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跟孩子聊“工作”和“收入”?

发布时间:2024-12-22 12:07

看点 在各种新兴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怎么给孩子进行合适的职业和财商教育?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最终指向了让孩子如何理解“钱”。而理解“你的收入=你为他人创造的价值”这个理念,便是解锁许多关系的前提和解题密码。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景芳说(ID: jingfangtalk)

文丨晴妈 编丨May

近年来,经常有父母问我:

要怎样给孩子培养财商思维啊?要不要给孩子上一些财商课啊?

要不要在家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啊?孩子的压岁钱要怎么管理啊?

孩子做家务能不能给一些报酬啊?当孩子找家长要钱买东西,该怎么回应啊?

孩子长大了能不能找到工作啊?孩子如果不优秀、什么工作都找不到、在家啃老可怎么办啊?

如今社会贫富分化很大,能不能让孩子了解社会现状啊?该怎么跟孩子解释社会的贫富分化啊?

怎么让孩子有正确的财富观念?怎么让孩子未来赚到钱?

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如何让孩子理解“钱”。

有关“钱”的问题,我今天提供一点个人看法和经验。不代表唯一正确的财富观,其他还有很多宝贵观点,请大家多方搜索,自行思辨,博采众家之长。

你的财富,源于给他人的价值

我从两个孩子挺小的时候,就告诉他们:未来你们能赚到多少钱,就取决于你们能给他人带来多少价值。

给他人带来价值,这是市场中唯一的财富来源。

只要不考虑坑蒙拐骗偷和权力腐败带来的不法收入,那么你所有的收入都等于你给其他人带来的价值。

图源:Pixabay

我是这么给孩子解释他们未来能挣到多少钱:

“你的收入,肯定来源于别人给你付费。人家为什么给你付费呢?肯定来源于你给别人带来了价值。比如你能通过按摩,让别人舒服,人家就会给你花钱,你就能挣钱。比如你能给别人讲笑话,让别人快乐,人家就会给你花钱,你也能挣钱。”

如果你希望自己收入很高,就尽可能给更多人带来价值。比如一个普通喜剧演员,能让10个人发笑,给10个人带来价值,就能挣到这10个人付出的钱。而一个杰出的喜剧演员,能让千百万人都发笑,就给千百万人带来了欢乐价值,ta就能收入很高。其他各种职业,也差不多如此。”

生活里,有的时候很多人对“找工作”这件事有误解。

一提“工作”,就想到“资质证明”,进而想到“学历”、“资格证书”、“分数成绩”、“获奖记录”等等一系列“证明”自己优秀的材料。父母为了孩子能在社会里活得体面,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倒不是说这些事物不好,只是这样的思维方式,会让人把关注点无限放在”自己“身上。

但其实,真正能工作得好的人,需要把关注点放在“他人”身上。

在经济社会里,只要你心里能有“他人”,考虑到别人需要什么、别人想要什么、我能做些什么最满足他人的需要、我的哪些能力更能满足他人需要,你一定一定一定一定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挣到钱、赚到钱,无论是进公司,还是自己做公司。

我在和一位知名的AI工程师张家兴对谈的时候,他曾经说过,现在有很多名校毕业生只考虑证明自己优秀,但不考虑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在团队里格格不入,也没法给公司赚钱,这样的学生都做不长久,虽然能入职,但很快就会被离职。

他说的话蕴含着一个巨大的真理:没有人只会因为“优秀”而付费,公司聘请一个人,都因为你创造的“价值”。

图源:Pexels

一个公司为什么需要一个年轻人?是需要这个年轻人来到公司里展示“我聪明、我聪明、我聪聪聪聪聪聪聪明”、“我厉害、我厉害、我考试分数比你们都高”吗?绝对不是。

没有哪个公司想要这种人破坏团队氛围。一个公司需要的只是“你给公司研发产品”、“你给公司增加收入”、“你给公司创造价值”,需要的只是这个年轻人心中有公司需求,满足公司需求,工资和价值贡献是等价交换。

当你找了一份工作,如果你给公司带来的价值超过了公司付给你的薪水,你肯定不满意这么低的薪水,就会跳槽到更好的机构。如果公司给你的薪水超过了你给公司带来的价值,公司就不满意于这么高的工资,就倾向于裁员。

最终双方能达成平衡,一定是员工自我感知的价值实现,和公司能付出的工资相匹配。

如果年轻人有个性,不愿意屈就于满足公司需求呢?那就自己创业开公司,一个人的公司也是老板。那这个时候你需要满足的就是客户需求,因为只有满足客户需求,才有人给你付费。

