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31岁的艾玛·斯通主演《爱乐之城》,拿奥斯卡最佳女主,大家只关心她下一部作品。
在国内,也是30出头的袁姗姗、焦俊艳在《我家那闺女》上还在被不停催婚。
节目里爸爸们对女儿的关注点几乎都在结婚生子两件事上,对于女儿们如果保持独身的假设完全不能接受,有的甚至把养育后代上升到对国家民族负责的高度。
看了综艺年轻人不住发出感慨,她们被催婚的遭遇,她们面临的忠于自我内心与顺应父母期待之间的矛盾挣扎,袁姗姗的“习惯独立,一定要拥有的个人空间”,焦俊艳喊出的“不遗憾,拿自己的人生试验一下怎么了”,都是如此似曾相识。
据说中国的第一个相亲角出现在2004年的北京龙潭公园。紧接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大规模公园相亲角。父母们守着写满子女成绩的资料牌,置身于偌大的相亲市场中,四处询问、配对,“孩子可能会孤独终老”的恐惧可能性似乎能降低一些。
而这其中男女比例为1:10,甚至男生中一半是专业婚介来拉活的,其比例就是1:20。被“相亲”女性多是三高剩女群体,学历、社会地位、收入高,不可否认年龄也相对较高,以大约30为分水岭。
像是某种约定俗成:到了“应该”的年纪,也许就三十吧,女性核心价值就变成了婚育。不管你活得多肆意痛快,这事没办好人生就被定义是失败。女人被认为比男人衰老得更快,这是传统价值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衰老程度给出的不同标准。
年龄像紧箍咒一样禁锢着那些冒险的梦。
当年龄在女性身上成了一个显眼的保质期标签,30岁变成一张隆重的开启新人生阶段的入场券,要么被认为有家有口相夫教子,要么事业有成独当一面。似乎到了这个年纪,家庭或者事业,怎么都该有一样儿。
就像影视剧里的30岁女生,只要努力就好。只要努力就改变剧情走向,可以有辉煌人生,做主管、做总监,踩着高跟穿着昂贵套装是所有人的女王,点点玉指“天凉王破”,熟练精通业业行行。
如果不走事业线,那么恋爱结婚戏剧般精彩,几经不良人也迟早遇见MR.right,从此不再孤身一人,做什么都以家庭为第一中心,过几年会有小孩,人生进入下一阶段。
现实不一样呀,喝着996的毒鸡汤,工作充其量只是一份工,是为别人的事业呕心沥血肝脑涂地,做它只是为了维持生存,内容跟“事业”两个字扯不上任何关系。中国私企的平均存续时间是两年,就是说每两年就有失业的可能。我们连明天都无法确认,何来完整的职业规划。
三十岁的感情就更不再容易。
今时今日的亲密关系,即便只是和我们父母那个时代相比,也已经几乎完全不同。现代人总是担心风险和失败,尤其担心的,就是亲密关系中的风险和失败,一旦失败了,就完全没有借口可讲,你只能怪自己,从根本上否定自我。
何况在都市生活,加班是常态,早高峰晚高峰花在路上就有2-4个小时,回到家的每个人精疲力尽。这时有个人要占用你很多的时间,分享你的物理空间,还要入侵你的私人精神领域。你百忙之中抽空也要回应,毕竟感情需要维持。那就不得不考虑,到底愿意吗?你们有共同话题吗?真的能和这个人一辈子过下去吗?
不断检验他人和拷问自己的结果就是,许多人对爱情恐惧、不愿尝试。稍有不满,一段关系很轻易就垮掉。
生存压力笼罩下的男男女女就在这样的规则下犹疑,恋爱结婚是仅次于房子的奢侈品,一次全情投入的感情太昂贵,劳民伤财,消耗不起。
普通女孩的30岁,不是都市传说,难来岁月静好,不像影视小说里编排的那样选了就会有,坚持就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在这个处处讲究标准的社会里,太容易囿于外在的评价标准。
既然有人选择宇宙星辰,上下求索,有人选择了异乡的太阳,一段段铁轨拼凑的远方;那么还有人在偌大却拥挤的城市用尽全力生活。再艰难,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坚持,愿意再拼一拼,不为别人,只为愿意做今天的自己。
无论是恋爱、结婚还是生子,它们都只是你人生里的一道程序,从来都不是你人生的必须。在未遇到能和自己灵魂共振的那个人之前,一个人的自由远胜过两个人的烦恼。
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不是一无所得的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