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去横店演短剧的老年人:背50个绕口令重学拼音,一天片酬两百为自己造梦

发布时间:2024-12-30 01:08

中老年短剧的风,在今年吹向了横店。

随着《闪婚50岁》等中老年霸总短剧的爆火,横店短剧公司正如火如荼地制造中老年短剧。

一名短剧制片人表示,今年是中老年短剧的元年,剧本稀缺,她手中有四部中老年短剧准备开机。在短剧导演岳鹏看来,中老年短剧爆火的背后,本质是在给老年人“造梦”。

另一方面,横店也涌入了大量退休后想当演员的中老年人。一个表演培训机构近来成为“老年俱乐部”。这些中老年人大多独自在横店租房,能接到的角色来自短剧,新人的片酬多为一天一两百元。

横店演员公会里,一名中老年女性正在办理群演证。图/九派新闻 万璇

【1】奶奶团挺进横店城

为了改掉浓重的苏州口音,芳华背了50个绕口令。人到57岁,她重新上起了拼音课,学平翘舌的发音。

芳华记得表演班老师的教诲。抑扬顿挫要学,记性差要多背,演员路不能栽倒在第一步。声乐课,每人都要上去唱一首歌。《童话》《三寸天堂》之后,到了安红和唐军,他们唱《青藏高原》《战士歌唱东方红》。

“我们这已经成了奶奶团。”在一家表演培训机构老板的印象里,退休后来横漂的人越来越多。以往,她这里的中老年学生屈指可数。2020年,她才遇到第一个中老年学生。老师梁辰回忆,去年中老年学生开始变多,今年有四五十人,男女比大致为1:4。

10月中旬,家里没有要打理的事,儿子开车送芳华来横店。她报了个演技培训班,带着家里的狗,独自在横店租房生活、拍戏。白天上表演课,有戏拍就出工。狗不爱吃学校的饭菜,晚上她就买点烩面和牛肉,回去做饭。“很忙,没有业余生活”。

芳华不想让自己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心里空落落的。她有退休金,孩子成了家,旅游去遍了,有时候她觉得无事可做。她不想待在家里荒度时日,决心为自己找个目标。

在横店,她享受与年轻人竞争的感觉。声台行表的表演考试里,她均分最高,超越了四五个年轻人。她在老年大学学过伞舞,形体课老师夸她,跳得“有点小劲儿”。台词课要朗诵,她干脆自己写了篇散文读。她回忆起儿子留学德国的时候,思念的情绪涌上来,一边写一边抹眼泪。后来这篇散文被纳入培训班的表演教材。芳华觉得,自己好像被看见了。

63岁的安红也是今年来的。她是个时髦的奶奶,穿一件优雅的藏蓝色大衣。发根完全白了——上半年她带着这头银发走了一场秀。

安红。图/九派新闻 万璇

在短剧里,安红当过叶母,芳华当过王夫人。芳华试的第一场戏就是扇人巴掌。

这样的情节,在她们以往的人生中很少发生。她们的生活从来是妥帖的。退休前,芳华一直做行政主管。她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习惯关照他人的感受,公司上下都喜欢和她打交道。而安红退休后在美国生活。她学习跳伞、划帆船和模舞,和人交谈时她会微笑聆听,腰背挺得笔直。

“她们以前充当的角色都是固定的,有的是奶奶,是妈妈。”老师梁辰说,“演一个骂街的恶婆婆,她们肯定愿意,多了一种不同的人生体验。”

不给钱也乐意,芳华觉得,能演戏就行。“我们有退休金,什么都有,孩子也结婚了,就是想老有所乐。”

【2】演员梦

在横店,演戏就像在演生活。

芳华说,剧本里那些母子关系、婚姻关系的情节总会和她人生的某个阶段共振。

中老年人表演的优势在于想象力。他们有阅历,结过婚,家长里短都感受过。演到一些情景时,他们很容易进入角色。

71岁的唐军也有这样的感受。他来了两个月,演了两回短剧,片酬是每天150元。第一回演的是没台词的宾客,第二回,他演一个丞相,有人要篡位,他负责给皇上灌毒酒。他代入其中,觉得这也是个身不由己的角色,“丞相也不容易”“在社会上也是这样,你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得听规矩”。

唐军觉得,自己的人生也是听规矩。“我一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规定你这一生怎么活,那你就是怎么活。”提起生活,唐军用得最多的词是“顺其自然”。这是他的人生理念,“人就是要此一时彼一时,走到哪算哪,要接受幸福,要自我安慰。”

来横店前,唐军从没和人说起他的演员梦。女儿担心他被骗,想不通父亲怎么就想来横店做演员了。

演员梦的发迹是在他的小时候。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演戏,长得也秀气,但是家庭条件不允许。20来岁时,他在工厂做电工,看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招人,他给对方写信,许久没有回音。“事实上他们给我回信了,但是厂里有人拿走了没告诉我,我知道的时候已经过了很久。”

