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佛法智慧解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缘无所谓善恶,不粘著的智慧
问: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人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缘”字,那么何为善缘?为什么在有些缘分中,彼此充满了痛苦?
答:佛教认为,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人与人的关系同样如此。
所谓善缘,通常来说,是指那些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有正面帮助的关系,可能发生在父母与儿女之间,也可能存在于师生、夫妻、朋友、同事之间,双方能够互相关爱,和谐共处。而从佛法角度来看,真正的善缘还不仅于此,更是指那些令生命品质得以提升的缘,比如听闻佛法的缘,依止善知识的缘。
既然有善缘,自然会有与之相对的恶缘,这是一种直接给我们带来痛苦的因素。可能是家庭中亲人的折磨,也可能是工作中同事的排挤,等等。关于这一点,我想人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会。
那么,怎样看待这些缘分呢?佛教认为,善缘和恶缘是相对的。如果对善缘过于粘著,同样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因为任何关系都是无常的,即使能一以贯之地保持下去,死亡也会使之发生改变。若是对此过于依赖,一旦出现变化,往往会无法承受,甚至因失去全部精神支柱而崩溃。再或者,由于对这种关系过分在乎而引发强烈的占有欲,使善缘逐渐扭曲。所以,我们对善缘要珍惜而不粘著,才能使之长久保持,生生增上。
在面对恶缘时,无须排斥,更无须烦恼,而要接纳、包容并感恩。感恩有这样的特殊机会来磨炼心性,接收考验。如果一个人在逆境中都能泰然处之的话,就没什么可以对他形成干扰的了。
心中有大爱,不淡漠的智慧
问:弘一法师圆寂时曾留下这样的话: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在今天这样一个关系就是生产力的社会中,一个人的成就和他的关系网息息相关,您又如何理解“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古训?
答:“君子之交淡如水”一说出于《庄子》,是流传至今并为人尊奉的古训。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平淡、纯洁并保有一定距离,才能安然相处,不给彼此带来负担。否则,虽一时亲密无间,却容易因纠结而变质,所谓“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佛教以缘起看世界,认为社会本来就是各种关系的组合。不同的关系,会对个体生命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良好心态面对他人,正是发展健康关系的关键所在。佛教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淡的关系。平淡就能发展出平常心,使人客观看待问题,避免感情用事。平淡也能发展出平等心,是成就博爱、慈悲等高尚人格不可或缺的基础。平淡还能使我们内心平静,反之,若有强烈的得失、好恶之心,就易陷入爱恨情仇之中,使内心动荡不安。
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训同样具有价值。重新认识其中蕴含的深意,有助于我们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
问:庄子丧妻,击鼓而歌,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但这个故事在很多人眼里有些太过无情,一个人如果在现实中修炼到了这种“不难过”的状态,会不会让周围的人有些无法忍受?觉得太无情?
答:对佛弟子来说,绝不会因谁的去世击鼓而歌,不论是至爱的亲友还是曾经带来伤害的人。但也不会像世人那样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佛法告诉我们,生死只是一种自然规律,如同春夏秋冬的更替,如同岁岁枯荣的野草,既不值得狂喜,也没什么可悲。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已经到来的死亡,而是我们这些处在生死旅途中的人,能否超越生死的束缚和羁绊,能否获得自在。
其实,佛教并不是无情。有句话叫做“多情乃佛心”,但佛法所说的情并不局限于亲友,局限于与己有关的人,而是对一切众生的关爱和慈悲。佛经告诉我们,菩萨对众生的痛苦应当感同身受,应当像独子患病一样牵挂在心。但这种慈悲又是建立在空性基础上,虽然在乎,却不会纠缠其中,无法自拔。而凡夫之情是建立在执著、占有的基础上,从一开始,就埋藏着痛苦的隐患。
自由调整距离,洞穿真相的智慧
问:台湾作家胡因梦在“生命的不可思议”中曾有这样一段话:“我发现自己长久以来的两性关系一直在这样的矛盾中:我既想要个人的独立与自由,又想要一个稳定、持久、深入和全方位的关系。这两者有没有可能兼容并蓄地同时存在于一种制度或关系里?”推而广之,在人世间的关系中,经常可以见到因为“爱”而过于粘连,或者因为过于强调独立和自由而各自为政,您对此如何看待?
