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景演艺票房达34亿,“票房之王”王潮歌的艰难与矛盾

发布时间:2024-12-25 06:56

中国导演讲马来故事

在《又见马六甲》之前,王潮歌做的都是自己最喜欢的中国文化项目,“马六甲是中西方文明碰撞之地,要做好《又见马六甲》,就要抛弃自己原先习惯的东西,会是一种煎熬。”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王潮歌并不讳言,这对于经验丰富的她而言,是不小的挑战:一个中国人如何理解马来文化?在人地生疏的地方,怎么把别人的故乡讲述得动人?

业界也曾有人在海外做演艺项目,但成功者寥寥,当地观众总会诟病,中国导演没有表达出当地的历史、审美、观点与风情。

“这个错误我不可以再犯。”王潮歌说,创作之前,她数次去马六甲,每每在古迹、博物馆以及古城现代的生活节奏里流连时,都很认真地把自己当马六甲人,“有一个细节,中国人结婚用红色,马来的峇峇娘惹结婚用的是粉色,婚礼的盘子图案是粉色加青绿色,这也是婚礼的主色。如果我把婚礼弄成满堂红,人家就会说,您这结的是中国婚。”

这两种颜色在《又见马六甲》第三场景“娘惹与婚礼”的舞蹈、背景中运用得恰到好处。这也是王潮歌作为中国人比较自豪的地方,她认为峇峇娘惹是“郑和下西洋”留下的最鲜活的遗产与文明。

“郑和下西洋五次到达马六甲,舰队有人留下来并生根开花。中国男人娶了当地姑娘,他们的孩子,男孩叫峇峇,女孩叫娘惹。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婚俗习惯,这很伟大,这也是文化,不是互相侵略,而是真正融合在一起。”王潮歌认为。

这种“融合”贯穿《又见马六甲》始终。提及马六甲,人们印象中是“马六甲海峡”。作为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成为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它曾是欧洲海洋强国的殖民地,先后被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占领。因此,这片土地是多种族的聚集之地,不但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还有葡萄牙、荷兰人的后裔,不同种族混合,又衍生出新鲜的血脉。他们共生着,又坚守着各自的文明阵地。

“马六甲有一条街,叫和谐街。在这条街上,寺庙跟清真寺挨着,清真寺对面就是一个道观。你信仰什么,你吃什么,你是什么样的人,都没关系,所有人真的能够和谐共处,这是马六甲非常特别的地方。”王潮歌感叹,在创作层面,最关键的是如何表达这和谐的一幕。

于是,她构思出一个温暖的故事。很多年前,人们在马六甲海峡岸边发现一个从失事破船上漂来的婴儿,在生计艰难的时期,谁来抚养这个孩子成了难题。六位善良的妇女决定一起轮流抚养孩子,所以孩子有了六位母亲。当小男孩成为老人,六位不同种族的母亲也早已去世,但他每一年都与六把空椅子照相。这也制造出最令观众感动的一幕——70多岁的老人与六位母亲跨越时空对话。

“在《又见马六甲》中,我希望观众看到的不是苦难,而是生生不息的繁衍和传承。”王潮歌说。

两年变六年,文化品牌艰难输出

王潮歌最初预计,《又见马六甲》的创作会用两年时间,“最终我们花费了六年。”

永大集团CEO巫光伦在吉隆坡居住和工作超过20年,在他看来,马六甲想要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没有比《又见马六甲》更好的项目。按照预测,《又见马六甲》会为马来西亚增加7.88亿元的收入,每年至少会有120万人次观看。

巫光伦在阳朔看过《印象•刘三姐》后,就萌生了联系王潮歌的想法。凑巧的是,时任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蔡玺,邀请巫光伦去他官邸吃饭,席间谈起王潮歌导演的“印象”及其带来的经济效应。蔡大使的一番话,一餐饭,一封信,便有了王潮歌团队赴马六甲的实地考察。

《又见马六甲》的合作模式是巫光伦通过竞争,获得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授权,取得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的独家代理权。这样,王潮歌自然成为该项目的导演。

2013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项目,王潮歌在中马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签约《又见马六甲》。“在签约之前,我们已经开始创意等相关内容,但签约没多久,就碰见了许多不可抗力事件。”王潮歌说的是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事件,受此影响,马来西亚旅游业遭受重创,当年东南亚旅游人数明显减少。

这也打乱了巫光伦的计划,剧院等整体融合产业建设的节奏排期全盘改变,更为焦灼的是,在融资过程中,股东对马六甲旅游业产生质疑,甚至认为《又见马六甲》项目会让他们一夜破产,无奈之下,巫光伦忍痛售出所有股份给其他股东,放弃了曾一手创办的公司。

巫光伦曾感叹,在找地及寻找资金的过程中,虽然一度万念俱灰,但最终都撑了过去。后来的投资者能与巫光伦走到一起,除了家国情怀与责任外,东南亚旅游热的持续升温也是其中一大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暑期以及冬季,东南亚依旧是国内游客的主要选择地区。

