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芳斋|“嘉湖细点”中水点的翘楚
文 | 杨颖立
1921年初,在嘉兴市中心的小街张家弄,来了一位外乡年轻人,名叫张锦泉。那一年他刚满十一岁。因父母双亡,张锦泉在兰溪老家实在生活不下去,才跟着叔叔来到嘉兴,以期混个肚饱衣暖。然而谁也不曾料到,由于他的出现,粽子竟然成了“嘉湖细点”的头牌美食,从此孕育诞生了一个著名的粽子字号-“五芳斋”。
弹棉花、裹粽子,是兰溪人最拿手的两样绝活。少年张锦泉开始跟叔叔学弹棉花,在春夏弹棉花淡季时,为了生存,张锦泉也得挑着粽子担沿街叫卖,但张锦泉年纪尚小,挑不动粽子担,叔叔就在嘉兴北大街孩儿桥堍给他设了个小摊卖粽子。
这孩儿桥离张家弄仅一步之遥。他的粽子沿用了自家祖传的兰溪配方,以酱油拌米,以精白盐、上等白酒拌火腿、鲜猪肉入粽,一改嘉兴人只有白水、豆瓣、红枣、红豆、碱水粽子的旧制,再经过独特的烧煮方法后,吃起来油而不腻,糯而不黏,引来了嘉兴食客的好评,一时声誉鹊起。后来,他在张家弄开起了粽子店。
起先,张锦泉还是用摆摊的炉子和一口小铁锅烧煮粽子。很快,由于供不应求,他在店堂内打起灶头,小铁锅也换成了大铁锅。一个人忙不过来,又增加了三个伙计,也称得上是一个不小的老板了。由此他娶了吴家的女儿为妻,在嘉兴成家立业。
几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张锦泉的生意一路红火。1939年,由于抗战,经济萧条,张锦泉的生意也一落千丈,这时做酱酒店生意的朱庆堂和做布庄生意的冯昌年都因生意不好,愿以合股的形式商议合作做粽子生意。共分五股,其中张锦泉二股、朱庆堂二股,冯昌年一股。大家觉得应给粽子店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就请拆字先生取名。拆字先生以五股为“五”、粽香为“芳”,取名“五芳斋”。
从此五芳斋粽子店的品牌在“嘉湖细点”中独树一帜,成了响当当的金牌点心,去张家弄吃“五芳斋粽子”成了嘉兴人的一种嗜好,一句口头禅。
合伙经营后,他们不但重视店堂里的生意,还派人去火车站月台上提篮叫卖,通过南来北往的旅客,嘉兴“五芳斋粽子”很快成了风麻沪杭一带的名点,从此“五芳斋粽子”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号-“粽子大王”。
张妻是一个念过书很有见地的人,自嫁给张锦泉后更是夫唱妇随,专心致志地帮助张锦泉打理粽子店。见“五芳斋粽子”已然成了风靡沪杭一带的名点,就对张锦泉说:“在我看来,'五芳斋粽子”的配方虽说源自你家祖传,但也受我们当地“嘉湖细点”的影响,为了将来有个传承,我看有必要把这个成功配方整理记录下来。”
张锦泉一听自是称好。说干就干,由张锦泉口述,张妻记录,一份“五芳斋粽子”配方几经修正就此诞生。洋洋洒洒,有些篇幅,竟成了一本小册子。张妻还依照古人惯例,取名《粽技要秘》。
有了这本《粽技要秘》,张锦泉的五芳斋粽子店生意更是兴隆,做粽子从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凡是来店里当伙计的,张锦泉总是按《粽技要秘》来调教他们。
至此,张锦泉完成了创立“五芳斋”的历史使命,在“五芳瓶”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历史的原因,“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大多数老字号家族世代传承并不相似。1942年,郭土荣继承了《粽技要秘》。1952年,姚九华接过了《粽技要秘》。
然而“五芳斋”真正崛起,是在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之后。因为从那时起,在人民政府的指导下,不但将另两家取名“五芳斋”的粽子店合在一起,而且将张家弄专做小笼汤包、烧卖等细点的点心店也合并了进来,自此,“五芳斋”成了“嘉湖细点”中水点的集大成者、领军。由于“五芳面”在水点的制作中秉承了“嘉湖细点”制作精细、口味上乘的特点,在中国美食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经过几代“五芳斋人”呕心沥血的努力,终于将一个小小的粽子做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产业。“糯而不糊、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的品质追求,不但是“嘉湖细点”的典范,也成了中国美食的经典,其影响扩展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现今,“五芳斋粽子”的品种多达一百四十多个,还有许多新的品种在不断开发出来。可以这样说,粽子是“嘉湖细点”中当之无愧的老大。
“五芳斋粽子”不但在制作上精益求精,而且在原材料的要求上也几近苛刻:
糯米要选产于黑龙江的,因为那里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每年一季,所产糯米颗粒饱满、质地密实、外观晶莹、韧性十足;
箬叶要选江西深山中的,并必须是在农历七月大伏天采摘的,因为只有大伏天的箬叶叶面肥厚、叶茎纤细、香气纯正;
猪肉只用当天宰杀的本地猪,而且必须是骟猪雌片(按:猪杀后,将猪身从中间劈成两片,连脊椎骨一边称“雌片”,另一边称“雄片”)的后腿部分,因为这部分的肉质鲜嫩、出肉率高;
赤豆只选“大红袍”品种,因为此豆颗粒大、颜色红润、豆皮薄,煮后出沙率高,且口感绵软。
在制作上也有很高的要求,尤其在裹粽环节上更能体现“嘉湖细点”制作精良的含义。
在裹豆沙粽时,糯米不能将豆沙馅全覆盖,要露出那么一点,称“露沙”,这样烧煮出来的粽子,剥在白瓷盘中非常好看,能增加食客的食欲;
在包鲜肉粽时,糯米应将鲜肉全覆盖,这样烧出来的肉粽油才不会渗出来。这些制粽技艺至今在“五芳斋”使用。
目前,“五芳斋”的产品几乎包罗了“嘉湖细点”水点中诸如烧卖、包子、馒头、馄饨、面、春卷、水饺、八宝饭、糯米团、重阳糕、汤团、小笼包、南瓜饼等全部品种。逢年过节也都有相应的节令点心应市,为传承和发扬民俗传统文化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近期“五芳斋”又提出了以“打造米制品行业的领导品牌,打造中式快餐连锁的著名品牌”的口号,专注食品,奉献卓越,致力于成为受人尊重的、以米制品为核心产品的、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中国食品领军企业的目标。
正因为“五芳斋”对传承“嘉湖细点”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2009年9月23日,在“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作为“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姚九华榜上有名。2011年6月8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赫然在目。
【来自:味蕾上的江南印记】
网址:五芳斋|“嘉湖细点”中水点的翘楚 http://c.mxgxt.com/news/view/470969
相关内容
拆解五芳斋IPO:“粽子一哥”的铠甲与软肋三战IPO:五芳斋的“粽子”行不行?
“五芳斋”到底是谁家的
五芳斋的年轻化品牌营销策略
老字号新企业 看“五芳斋”如何成功转型
五芳斋:百年品牌 焕发青春
五芳斋品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五芳斋即将上市,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董事长厉建平曾卷入行贿案
相宜本草 x 五芳斋 食补养颜引领国潮新风尚
百年老店“五芳斋”投身片场,年年杀青,却在端午吃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