人在这个世界上需要谦卑一点,知道人是社会依存的动物,“他人”才是自己获得收入的来源,因此不要为“服务他人”而觉得不屑一顾。

人在这个世界上也可以高傲一点,知道自己过于特立独行,不想满足任何他人需求,那就接受收入极少的清贫,因为这是自我清高的选择。

但最怕的是“既要又要”,既要每天高傲地证明自己优秀、只考虑自我利益,又要这个世界满足自己需求、给自己丰厚的回报,达不到就愤世嫉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自己获得多少奖项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呢?别人购买的只是他需要的东西。

没有人会为自我陶醉的“优秀”付钱,除非是“优秀”给他人创造了价值。

图源:Pexels

看到了这一点,就会意识到,不只是名校毕业的“优秀”学生能找到工作,所有有能力给他人创造价值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如果你能创造的价值是“把东西整理整齐”,那么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不会收拾东西”的人会给你付费,请你帮他们收拾东西。

如果你能创造的价值是“聆听和安抚他人”,那么这个世界上有无数“得不到聆听和安抚”的人会给你付费,请你聆听和安抚他们。

如果你能创造的价值是“解决技术卡点”,那么这个世界上有无数“被技术卡点卡住”的工程师会给你付费,请你帮他们解决卡点。

如果你能创造的价值是“口若悬河吸引他人注意”,那么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不会吸引他人注意”的人会给你付费,请你帮他们推销吸引注意。

如果你能创造的价值是”从具体案例中总结抽象原理“,那么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不会总结原理“的人会给你付费,从你的总结中学习成功道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创造的价值。跟自己的特质有关,也跟自己如何理解他人的需求有关。越是能满足更多人需求的特质,越容易获得更多收入。

有的高学历人士愤愤不平,觉得怎么某些女明星收入这么高,自己寒窗苦读博士毕业收入却这么低。但其实,在市场环境下这是公平的。

这个世界上,收入不取决于你的苦,而取决于你的能力能满足多少他人的需求。

博士的知识非常专业,只能满足自己专业领域的小众需求,而女明星提供的价值是美,美是全人类的本能需求,这个世界上需要美的人数一定比需要小众知识的人数多。

那博士就没有价值吗?这是宣扬知识无用论吗?当然不是。博士毕业后的研究,会在自己这个垂直的专业领域带来未来数百年的变化,未来数百年的后继者都会记得你的价值。

金钱财富是此时此刻你对当世人的服务价值,名声地位是未来千百年你对后世人的服务价值。这是自我对价值的选择。

理念的普遍性

理解“你的收入=你为他人创造的价值”这个理念,我们会对各行各业有更深的理解。

例如技术发展方向。

很多人在多年前就设想过一些无比宏大的科技愿景,例如能包裹整个太阳的戴森球,或者控制一切超强算力的觉醒AI。但这些科幻愿景都忽略了一条:谁会为此付费?

不少人心中可能默认国家为科技发展付费,但实际上,一个国家全体国民的大众需求加起来,构成国家经济总量(GDP),而政府税收只能抽取GDP一小部分,再从这一小部分里面支出所有国民福利后分一点点给到科研,因此总量相比GDP本身只能很少。而GDP主体的大众消费支持的技术发展方向,一定比国家支持的规模大很多。

大众支持什么呢?家用电器,而不是探月工程。个人电脑,而不是超级AI。手机,而不是星际舰队。

因此在最近的几十年,个人消费领域的技术发展远远领先于宏大叙事的星际穿越技术,美国模式的PC公司技术突破远远领先于日本国家推动的Super AI技术突破。

我见过很多科技创业公司说“我们创始人学历背景优秀,我们的技术世界领先,但我们目前还没找到很好的落地应用场景”,这样的创业公司基本上没有办法成功。

只有反向创业——有需求和落地场景,再有新的技术满足需求,再网罗优秀人才,才是能真正走出来的技术发展路径。每一个懂技术的创业者都应该从产品经理做起,也就是说,先懂用户需求,再看如何实现。

人的需求决定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决定收入,收入决定研发投入和人才流动,研发投入和人才流动决定技术发展速度。

因为有“你的收入=你给他人创造的价值”这个理念,因此我从不鄙视任何职业。

如果我的孩子经过多年寒窗苦读,后来去景区卖烤肠,我能否接受呢?当然可以!每一个从景区出来的人,都因为又饿又累想要吃一口香喷喷的烤肠,能满足游客需求,这当然是一份体面而有收入的好工作。