后来,他做了一辈子电工。他在广东生活了20余年,妻子和女儿长期住在湖南老家。因为超龄,厂子辞退了他,他托熟人找关系,辗转了几处,最后在一个小区做电工,一个月挣3500元。工作到70岁时,他在手机上看到在横店当演员的视频,决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在,他住在培训班提供的免费宿舍,四人间的男寝,中午和晚上都在食堂吃,独来独往。上课时,他坐在固定的角落里,大多时间都是望着舞台或自己的笔记本。

唐军的表演笔记本。图/九派新闻 万璇

“我接受这一点,总之已经老了,任何事情都是有区别的。”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衰老,以及年龄带来的问题。他忘性大,记不清第一次的角色是在哪里拍的。有时他也不太理解对方的意思。有一回,导演说他还不错,他就一直在原地等消息,等到最后人都走了,他也走了。后来才知道,因为他没有去和导演对词,“相当于自动放弃”。等他明白时,角色早已找了新人。

培训机构的表演考核要求,自己写剧本来演。他们不太会编故事,就把自己的经历写进了剧本里。

唐军写的是《家》,一对夫妻因长期两地分居而吵架。安红演的是《叛逆的孩子》。

芳华写了一场黄昏恋,取材于朋友的真实经历,但是没有可以搭戏的男学员,她改和一个小姑娘演母女。那个剧本叫《为梦想出发》,这也是女孩自己的故事,她有自己的梦想,但被母亲阻挠,要她考公,代际间互相无法理解。

演到吵架的段落,芳华总想起自己的儿子。儿子回国后,她给他安排了工作,习惯给他铺好路。但儿子却要改行去做生意。和剧本里一样,她放弃了,最终选择让孩子去走想走的路。

“都是真实的故事,我们演的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芳华说道。

【3】短剧世界迷人眼

为什么来横漂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师梁辰认为,这与今年短剧的红火有关。

年初,短剧席卷了横店的影视行业,“横店”变“竖店”。这里起了一栋五层楼高的短剧拍摄基地,一楼是总裁办公室,二楼是医院,三楼是霸总的家,四五楼还在装修。

对于超过60岁的人,短剧的兴起给了他们做演员的机会。

在横店演员公会,办群演证有两条硬性规定——一是18到60岁,二是女性得有过肩黑发。他们难以符合这两项规定。横屏电视剧成本高,制作精度高,对演员要求也高。对中老年人来说,门槛较低的短剧成了一条可行性更高的甬道。

在横店的短剧公司里,以中老年为主角的短剧,是近半年来最火爆的题材。今年6月,《闪婚50岁》成为首部中老年短剧爆款,讲述了一个中老年女性与假扮维修工的老年霸总的玛丽苏爱情。8月,《闪婚老伴是豪门》创下新纪录,播放量超8亿,其创作团队曾称,这是公司春节后最挣钱的短剧。

这些爆红的题材大多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老年相亲或霸总爱情,二是回到年轻时代,三是创业,四是奇幻题材,如捡到魔幻手机,逆袭人生。

《闪婚50岁》。图/豆瓣

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人做中老年短剧。一个短剧机构平台方告诉记者,其平台数据显示,中老年短剧的观看群体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受众年龄在30岁到六七十岁不等。他更乐意把50岁到70岁之间的人称为“新中年”。

短剧制片人崔丽打算未来主攻中老年短剧,做“中老年专业户”。12月以来,她连拍了四部中老年短剧。其中一部叫《五十而逆》,这是一个逆社会时钟的故事。一个主妇在50岁生日那天遭受丈夫背叛,决定重拾年轻时的舞蹈梦想,最后站上了大赛的领奖台,与原来的家庭决裂,收获了事业与真正的爱情。

短剧导演岳鹏觉得,这些中老年短剧爆火的原因之一,是“造了一个梦”。比起长剧里受中老年人欢迎的历史剧和城市剧题材来说,短剧直截了当地看见了老年人的遗憾与失落,并将其编织成梦。

在短剧的世界里,老年主角仍然充满着活力和无限可能。

他们会展开一段怦然心动的爱情,再度创业并取得成功,意外拥有令人艳羡的财富,轻易实现年轻时的梦想,甚至直接能穿越回二三十岁,把人生再过一遍。这些叙事避开了衰老的沉重和现实的平淡。

“老年人其实心里边也是小孩。”岳鹏提到,中老年短剧制作,大体上与其他短剧相似,只是把主角换到了中老年身上。他觉得不管什么年龄段,人的欲望都是相似的,比如金钱,比如爱情,“年轻人想干什么,其实他也想干什么。他也想过年轻人的生活,想着自己的人生还有没有可能性。”

