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审美重建,从重新定义爆款开始
作者|顾 韩
编辑|李春晖
“内娱完了?”站在2024年,我们可以明确回应这句前几年很流行的戏言——内娱没完,它只是变了。而且,好消息多过坏消息。
种种迹象表明,流量时代业已结束。其显著标志有二:一是不再产生新的“顶流”;二是流量越来越不“扛剧”,话题优势迅速衰减。
变革带给观众最切身的福利是,内娱进入了一个时长未知的重建期。一些畸形的东西被抛弃,一些熟悉的东西在回归,更有一些前所未见、令人兴奋的东西在诞生。但另一方面,这种深度全面的震荡也带给我们许多困惑:剧集的扑爆越发难以预测、甚至难以解释,同一个作品或者主创也越来越难得出统一、可靠的评价。
如果我们相信媒介决定论,那么最适合回答与重整这些问题的仍然是长视频平台。它们花了小十年的时间成为剧综生产的中心,正是种种变革背后不可忽视的推手。
传统媒体时代是“精英”说了算,只有他们拿着“金喇叭”;流量时代是发言群众说了算,谁声音大谁有理;而从上海电视节期间腾讯孙忠怀的演讲来看,视频平台在输出多元剧集重塑内娱审美的同时,正试图重构剧集评价体系,而其最终导向的,是剧集商业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呼唤多年的2C售剧模式,这次真要来了。
内娱审美重构,好剧刷新认知
“首先我想提问现场的各位,对近两年腾讯视频的电视剧业务观感是否有变化?我自己的体会是变化还挺大。”6月24日,一年一度的腾讯视频影视年度发布上,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演讲一开始就将关键词摆了出来。
作为长视频第一梯队,腾讯视频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变化无疑有目共睹。孙忠怀则着重介绍了两点:首先是品类更加多元,在大古装、甜宠剧之外补充和开辟了很多新类型;其次是好看的剧更多了,尤其在最近一年“迭代式地不断推出”,腾讯视频有18部作品入围了今年的白玉兰奖评选。
这两点基本也可视为整个国剧变化的先导或缩影。一是不断有新的赛道被开辟,不断有新审美或者情绪诉求被挖掘、被满足。二是好剧不仅多起来了,“好”的程度也在不断刷新观众的想象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要数既被马化腾点名表扬、又在白玉兰拿下多项提名的《漫长的季节》与《繁花》。一方面,二者都在艺术价值上创造了国剧新的高峰。《漫长的季节》展现出新锐导演辛爽的灵气与作者性,在保留“东北文艺复兴”的时代质感与文学性的同时,其选角得当也给观众带来了一场优质表演的饕餮盛宴。
《繁花》更不用多说,是电影大导下凡做剧的最理想成果,每一分光影、每一帧画面都对得起它罕见的拍摄周期。如行业人士所言,“向上有艺术,向深有时代有命运,向下有故事,向左右旁枝有无尽的美貌和细节。”
另一方面,二者的影响力都超出预期,或者说,超越了以往的同类作品。《漫长的季节》作为一部12集纯网悬疑短剧,完结近一个月依然话题不断,后续不仅出海至Netflix,国内也分别登上江苏卫视与CCTV8进行二轮、三轮播出。
文艺片大导操刀《繁花》也并未落入曲高和寡的窘境,而是爆发出惊人的商业价值。不仅广告招商表现突出、品牌合作花样不断,也在线下掀起了打卡潮,强势赋能上海文旅。正因如此,两部剧在白玉兰的提名情况不仅业内关注,在网友间也引发热议,真正颁奖时的热搜盛况完全可以预见。
这两部剧能有如此成绩,便是内娱审美重建的结果,也是新时期到来的标志。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观众完全能够欣赏题材深沉的、叙事有一定挑战的作品,只要它足够优秀。甩锅观众的“细糠论”也好,所谓为了兼容观众才不肯创新的托词也罢,都可以收一收了。
另一方面,这两部剧的诞生与成功也显示出,在短暂经历过“碎片化看剧”的危机之后,传统长剧终于重新确立自身的价值与定位,找到了未来的努力方向。比如发挥长视频沉浸讲故事的优势,更多承担起传递价值、凝聚共识的责任。又如,攀登艺术高峰,打造更多留得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无法被简化为“小帅与小美”的好剧。
评价体系重建,如何定义爆剧
然而,在当今内娱,审判一部剧更常用的框架不是论好坏,而是鉴扑爆。
无论热搜、论坛还是私下聊天,都经常是流水的新剧,铁打的“爆了吗”、“真爆还是假爆”式发问。延伸议题更是多种多样,例如“某某剧这么爆、究竟哪里好看”,以及它的镜像问题,“某某剧既然这么好看、为什么没爆”。
在长视频人均一套站内热度值的情况下,各路人马不断开创出野路子的鉴扑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二创多少、预约量、招商情况、演员发展……这也很能体现群众鉴扑爆的热情。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流量时代的后遗症。
爆剧大抵是爆款剧的缩略或变种,而爆款正是流量热钱时代的流行概念,与那时的种种非理性与不专业息息相关。2018年起,随着官方打击收视率造假,视频平台也陆续关闭前台播放量,打响了漫长的去流量化之战。然而,上下游立场不同,步调也很难一致。
这不仅因为摒弃唯数据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是因为,扑爆相当于市场反馈,有很大可能影响到内容的再生产。