答:关键在于,我们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爱。
如果要建立一种充满占有的爱,注定是不能独立和自由的。因为这种爱是有粘性的,粘住后就会形影相随,不再独立。一旦分离,便会因曾经粘得太紧而撕裂。就像两张粘住的纸,揭开时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损。惟有建立无私的、不以占有为目的的爱,才能在爱的同时彼此自由。因为带来伤害的并不是聚合或分离,而是这种占有性的粘著。
不患得患失最养生
问:本期杂志为如何养生提出了不少建议,能请您从佛教修行的角度给我们一些指导吗?
答:健康的生活,关键是知道如何抉择,知道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因为行为会成为习惯,进而演变为性格,成为左右生命的核心力量。现代人的需求很多,这种过度在乎会使人不知不觉中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固然焦虑,得到后又会因担心失去而恐惧。于是乎,心始终处于动荡和不安之中。
修行,是让我们的心超越这种患得患失的状态,回到当下,回到心的本来状态。所谓当下,就是没有设定,也没有起点和终点。现代人往往觉得压力很大,这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自我设定的执著。有设定,就会有期待,很多常态就会被这种期待放大,变得不同寻常,变得让人紧张。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等待中的时间会比平时慢得多,也无聊得多。原因就在于,这段时间被我们附加了设定和期待,从而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如果没有这些附加因素,同样是在等待,但内心仍是安然的,波澜不起的。
报恩,不仅仅是报恩
——济群法师论佛教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盂兰盆会的日子,其由来和孝道极有关系。我们此次参访济群法师,正是上海众佛教弟子前往苏州西园寺参加盂兰盆会之后,采访就从孝道谈起。
养育之恩,何以为报?
问:什么是盂兰盆会?它和孝道有什么关系?
答:盂兰盆会是佛教法会之一,自传入中国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相沿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目连尊者见母亲因生前造作恶业在地狱备受煎熬,悲伤不已,发愿救母。虽然他是佛弟子中的神通第一,却因其母罪障深重而无力援手。目连哀痛,祈求于佛陀。佛陀告知,可于七月十五①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以此功德令过去父母得离恶道,同时也令现世父母健康长寿,死后生天。此即盂兰盆会的缘起,因法会主要为超度亡者而设,又称鬼节、亡人节。
盂兰盆会之所以会在众多佛教节日中受到国人的特别重视,和儒家大力提倡孝道的文化背景有关。但是,儒家所提倡的孝主要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侧重于现世责任,而对亡者,虽有慎终追远之说,终究是语焉不详的。因为儒家对亡者的世界避而不谈,所谓“未知生,焉知死”。那么,以祭祀来追远,除了纪念意义之外,究竟能使祖先获得什么利益呢?这成了一个被搁置,而又让人心存疑惑的问题。
可以说,《盂兰盆经》的传译,正是对此作了解答。让人们认识到,通过什么方法,才能使故去的亲人真正得到帮助,而不只是一种纪念,一种生者感到慰藉的形式。随着这一法会的盛行,目连救母的故事也传入民间,以文学、戏剧、艺术等种种方式加以演绎,历千年而不衰,成为弘扬孝道的重要题材。
相对儒家提倡的伦理性的孝道来说,佛教主要侧重从报恩的角度来谈。也就是说,尽孝不是被动的道德约束,而是接受恩德后的主动回报。应该说,是更为究竟的尽孝方式。
① 这一天是僧团经过三个月精进修行之后的自恣日,又称佛欢喜日,是殊胜而吉祥的日子。
问:中国文化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儒家孝道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民间流传更久的想法是“光宗耀祖”。一旦选择作为出家人,以上几点就很难做到。那么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答:出家和行孝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来定义这个“孝”。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被士大夫诟病的一大罪状,就是没有子嗣。从传宗接代的角度,这种观念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否可以作为唯一标准呢?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是否成家或生子的权力,这不应该作为判断是否尽孝的标准。
我觉得,孝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生前的照料,二是对死后的超度。
关于第一点,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出家人离开了世俗的家庭,但并不逃避对父母的赡养。对于这个问题,佛陀特别在戒律中做了细致规定。比如父母生活困难或无法自理,出家人应供给衣食所需或亲自照料。当然,佛教提倡的关怀并不局限于生活,关键还是要引导他们学佛,使之身心安康,快乐无忧。
关于第二点,正是出家修道的意义之一。我们只有解脱生死之后,才真正具备报效父母的能力。否则,即使能令他们衣食无忧,或成就一番“光宗耀祖”的事业,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当他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无力挽留;当他们不幸堕落恶道时,我们无力救拔。所以,惟有令他们生得安养,死入善道,才是为人儿女应尽的孝道。正如明代莲池大师所说:“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父母恩重如山,不论给予什么物质馈赠都无以为报,当他们究竟离苦得乐时,才是孝道的圆满成就。
