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三步”怎么走?
手机:13161131912固话:010-88430281
微信:lhcjh6666邮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张棉棉、朱东阳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在前两步已经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进入第三步——建造空间站阶段,这次发射的核心舱在整个空间站的建设发展中发挥哪些作用?即将建成的空间站到底是什么样的?又有哪些特点?对此,我们采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听听他们怎么说?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自1992年提出“三步走”计划以来,我国载人航天实现了从无人试验到载人飞天、从单船飞行到多器对接组合飞行等重大跨越,自主突破和掌握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并通过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让11名航天员遨游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是一脉相承的。
周建平:载人航天工程从立项起就规划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载人飞船工程,第二步空间实验室工程,而第三步就是建设空间站,是一脉相承,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我们说“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不管是神舟飞船还是空间实验室,过去是以验证技术为主,空间站是以科学研究和空间应用为主。所以,我们空间站上面有大量的科学设施。从技术上讲,它有很多自己新的特征,比如说载人、出舱等。
按照计划,未来两年,空间站工程将通过10次密集飞行任务,建成中国独立建造、自主运营的天宫空间站,其间还将进行多次回收任务和在轨关键技术的验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这次发射的核心舱是空间站中最重要的一个舱段——控制舱段,主要目的是验证空间站的几项关键技术,比如再生生命保障技术等。
(来源:央视新闻)
周建平:空间站为了长期、经济的运行,要尽可能实现空间站上物质流的循环利用。比如,我们能够把航天员在空间站上呼出的水汽收集起来,通过净化装置把它处理成可供食用和制氧用的再生水;能够通过电解制氧系统获得氧气,而不是从地面带去氧气;能够把二氧化碳富集起来,先通过电解水产生氧气和氢气,再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这样,我们能够获得很高的物质闭环度,可以大幅降低对地面供应的依赖。
(来源:央视新闻)
周建平介绍,由于未来空间站将开展大量科学研究和技术实验,需要充分的能源保证,为此我国专门研制了大型柔性太阳电池翼以及相应的能源系统来提供能源支持。此外,空间站还将首次使用机械臂,它像一个巨大的手臂一样,具有在太空中抓取、对接大型载荷等功能。
周建平:机械臂是我们关键技术验证阶段非常关注、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我们空间站今后建造水平的一个标志。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一只手固定身体,一只手将轨道舱门解锁,缓缓打开舱门,随后,他身着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舱外航天服进入太空。太空中,他声音洪亮地报告:“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2008年9月27日,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正在出舱活动(摄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来源:新华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那次出舱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并掌握了舱外服的研发技术,实现了航天员安全出舱及返回。下一步即将展开的出舱活动将会完成更关键、复杂的科学验证任务。
周建平:空间站的建造要依靠航天员在舱外完成大量的复杂活动,对航天员的出舱能力要求很高,出舱活动的能力也是保障空间站顺利建造完成的重要技术支撑条件。所以,在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将安排多次航天员出舱任务,进一步验证出舱活动的能力。
发射现场(来源:新华社)
去年底,我国已经完成了第三批18名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他们将主要执行空间站运营阶段的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和过去航天员主要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不同,第三批航天员中还有来自科研单位的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可以满足在轨维护更换和开展更高水平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等多样化要求。
郝淳:后续,我们还将根据任务需要,扩大候选航天员的选拔范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乃至其他有志于航天事业的科技人员,都有可能加入航天的队伍。未来一定会有国外的航天员参加中国的航天飞行,在中国的空间站上工作和生活。为了参加中国的飞行,已经有一些国外的航天员开始学中文。
(来源:央视新闻)
万丈高楼平地起,未来,空间站将一步步建成和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与之前发射的航天器相比,空间站的显著特点是可以拓展舱室、不断变化搭载载荷,能够最大化满足太空科学实验需求。
周建平:我们的空间站是个不断在变的空间设施。现在核心舱发射成功升空后,一步步把它建起来,以后还可以扩展它。在建设和扩展过程中,空间站的状态构型都是不断变化的。目前的三个舱是基本构型,未来还可以发射第4个、第5个、第6个舱和其对接。同时,它的载荷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留了很多安装载荷的挂点、平台、机柜,今后都要靠建造完成它,不断适应新的科学需求以及技术需求。
发射现场(来源:新华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包括空间站本体、载人飞船、货运飞船、运载火箭等在内的所有单机设备均由我国独立自主研发。未来,中国空间站将秉承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与国际科学家共享平台,共同开展太空科学实验工作。
郝淳:我们一直在推动和其他航天国家的合作,包括我们的航天员到国外、国外的航天员到中国参加训练,以及联合国外空司围绕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应用合作等。我们签署了合作协议,前期也共同对外征集了第一批合作项目,现在有17个国家参加的9个项目已经正式确认参加中国空间站的科学实验,后续还将和联合国外空司陆续征集后续批次的合作项目。
来源:央广军事
扫描二维码加入本会
关键字:军民融合 | 产业快讯 | 政策法规 | 信息发布 | 技术前沿 | 行业动态 | 高层观点 | 高层观点 | 经济发展 | 改革创新 | 投资指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揭秘中国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三步”怎么走? http://c.mxgxt.com/news/view/611196
相关内容
齐了!中国空间站“火箭天团”成员全部到位波音Starliner载人飞往国际空间站的航班再次推迟
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今天开幕 中国航天“明星”齐亮相
中国航天爆发之年,品牌如何借力腾飞|对话中国航天太空创想
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眼中的“最大挑战”和“未来展望”
《地心引力》:美国导演让中国空间站去拯救美国宇航员
张扬说丨从无到有,中国载人航天如何大胆跨越?
神舟飞天历程——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航天日
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向全球女性致以节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