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东视频专栏:张爱玲和鲁迅有哪些不同?
本期视频内容是许子东的一次讲座,主题为:鲁迅、张爱玲与20世纪中国小说。鲁迅是一座山,而张爱玲是一条河,在讲座中,许子东总结了鲁迅和张爱玲的三个不同的地方。
许子东谈张爱玲和鲁迅(15:32)
第一个要说明的是,我完全没有用意把鲁迅和张爱玲相提并论,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作用、功能,以及将来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是完全不能相比拟的。大家不要有误解,认为(他们是)现代文学史的双高峰,这是我要解释的。
我的老师钱谷融也跟我说,鲁迅是伟大的作家,而张爱玲、老舍、巴金、沈从文是杰出的作家,意思是把文学史的地位分得很清楚。
我上一本书叫《许子东现代文学课》,封面上理想国摘了我的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鲁迅是一座山,而现代文学有很多山,都被鲁迅的影子遮盖了;而张爱玲是一条河。这句话是我说的。从艺术成就,从对中国文化跟中国历史的影响上,张爱玲是完全没有办法和鲁迅相提并论的。而且这两个作家,他们相异的地方太明显了,他们相似的地方很难找。
我试着概括一下他们最大的不同:鲁迅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士大夫的传统,叫感时忧国。我为什么说鲁迅是一座山,这座山的影子遮挡了很多山,因为中国的现代文学是一片山区,山区主要是看山,最高的山大家最瞩目,比如山东泰山,到了四川就是峨眉山,大家最关心最高的山。很多作家都是走鲁迅的道路,老舍、茅盾都像鲁迅一样感时忧国、启蒙救国,但是没有鲁迅的影响大。
为什么说张爱玲是一条河?张爱玲的小说刚发表的时候,傅雷写了一篇文章,称赞《金锁记》,批评《倾城之恋》,张爱玲就写了一篇文章,叫《自己的文章》:“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意思就是说我要帮自己辩护。张爱玲的辩护是什么?她说大部分“五四”的作家都是写超人,而我是写常人;大部分的作家都是要救别人,我就想安稳地生活;大部分的作品都要革命、要战斗,我呢,就是要和谐社会。那些超人要革命,要改造别人,要争夺要斗争是男人的事业,而女人就是要好好地生活。说到底,争来争去不就是要好好地生活吗?不就是要和谐社会吗?这就是这条河的理论。
按学术的说法,鲁迅的概念是宏大叙事,(比如)我们读到的是主流价值观,自由、民主、共同富强。可是也有另外一种,叫日常生活,这在西方也是重要的意识形态趋势,就是说宏大叙事是民族、国家,是政治,可是老百姓每天的生活也是重要的东西。有时候想想,要是你们读张爱玲的作品,看她后来增订本的《传奇》,第一篇是写非常庸俗生活的《留情》,把它放在第一篇,这是一种自信。全篇小说只有一句话是闪光的——“生在这个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但是最后米先生和敦凤还是手拉手,相爱着走回家。小说是非常小市民的,一个女人三十多岁,为了饭票嫁了五六十岁的男人,但是他们中间有没有爱情?还有最后一篇,题目宏大叙事的《中国的日夜》,我想张爱玲也来宏大叙事了,这条河里的人也要爬山了,一看,讲的是上海买菜的人在菜市场里,身上打满了补丁,这里买一个菜,那里买一个肉,然后她说补丁加补丁,这就是中国的未来,很爱国的主旋律。说明所谓的日常生活,她当作大叙事写,每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快乐,包括婚姻、感情问题的危机和希望,就是宏大叙事。
《传奇》(增订本)封面,1946年山河图书公司出版
我们看到了第一层的区别,都是描绘中国的苦难和中国的前景,但是前者(鲁迅)主张的是革命、战斗、推翻,后者(张爱玲)是日常生活、小市民趣味,而背后的想法还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前进的动力。张爱玲的和谐社会,一般的评论,包括内地的评论,把它作为小市民,完全忽略了她的一番政治用意,这是第一个不同。
第二个不同,鲁迅整个创作还是有乡土情怀的,无论是《呐喊》还是《彷徨》,主要人物还是农村的人和知识分子,这也是我这本书《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的挑战点。学术界一般认为,现代文学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两类,一是知识分子,二是农民。而这两类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鲁迅。如果要举例子,一部作品就有,比如《故乡》,当两个小时候一起玩的男孩,长大以后闰土对着“我”叫了一声“老爷”,就这么一声“老爷”划出了两个人巨大的历史鸿沟。