“市场就是变幻莫测,但一个项目从两年变六年,其中的艰难肯定非常多,所以巫先生的唏嘘,实际上不是在于说是钱投资多了还是少了,而是在于整个的过程太艰难了。”王潮歌说。

不向市场抛媚眼

《又见马六甲》是王潮歌个人品牌走出海外的第一部作品。按商业逻辑,王潮歌应该在事业高峰期继续海外项目拓展步伐,但她又开始“颠覆”。

2004年开始,王潮歌与团队创造出“印象”与“又见”两大系列。其中《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佳作早已享誉中国。2013年,王潮歌做《又见平遥》时开始打造全新的剧场空间,形成边走边看的演出体验,整个“又见”系列被赋予了更多的精雕细琢。

到了第三个系列“只有”,她希望中国的文化领域出现一个新的品牌,一个新的表演方式。与“印象”、“又见”不同,“只有”系列是戏剧幻城,简而言之,幻城是由很多剧场组成,也就是当观众进入剧场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进入这个幻城。王潮歌表示,幻城不用高科技的VR体验,创作团队还是用传统的、带有浓度的故事,用戏剧本体让幻城成立。

相较于几千万、上亿元投资的实景演艺项目,“只有”系列每个项目的投资体量在三四十亿元甚至更高。王潮歌是“越玩越大越刺激”,但市场会兴奋吗?

去年年底,《印象•刘三姐》经营公司因严重资不抵债被破产重组,提及此事,王潮歌很淡定,“我并不担心,观众会因为背后的股权纷争就不买票看演出吗?肯定不是。好的作品不用害怕没市场没观众。”

“但一个现实是目前演艺市场基本饱和,到了头部公司几家垄断的阶段。”中国古镇规划运营及管理著名专家彭耀根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中国旅游演艺真正快速发展是从2004年开始。这一年,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推出,自此掀起“印象”热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投资200万元以上的旅游演艺项目达到300个以上,超过50%的项目投资在1亿到3亿元之间,超过3亿元投资的项目占17%。

“当初做‘印象’系列创作时,包括文化公司的运营都不容易。在商品社会,人看到钱的时候,跟狼见到肉似的,有一些信念就会动摇。怎么坚持把创作和艺术放在第一位,这个相当难把控。”王潮歌说。

业界的一种说法是,热钱涌入使得演艺产业泡沫很大,国内80%的演艺项目实为亏损,9%项目盈利,11%项目能够持平,一些演艺项目补贴生存。

对于这种说法,彭耀根认为很难判断准确与否,“但演艺产业的矛盾还是很突出,一是市场的优质资源将更为集中,品牌效应将进一步放大,两极分化现象会更明显,低劣的旅游演艺将会被市场淘汰;二是实景演出收益高,但仅仅是停留在演艺的层面,产业业态的延伸还是需要更多的探索。”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17年公布的信息显示,2016年,中国旅游演出场次为5.29万场,票房收入34.04亿元,较2015年有所下降。

2016年8月,《实景演出服务规范》的颁布,算是对演艺行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推动,该文件对演出管理方面的演出设施设备、演出过程和演出质量考核评价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解决了中国长期以来缺乏全国旅游演艺行业国家标准的问题。

与此同时,大型演艺公司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演艺产业业态的拓展,如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打造了品牌茶、茶食品、文化衫、创意衍生产品等系列生产品;宋城演艺也在进行生态圈布局,构建以演艺为核心的跨媒体、跨区域泛娱乐生态圈。

除了产业业态上的延伸外,“一带一路”倡议也给旅游演艺产业企业进行全球化发展的机会。以宋城系列、山水系列、印象系列为代表的旅游演出项目稳步增长,2016年收入增长率超过10%。

王潮歌表示,好内容与创作者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向市场抛了媚眼、做了媚态,我没有过。这种谄媚姿势是一个艺术家隐藏不了的,作品瞒不住。我一直还是很清晰,就是选择创作,我还是选择头戴安全帽、手拿矿泉水进入工地,跟我的演员战斗在一起。”

编辑:李刚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网址:中国实景演艺票房达34亿,“票房之王”王潮歌的艰难与矛盾 http://c.mxgxt.com/news/view/481503

相关内容

实景演艺票房达34亿 “票房之王”王潮歌的艰难与矛盾
中国百亿票房先生排行榜 百亿票房男演员有哪些 盘点票房破100亿的演员→买购网
杨紫票房总成绩破80亿:从童星到票房女王的影视之旅
从实力派到票房巨星:中国男演员票房榜揭晓!
中国演员票房榜更新!吴京232亿票房稳坐第一,黄渤仅排第五
2024年中国票房之王揭晓:十位明星的光芒与背后故事
演员票房实时排名
盘点2024年中国票房最高的男演员:谁是真正的票房巨星?
震撼!2023年中国男演员票房排行TOP 10,谁是票房传奇?
2023年度票房破100亿,《满江红》进入中国电影票房榜前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