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护遇上明星
相信大家这几天都听闻“李冰冰输液事件”了吧。冰冰姐在国外就医时遭遇“冷暴力”,输液前进针很不顺利,失了些血,于是乎,失落的冰冰姐发布了一条微博,此事便秒传全国。起初,冰冰姐这条微博只是单纯发泄而已,然而,经其公关团队短暂考量后,冰冰姐删除了原来的版本,献上了一条修改版微博,主要加上了一句话:“超级想念ing祖国的医护人员啊”。此话一出,给许多正在遭受“医暴”的中国医护带来了正面鼓舞。支持方的评论接踵而至,冰冰姐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医护的赞赏。
然而,这件事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从行医目的来看,医学并无国界之分,全球医护皆承载“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之志。但冰冰姐此举,却是无意识地给全球医护划分了“区域性”,细细想来:这条微博的本质色彩,也是抒发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满之情,而唯一不同的仅是,这次的发泄目标从国内转移到了国外而已。假设时空移位,这件事发生了在国内的某家医院呢?那么冰冰姐如此强大的公众影响力势必会加重大众对医护的偏见和不满。明星未愈其“身心之伤”,而医护则遭受“舆论之伤”,如此看来,当医护遇上明星时,最坏的结果就真是两败俱伤了。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半年前的“韩雪就医事件”,其性质是类似的。韩雪也是一位大众偶像,因水下拍戏时眼部不慎感染而前往眼科就医,遇到了一位态度冷淡的医师。第二天,韩雪便在网络发布了名为《对不起,我今天发火了》的长微博,详述了看病就医的过程,抒发了自己对医生接诊态度的不满。于是乎,此事也小范围掀起了大众对“医护人员不良就医态度”的网络热议,事实上,韩雪的偶像力量还是有限的,此事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只是小范围掀起了大众对医护的愤恨与指责。但是,“医护”的形象地位还是受到了影响。于是我开始思考:医护人员真的如此令大众不满吗?中学时,我们都曾牢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真理,然而现在,当理论遇上了现实,却一下子变得苍白无力了。由于个体存在解剖和生理上的多样性,疾病种属也千差万别,从接诊到治疗,即使医护非常努力,要做到让病人完全满意也实属不易。此外,在就医群体中,一些患者不仅承受肉体疾苦,其内心也多伴恐惧焦虑,因此,要让病员“身心满意”更是难上加难。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医患矛盾本身就存在必然性,但是,当就诊的患者是明星时,医患矛盾就该“升级”或“变味”吗?
明星就医,与普通大众还是不同的,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内心可能更加脆弱,(2)拥有公关平台与偶像力量(3)特殊的心理防御机制;
(1)内心更加脆弱;这一点从近来媒体争相报道的“明星吸毒事件”就可以看出。作为大众偶像,其吸毒的行为,其本质还是出于回避痛苦。心理学上,“吸毒”可以成为一种心理防御的结果,这种心理防御叫 “见诸行动”(acting out)。其特点是:本身的情感是被隐藏的,因此,无论是毛宁还是尹相杰,大家只看到他们对毒品的渴望和沉迷,而看不到他们内心极端的压抑和痛苦。而“见诸行动”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应用这种行为防御的明星,其内心是极其脆弱的,继而通过寄托他物而回避痛苦。因此,虽然明星们有其得天独厚的“偶像优越性”,然而,他们就医时却有着一颗更脆弱的“玻璃心”。
(2)拥有公关平台与偶像力量;与普通大众相比,偶像们拥有公关平台,一言一行都需要受到其团队严谨而周全的考量,于是,修改版微博在原版基础上添加了引起大众共鸣的成份和社会热点问题,既体现了冰冰姐的爱国之情,又进而减轻了大众对国内医护的偏见。
(3)特殊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学上,有一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叫“升华”,是指个体将自己的痛苦用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情感。无论是韩雪还是冰冰姐,都巧妙地运用了这种“防御机制”:她们作为公众偶像,不能像普通大众一样通过直接发脾气等方式向医护表达内心的愤恨,于是便将自己的情感升华为文字而得以发泄。明星们“升华”后,加上其网络平台巨大的偶像影响力,一贯支持的大众粉丝势必会疼惜她们所受的“委屈”,从而掀起网络热议,让这种“升华”的心理防御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同。
再回到冰冰姐事件,如果在冰冰姐的认知里祖国的医护技术更好,那么,这很可能有由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在国内给冰冰姐输液的护士很可能从有经验的老前辈中优先选择,因此,扎针失败的可能性小了许多;其次,冰冰姐拥有偶像力量的支撑,医护在给冰冰姐扎针时很可能知道冰冰姐偶像的身份,因此,在扎针时,护士们一定更加谨慎认真。综合以上因素,冰冰姐将国内外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作比较,这样的对比本身就充满了混杂因素和选择偏倚,因而并没有很大的意义。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也不需要借着冰冰姐偶像的力量去刨根问底地批判国外医技中存在的缺陷,而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反思。
细细想来,冰冰姐和韩雪在微博发文后,在大众舆论的压力下,医护人员势必对“明星看病”更加敏感、更加谨慎、态度更佳。但这些却不是我们医护人员所看重的。面对网络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当医护遇上明星,遭受“舆论之伤”似乎已是难以避免,当然,我们医护人员很感谢这种“舆论之伤”,因为它将促使我们更加反思自己的技术水平、医德品质。然而,当我们医护人员在舆论中反思自己的同时,也希望明星偶像们多多理解支持。韩雪和冰冰姐都曾在影视剧中塑造过令人深刻的医者形象,当艺术回归现实,难以承受那种落差感也是再正常不过了,而医疗行业中存在着许多的无奈,这种无奈感也只有在一线工作多年的医者才能真正体会,因此,当偶像的落差与医者的无奈相互碰撞时,我们双方都需要冷静、理解及包容。日后,若医护和明星有缘再次相遇,我们衷心希望:和谐能成为永恒的主题。
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 陈涵(硕士在读)
网址:当医护遇上明星 http://c.mxgxt.com/news/view/493734
相关内容
当演员遇上医生:张颂文的医院奇遇,引发医界的真实反思!当“明星”来就诊,医院和医护人员法律风险警示与防范
妈,我想当明星,“孩子,你还是去当医生吧”
《你的谎言也动听》:当女明星遇上救援医生,谁能抵挡这样的爱?
那个三甲医院的男护士长,辞职当网红了!
2016明星和医护人员的那些事儿
叶璇再次开麦,矛头直指医护人员,女明星“自暴自弃”的典范?
86岁李明启街边做核酸被偶遇(双手合十不停对着医护人员说谢谢)
当明星遇上深fake:保护版权的困境与挑战!
512护士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金牌护理明星周亚飞:捍卫医护坚贞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