【4】留下的,回归的

一个中老年人的横漂之旅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清。

在崔丽看来,中老年演员在短剧里仍是稀缺的,“市场上都是需要的”,在以年轻人为主角的短剧中,“婆婆、妈妈的角色也很多”。

她认为这些老年人比年轻人留得久。短剧也在卷,做短剧的公司越来越多,只能卷剧本,卷拍摄,卷成本,给演员的片酬也相应会有变化,“片子一多,收益减少,各方面的成本都会压缩”。年轻演员如果挣不到钱,成名梦难以实现,很快就会离开。

和年轻的横漂不同,这些中老年横漂大多没有成名的祈望。他们有一定的积蓄,没有经济困扰,更注重获得个人体验与价值感。

但在老师梁辰看来,中老年横漂仍是一个较为小众的群体。他认识的中老年学生,多数已经离开横店,回归自己的生活。

刘林算是个例外。他是梁辰在培训班见到的第一个老年学员。刘林是一名退休公务员,2020年来横店当演员。他能演话剧,还赶上了短剧的风口。因其身份的反差大,他被许多媒体报道过,在圈子里小有名气。梁辰提到,刘林如今还在横店演短剧,片酬能达到每天500至800元,“一个月拍15天,月收入就能达到八九千元”。

但这样的例子只是少数。梁辰觉得,嘴皮子溜,会交际,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性格才能在横店待得长久。“像唐大叔这样的,可能在这里待半年,一个月也只能接到两三部戏。而且中老年短剧能红多久,我们都说不准。万一半年后,这个浪潮就过去了呢?”

在横店的一家短剧拍摄基地,一个剧组正在拍摄。图/九派新闻 万璇

在横店,“明星”一词随处可见,一栋灰白色的楼房取名“明星楼公寓”,旁边是“影星酒店”,一家名为“白日梦”的青年旅舍里住着许多追星的年轻人。在横店最繁华的万盛南街上,一个61岁的群演在卖手机贴膜,上个月他只接到4场戏。一个外卖骑手的手机里,仍存着三年前做群演时与于正的合影。

这里被称为“中国的好莱坞”,旅游大巴车身上也会写上“梦想成真”。

大学生梅梅觉得,在横店,多数人都在追求一种虚无缥缈的概率和梦想。她在年初短剧最热的时候来横店做演员,但只待了三个月,把横漂经历写成《横店日记》,在社媒上更新。

梅梅结识了一些今年开始横漂的中老年女性群演。她记得,她们的头像大多是自拍,爱玩短视频,视频号里会发孙子的照片,会对自己的妆造拍照留念。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个55岁左右的阿姨——因为对方有一头看起来很年轻的长发。梅梅和阿姨一起报上了一场民国戏,演的是在干活的女工。群里的要求是女性,不限年龄。但是到了现场点人时,群头跳过了她。

“只有民国戏,我们俩才有可能同时出现在一起。横剧的现代戏一般都需要年轻的女性,现金戏也是(注:“现金戏”指小成本短剧,主要拍摄竖屏短剧,启动资金少,拍摄周期短)。到最后阿姨都没有在那部电影中出现,他们只选了很年轻的人。”她后来知道,那个阿姨不久后也离开了横店。

安红、芳华、唐军并不担心没有戏拍。安红给自己在横店的体验周期是一两年,或者更长的日子。芳华打算待半年,她觉得只要能在培训班组织的舞台上演一场话剧,就没有遗憾。

唐军坦然接受年龄带来的区别。他71岁,遇到合适角色的概率很小,剧组选人时会顾忌他的年龄,“担心出事”。他的戏份也少,拍一天就收工,在片场的大多时间是在等待。

唐军提到,决定离开广州的时候,老板说给他涨薪300元,让他留下,他还是要走。他不打算给自己的横店生活设定一个截止日期,现在条件允许了,他只想满足自己的心愿,“以后就顺其自然地过”。

(除岳鹏外,其余受访者均为化名。)

九派新闻记者 万璇 彭茸雯 浙江横店报道

编辑 王佳箐 付珊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吴尚怿 UN975

网址:退休后去横店演短剧的老年人:背50个绕口令重学拼音,一天片酬两百为自己造梦 http://c.mxgxt.com/news/view/581336

相关内容

退休后去横店演短剧的老年人
71岁电工辞职追梦!横店演短剧每月收入150元
“横店群演紧缺”上热搜 安徽老乡讲述横店打拼故事
常青树|退休后进影视圈 光影路上追梦人
横店“群演”现状:20万追梦人变做梦人,如今已成“懒汉”的天堂
十几万横店群演集体调薪,短剧剧组减少,4年“横漂”加500个群找戏拍
爆款短剧演员一天最高薪酬3万元 后来者有机会吗?
横店20万怀揣明星梦的人,美女泛滥光棍成群,他们将何去何从?
未来横店影视城全力打造沉浸式影视体验度假区
一二线演员片酬1200万一集 “天价片酬”的锅谁来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