所以,从佛教角度来说,出家非但不与孝道相违,而是更深层的孝,更长远的孝。除了以上所说的《盂兰盆经》外,佛弟子们熟悉的《地藏经》、《佛说父母恩重经》等,都是对报恩和孝亲思想的弘扬。佛陀本人,也在成道后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并在生父净饭王往生后亲自为其抬棺送葬,为我们示现了尽孝的典范。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佛教要有出家这种修行方式?为什么不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因为,世间亲情是建立在贪著之上,是有粘性的。这种粘性又会加深贪著,使人们对此产生依赖。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即使骨肉至亲,也终有离散的一天。贪著越深,依赖越深,由此带来的伤害就会越大。出家,就是从这种彼此束缚的关系中超越出来,将有粘性的贪恋净化为法缘,升华为大爱。
问: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答:从中国传统的伦理来看,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这种权威从哪里来?其实是建立在强烈的贪著和占有之上。换言之,很多父母是把子女纳入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之作为独立个体看待。从而造成一种扭曲、失衡的关系,痛苦也就在所难免。
而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儿女只是因为缘分走到一起,并没有必然的从属关系。任何一方,都没有权力来主宰另一方。父母不能要求子女绝对服从,子女也不能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双方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虽然有亲情,有血缘,但也应该彼此尊重,而不是以这种亲情和血缘作为占有对方的砝码。
在尊重的同时,佛教也提倡惜缘。佛教认为,在父母和儿女之间,必然有着特别深厚的缘分。有道是:“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不论来的是什么,终归是有它的缘由,有它千丝万缕的宿世纠葛,所以要安然接受。如果是顺缘,固然要心存感恩。如果是逆缘,同样要心存感恩,因为当下就是化解往昔恶业的机会。把握这个机会,才能转逆缘为顺缘,而不是让这种不良关系带入未来生命,生生世世地互相缠绕。
所以说,佛教在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时,是以彼此尊重为前提,以珍惜缘分为原则,以心存感恩为重点。
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
如何将福报延续?
问:社会对“富二代”的看法始终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的确拥有着太多其他人不可比拟的先天优越条件。这是先天的福报。但是为什么有些家族的“富二代”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
答:佛教认为,众生虽然是平等的,但生命起点各不相同。生为富二代,表面来看,只是命运的格外垂青。事实上,这种福报是来自过去生的积累,是往昔善因招感的乐果。从这点来看,他们享有比别人更多的机遇也无可厚非,因为这一切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自身的福报所招感。
但我们还要看到,这种福报只是今生的起点,并不是永久保障。若不能善加利用,福报也会转化为违缘。就像身处半山,如果继续向上,固然比他人领先一步;如果不幸坠落,也会比旁人摔得更重,更惨。作为富二代,在拥有这些福报时,必须看清其中潜在的危机。这样,才会有驾驭财富而不为之伤害的能力。否则的话,或是因出身富贵而不求上进,浑浑噩噩;或是为富不仁,作恶多端,最终毁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怎样才能使福报延续下去?这就需要播种,需要耕耘,佛教称之为培植福田。福田有三,分别是恩田、悲田和敬田。所谓恩田,就是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人,都要怀着感恩之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这也是佛弟子在每天修行回向时所说的“上报四重恩”。所谓悲田,则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所谓敬田,就是恭敬一切应当恭敬的人,主要指佛、法、僧三宝,及一切值得恭敬的有德之人,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依怙。
事业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机遇和能力。其中,机遇主要和福报有关,包括往昔的积累,也包括今世的培植。有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在这点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不再播种,再丰厚的田地也会渐渐荒芜。
网址:用佛法智慧解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http://c.mxgxt.com/news/view/427100
相关内容
体、相、用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在佛法中应用刘志勤:用哲学智慧解构中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夫妻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怎样的,学佛人可以离婚吗?
探寻历史人物之间的真实关系——郭图与郭嘉的关系解析
深入解读《亲密关系》:探索罗兰·米勒关于人际关系的智慧
向太:在娱乐圈如何智慧相处与解锁人际关系
算法博士+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供应链智慧化决策?
解析演员与剧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中的情绪智慧与改善策略
行为分析:解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