写集》《报纸编辑学讲义》《世象评说》《京腔京韵》《养心之道》等书籍。
网址:刘国昌|人物专访,如何“专”?怎样“访”? http://c.mxgxt.com/news/view/355190
相关内容
(人物专访)李昌钰让物证说话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如何策划
中国星影视网,专注于演艺圈的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稿范文(八篇)
人物专访范文
央视面对面人物专访策划方案
专访刘天池:如何避免新人演员从“被消费”走向“被浪费”
专访|神探李昌钰:我要替死者说话
#杨紫人物专访#大象专访丨杨紫:如果重返18岁,可能会去学跳舞!
媒体记者如何专访明星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