问题只在于,卖烤肠太过于千篇一律,没什么趣味和变化,现在的年轻人很难忍受这种坚持和无聊。

如果孩子做一点有意思的不稳定职业呢?例如在景区给大家变魔术、表演即兴喜剧、做趣味引导?当然可以!只要真正有人认可、满足游客需求,那就好得不得了。

问题在于,这些工作其实很需要才华。

如果孩子以后做体力活儿呢?例如看护老人孩子、给人做美容按摩、每天辛苦推销,能接受吗?当然可以!这些都是最直接理解用户需求的领域,一定是永远有需求,也永远有收入,为什么不可以?只要孩子能力出色、头脑灵活,一定能想到让自己节省体力、扩大收入和经营范围的方式。

问题在于,孩子是否对所从事的事情有爱。

如果孩子以后还是想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呢?当然可以!但是会引导孩子思考,有哪些工作是真正稳定的?这些工作满足了谁的、什么核心需求?例如学校老师或公务员,为什么工作是稳定的?收入来自哪里?这份工作要满足谁的需求?稳定工作的问题是收入来源于财政,财政不好的时候收入会非常微薄、螺旋下降。

只要关心这个世界,关心他人,永远能找到挣钱/赚钱的需求。核心难点都不在于优秀程度,只在于孩子能否找到自己乐于一直坚持下去、又对他人有益的事。

用自己的努力满足他人,无论做什么,有什么高下之分呢?

图源:Pexels

孩子可以这样引导

因为有“你的收入=你给他人创造的价值”这个理念,我从孩子们小时候,就不排斥让他们有“挣钱”的思想,也在引导他们思考:

“你能给他人带来价值吗?你能给多少人带来多少价值?”

在姐姐二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允许她主动提供家庭服务,并且自己提价格。她会很主动去找活儿干,并且跟我协商价格——例如帮我把行李箱抬到很高的台阶上,能否赢得5块钱。

这有什么不行呢?主动观察用户需求,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是很好的产品经理思维。

除了做家务获取收入这一项,我也引导孩子思考:

你们有什么才能,可以给他人创造价值?

弟弟还小,对此懵懵懂懂,答不上来。姐姐已经很有自己的主张和喜好,喜欢画画。她经常绘制小人书,并在每一本小人书后面绘制了商品码,虽然没有收一分钱,但也还像模像样地“出版”画作。她告诉我,她在学校成立了一个公司,不收费,给其他人定制漫画书。最近在招聘,唯一的录取门槛是喜欢画。

孩子未来有很多很多很多可能性,无论是好学生、中等学生、还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只要能想清楚自己有什么能力、他人需要什么价值,都可以找到很适合自己的道路。没有没有才能的孩子,也没有找不到自己用武之地的孩子。天地很广阔,有一千个孩子,就有一千条道路。

唯一会出问题的孩子,是被父母禁锢的孩子——当父母认为,必须要考上市重点、重点大学、重点专业、硕士博士、国家机关或重点企业,否则就没有出路、活不下去,而孩子为此付出辛苦,因此自己已经不能接受任何其他可能性,但实际上又做不到父母的预期,那么一切都可能暴烈、颓丧、沉沦、自毁。

其实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一个在人群中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人,哪怕没有考上名校,又担心什么生存问题呢?自私自恋的人举步维艰,胸怀坦荡的人处处风景。

我们胸怀他人,因此成就自己。

图源:Pexels

说回到教育,我们的教育里让孩子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是很好的。但最大的匮乏是思考他人、思考这个世界。

一个孩子如果只考虑自己怎么获得一切好处、怎样赢过他人,那么这一辈子都没办法掌握财富密码。我们的应试教育之所以制造了大量空心人,也和没有引导孩子思考他人和社会需求,因此孩子长大之后空洞、虚无、没有人生志愿、找工作也很难。

但实际上,只要是自己内心不空,有自己的喜好和活力满满,无论是否上名校,都能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址:该如何跟孩子聊“工作”和“收入”? http://c.mxgxt.com/news/view/415630

相关内容

跟女孩子聊天怎么找话题,教你十个聊天话题!
怎么跟女孩子聊天?开口要说什么?
如何通过微信和女孩升温关系?聊天增进感情要这几步
如何兼顾工作和家庭?
和女生搭讪后如何聊天拉进关联
“你是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这个问题,我们也问了男性
如何平衡你的工作和家庭
如何和孩子成为朋友
明星父母离婚,孩子才两岁,父母应该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直播9个月,收入破百万,邻家女孩吴彤如何成为年度最佳女主播!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