归根结底,大家对流量时代的乱象属实是心有余悸。另一方面,也确实不知道上游“洗心革面”的进度条走到了百分之多少。各平台在以何种标准挑选项目、投拍剧集,观众心里是没底的。
所以,眼下最需要的其实是平台表态,给到观众安全感与引导。而这恰好也是腾讯视频追求的。一方面,马化腾的态度就非常明确,既有“电线杆小广告”的诛心之语,对《漫长的季节》《三体》《繁花》也做出了“贵也是非常值得的”的锐评。
而具体到腾讯视频,自从2021年提出艺术、科技双向驱动的战略,腾讯视频就致力于将其身体力行,并且不断展示思考与实践的最新进展。2023年6月,孙忠怀已经提到要将作品的艺术成就与业务成功分开看,今年则进一步明确了怎么分、看哪些:
“如何评价一部作品成功与否?我们过往主要从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否能赚钱来评价。现在我们改了,改为二元评价:既看经济效益,又看作品的艺术成就和行业口碑、观众口碑。不再只看钱。”
当然更重要的是,腾讯视频并未让新的战略、新的标准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围绕其进行改革、重塑风气,让尊重艺术成为一种平台文化、一种操作手册,使其切实影响最基层的行动与最实在的内容生产。
商业模式重塑,颠覆一下关系
其实不难看出,内娱的审美重构能够持续、有效进行,上游推动与下游认证缺一不可。《繁花》到底值不值?有质疑的声音,但也有更多真金白银的反馈支持积极的答案。所以,就像孙忠怀演讲中提到的,长视频为剧集建立的商业模式以会员消费为主导,已经具备了让观众用脚投票、让好内容自下而上被筛选和推举而出的条件。
但同时,孙忠怀也犀利指出,制播环节依然保留着传统剧集行业B2B的传统,与以2C为终点的付费模式存在脱节。简单来说,播一部剧,平台的收入来自C端用户付费,制作公司的收入却来自前置的平台采购或者承制交易,并不直接对观众负责。
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传统媒体时代已经浮现,到长视频时代还在复刻。一是如孙忠怀演讲中分析的,“买卖一旦达成,权利义务关系和播出风险责任就转移了”,很难不滋生一些预告诈骗、注水烂尾的乱象,观众的追剧体验得不到保障,平台也成了冤大头。
二来,“关系”的重要性被无限放大。孙忠怀少见的将这一点直接摆到台面上,“过去,平台和制作公司要搞好关系,这样平台才能早日发现好的项目线索不漏球;制作公司可以早日锁单、卖个好价钱。”如此必然导致双方出现许多杂念与额外开销,更严重一些便是贪腐。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模式下,做剧要揣摩的就不是如何讨观众欢心,而是如何在平台过会。剧本打磨修改皆在B端进行,出现与观众脱节的情况基本无从察觉、更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内容上既不能与观众双向奔赴,付费模式自然也发挥不出最大筛选效果。
话说到这里,腾讯视频业务改革的脉络与目标已经十分明显:那就是让剧集产销模式真正2C化,淡化人和关系在决策中的影响,把决定好剧及其再生产的权力交给观众。
此前腾讯视频的改革主要在内部,包括推出轮岗机制;改革制片人团队的薪酬模型,令收入与作品最终质量挂钩;在制片人、小组负责人与工作室负责人的考核中,围绕作品成功率提升考核压力等等。
而接下来,腾讯视频决定向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模型突围,邀请制作公司尝试动态对赌、后验激励,双方“风险共担、共同面对观众、收益共享”。相应的,腾讯视频也承诺,关于项目数据的准确性、透明性、可信性,未来也会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腾讯视频将持续优化项目过会的流程与标准,不看轻任何一个故事、一个创作者,不迷信任何团队与曾经的爆款经验,对所有的创作者一视同仁,一切以剧集可以赢得观众的喜欢为基准。与制作公司不做“酒肉朋友”,做“互相督导的共创伙伴”。
孙忠怀指出,这种模式在电影行业已经实践多年。完全靠观众用脚投票、风险与回报平衡的机制,令创作者始终处于严苛的考验中,有研究市场、精进创作的动力。同时,长期的专业口碑输出者、行业的长期贡献者也能获得高回报。这样的“名利双收”,也是他对电视剧行业的长期期待。
可以想见,扭转剧集行业的B2B传统是极其艰难的一步,但也是有望将剧集行业推向现代化、工业化的重要一步。我们期待,随着腾讯视频率先进行这样的尝试,会有更多口碑、热度一体的繁花盛开,内娱和观众也能早日走出流量时代的阴影。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北京市
网址:内娱审美重建,从重新定义爆款开始 http://c.mxgxt.com/news/view/607308
相关内容
韩志杰谈革新大剧方法:重新定义头部内容践行正向价值美妆“爆改”:自我重塑还是审美固化?
从2018优酷YC盛典开始,明星与平台的关系将被重新定义?
千万级涨粉与“爆款制造机”,抖音重新定义音乐人“出圈”之路
美妆综艺秀《口红王子》:重新阐述“内外美”
当新锐品牌开始品牌建设
从Angelababy抖音首秀,重新审视明星出镜带货的价值
2018优酷YC盛典众星云集,重新定义明星影响力
国漫“爆款”如何重塑经典
专属私定美睫 淳睫全新重磅上市光耀系列明星造型师联名高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