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表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将长期存在
【摘要】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大道院士16日表示,中国陆地国土分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胡焕庸线西北半壁缩小与东南半壁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差距,还在于受到距国内外市场距离远、运输成本高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记者余晓洁吴晶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大道院士16日表示,中国陆地国土分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胡焕庸线西北半壁几乎包括了干旱及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这种自然结构特点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胡焕庸线的稳定性。陆大道是在16日召开的“中国人口格局与胡焕庸线有关问题”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的。研讨会旨在推进胡焕庸线学术研究,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参考。“胡焕庸线西北半壁缩小与东南半壁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差距,还在于受到距国内外市场距离远、运输成本高等因素的严重制约。运输能力可以提高,但运输距离长及其引起的成本高是难以改变的。此外,教育和文化水平也是制约西北半壁经济发展的因素。这个因素的改变是个渐进的过程。”陆大道说。1935年,胡焕庸先生在《地理学报》发表了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他搜集整理了全国各地区的人口数据,将人口数据精确落到县级单元尺度,绘制出了中国第一张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并提出了黑龙江瑷珲(现爱辉)—云南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64%的国土居住着4%人口,人口密度极低。这就是著名的胡焕庸线。它的提出,首次定量刻画了中国人口的空间特征,揭示了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密度存在巨大悬殊。80多年过去了,胡焕庸线是否依然存在,对中国人口格局和新型城镇化有何影响?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1935年提出的胡焕庸线所揭示的我国人口东密西疏格局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并且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将长期存在。陆大道等研究撰写《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等文新近发表在权威地理刊物《地理研究》和《地理学报》上。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等的支持。“胡焕庸线是一条地理线,是一条人地关系线。它反映了人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要适应西部自然环境的特点。”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傅伯杰院士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叶大年院士认为,胡焕庸线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也会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但胡焕庸线以西地区也有一些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明星副研究员认为,尽管胡焕庸线稳定性将长期存在,依然可以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合理的空间组织,助力中西部地区实现更好质量的城镇化和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既可以在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好的地区实现人口就近城镇化,也可以鼓励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口到东中部落地定居实现异地城镇化。这两种方式都有助于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陈明星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卫东研究员等多位与会专家认为,开展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研究与争鸣很有意义,可以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顺利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网址:科学研究表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将长期存在 http://c.mxgxt.com/news/view/601658
相关内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窦贤康:今年将探索长周期、稳定资助青年科研人员,最高可获15年稳定支持!
重大突破! 武汉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在Nature子刊发表重要新材料研究成果
“法律,人性的低保”,以及比较研究和跨学科
作家传记研究的学术史意义——读赵焕亭著《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随想
市场集中度、竞争度与银行风险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我院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明星研究员应邀线上讲学
《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研讨会在河南举行—新闻—科学网
《食品科学》:花生主要过敏原Ara h 1线性B细胞表位的预测及鉴定
X70管线钢在管件制造过程中晶粒长大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