小说里,把闰土变成很苦的农民,而“我”是知识分子到农村,本来想寻找故乡的记忆,可是故乡回不去了。鲁迅大部分时间住在城市,不是北京就是上海,可是鲁迅写的主要人物是农民,这点很清楚。张爱玲是写都市,她是最有都市感官的。写都市的作家有很多,茅盾写都市,但是这些作家,都是批判的。
第三,鲁迅是男的,张爱玲是女的,更重要的是男性视角跟女性视角。
鲁迅小说的男性视角,表面的原因很简单,“五四”的时候的爱情小说,第一层是爱情故事,第二层是教育,第三层是拯救主题。鲁迅要的是启蒙,所以象征意义上用女性象征广大贫弱的民众,以男性来代表自己,“我”是知识分子,“我”在救别人。所以爱情小说就写成,以至于这个女的说,“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涓生就说,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中国的女性并不是那样不可救药。鲁迅的小说把爱情的成功和失败,与启蒙、教育连起来,这是很明显的男性视角。
电影《伤逝》剧照
张爱玲用什么方法颠覆来鲁迅这辈作家的男性视角?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倾城之恋》,男的是华侨,有钱,女的28岁,老公死了,娘家待不下去,冒险出来和他博弈,这叫奋不顾身战渣男。但是输了怎么办,输了就回去再做几个小孩的后母,没有退路。男的帮她买了头等舱,轮船坐过来。张爱玲说不该写30岁,我觉得应该30多岁。那个时候多么决绝,船费是男的付的,到了香港,旅馆是男订的,这是什么谈恋爱啊,什么都准备好了,这是极不公平极不正常的开端。所以当天晚上跳舞,男的说我要你了解我,女的低着头说我了解你,女的自己就说了一段话,说在一定的范围里什么都愿意试。其实,当晚就是非常重大的考验。两人吃饭以后到浅水湾散步,鸟语花香,气候又很好,这种时候正常情况下就应该kiss,但是男的把她带到一堵断墙。范柳原是一个花花公子,他在海外肯定有很多女的,钱也多,又是私生子,但是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他帮女的出了船钱、出了旅馆的钱,请她吃饭,这时候要是kiss,胜之不武。但是要怎么办呢?学习“五四”的传统——晒文化,钱是有了,身体也可以,但是不能单靠这些,因此把女带到一堵断墙下面,背《诗经》——地老天荒,执子之手,基本是张爱玲颠覆解构“五四”的爱情小说。但是颠覆到这里还不够,因为男的说她低头好看,月光下,女的就老低头,而且她不是想男的说什么话,她就想月光下我低头的样子一定很好看。男的看出来了,就说了一句:你的优点是低头,但是低头久了,脖子要起皱纹。所以那一天好戏唱不下去了,女的变脸了,男的就把女的送回家。最精彩的是,送回家后,女的有一段独白,我的评论是:这段独白是现代文学中女性意识的一大退步,却是女性文学的一大进步。她是这样说的:碰到了一个精神恋爱的人,那倒也好,肉体恋爱常常很快就过了,精神恋爱才有可能结婚。精神恋爱有一个坏事,就是话听不懂,不过没有关系,现在讲什么,由他去说,将来找房子,这些事情还不是我做主吗?她这么一想,眼前这点小误会就释然了,在海景房安然地睡下。这段话是张爱玲对鲁迅的敬礼,也是张爱玲对鲁迅的颠覆。
电影《倾城之恋》剧照
在张爱玲看来,鲁迅们看女人的时候,只想着把女人作为心理感应、启蒙救世的对象。所以,丁玲和张爱玲就给男作家们补课了,丁玲补得比较直接,而张爱玲更加现实主义。所以我说,这是女性觉悟的一大退步,是女性文学的一大飞跃。
所以,我讲了鲁迅和张爱玲的区别,第一是启蒙救国和小市民历史观,第二是乡土的情怀,农民的悲剧和都市感官;第三是自觉不自觉的男性视角和女性视角的区别。
网址:许子东视频专栏:张爱玲和鲁迅有哪些不同? http://c.mxgxt.com/news/view/467267
相关内容
刘川鄂:鲁迅、张爱玲比较论千面梁家辉:怼鲁豫、“当悍匪”、写专栏
许子东:张爱玲与香港
鲁迅与沈从文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这次是鲁迅错了
许羡苏到底是不是鲁迅的恋人?鲁迅的母亲和朱安都很喜欢许羡苏
鲁迅与沈从文为何从不往来
鲁迅误会沈从文拿他开涮 老死不相往来
林徽因怼她,张爱玲讽刺她,鲁迅也瞧不起她,他们为何看不惯冰心
张旭东:成为“网红”的鲁迅,如何依靠我们“活下去”?
鲁迅兄弟恩怨揭秘:周作人恶语讽刺鲁迅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