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以德御才,恃才败德,结合古人实例浅析德与才之关系
导语:今天,我们常听一句话:“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从这12个字中可以发现,人品要高于才华,即德优于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人分成了四类:“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其中,君子与小人之分就是对德与才关系的最好阐释。在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德行永远位列才华之前,亦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是以德为先。
在古时,一个人若是没有诸多的才华,通常不会招致无妄的嘲讽,毕竟,普通人永远占据社会组成部分的大多数。然而,一个人如果不讲德行,则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处于底层,都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或者说,平庸之人只要德行较好,同样可以堂堂正正做人;但是,一个人一旦德行有亏,则很难见容于主流社会。其中,若是一个人颇具才华,则需要更加修炼自己的德行,唯此,方可安身立命。
01以德为本
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德才兼备,然而,此乃是圣人方才具备的优势。对大多数人而言,占据其一已属不易。那么,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二者当择哪一个?有的人会选择“德”,但也有人会选择“才”。不过,从华夏文明主流价值观来讲,德为先。
1、德乃人立身于世之根本
记得小时候,社会中辱骂一个人时常用“缺德”二字,这两个字一旦向对方说出,则羞辱之味甚重。德,代表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逻辑,代表一个人内心是否善良有爱。同时,德还代表一个人是否忠诚敬业,比如职业道德。
德,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总结,有德之人往往意味着有福气,反之,德行有亏之人则更容易让福气溜走。在华夏历史传承中,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历朝历代也都会树立道德榜样,以教化人心。比如千里送鹅毛、雪中送炭、泰伯采药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寻一些这方面的典型故事,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2、德也是社会发展之基石
德,还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一个讲究道德的社会是一个有序、有爱的社会。社会发展需要“才”,这里的才可物化为可视性的物质条件,然而,若是没有“德”来引导,则极容易演变成物欲横流的金钱世界。
我国传统社会一向将德放在首位,素来极为重视社会道德建设。可以说,古时,从皇帝到庶民皆对道德有着高标准严要求,一旦踩踏了德之底线,则将会备受社会苛责,无分身份地位。正是这份对道德的重视,才确保了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02才为德辅
对于才,古人同样很重视。但是,这份重视建立在德基础之上。纵观古代历史,在选拔人才时,先看德行,再看才学。若是前者过关,后者不足,很多时候,统治阶层亦愿意花费代价来培养。不过,若是才华满满却德行有亏,除了少数情况外,很难为主流社会所接纳。
1、“才”是一把双刃剑
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有才学之人,故勤学苦练成为了一项高尚的道德品质。然而,客观的讲,才华是一个中性词,运用得当可以造福社会,若是滥用,则伤人伤己。
历史上,有一些才华颇高但品德低劣之人位居高位,他们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比如,书法文章皆上佳的严嵩,却是祸国殃民的奸佞;创造宋体字的蔡京才华横溢,却严重祸害了北宋王朝。再比如:多年来几近掏空国库的大贪官和珅。
2、“才”需要德来约束
有才是好事,但无道德约束的才却是存在严重危机。因为,才是实践性能力,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到具体事物上,一旦滥用,则很可能会遭受反噬。德之价值就在于确保才可以用在恰当的地方,确保才不会被用来作奸犯科。
才,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支柱,社会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才的帮助。同样,才也是主观性较强的一类事物,容易受才之所有者的主观操控,故,德不可或缺。
保和学士聊典籍总结:君子与小人,德与才,如何取舍?中华民族历代先人早已给出了答案。人生在世,才华重要,德行更重要。才华有所欠缺乃是常态,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无需妄自菲薄;可是,德行有亏却会毁掉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故,培养品德永远是一个人的首要任务,要用道德约束好才华,让才华发挥其正当的价值。
网址:《菜根谭》:以德御才,恃才败德,结合古人实例浅析德与才之关系 http://c.mxgxt.com/news/view/576741
相关内容
司马光论德与才的关系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才与德”二元关系解析及范文.docx
高考热点素材:德与才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关于德和才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德与才
大学生德与才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一概)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n
试论德与才的关系,以及如何选择人才、培养人才
如何看待德和才之的关系
论德与才 ●文/炜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