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

发布时间:2024-12-31 13:38

1922年10月17日,李德生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苏州。

1929年—1938年,先后入读上海爱华小学、上海东亚中学。

1932年,日军入侵上海时,李德生初中毕业。 [9]

1939年,读入浙江联高。 [4]

1941年8月,参加完考试后的李德生返回桂林,成为桂林某锡业管理处的实习生,从事油印、清洁等工作;11月,从报纸上得知自己被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录取。由于当时中日交战,日本战机将重庆中央大学沙坪坝校区校舍炸毁,校舍需要维修,李德生于当年12月前往重庆中央大学报到。

1945年6月,从中央大学地质系毕业并获学士学位,玉门油矿矿长严爽来重庆中央大学招人,李德生通过选拔参加玉门油矿工作;9月10日到玉门油矿报到,担任实习员;10月,翁文波成立野外地质调查队,李德生作为技术人员随之被招募帮助翁文波做重力解释,协助进行河西走廊普查工作。

1945年—1977年,在玉门、台湾、延长、大庆、四川、胜利、大港和任丘等油气田从事现场石油勘探与开发地质工作。 [6]

1946年—1948年,国民党组建重力队和地质队,到台湾进行油矿、气矿考察。李德生作为重力队成员,寻找新的地质构造。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李德生选择留在大陆。赋闲间,李德生跟随翁文波完成江南地区的重磁力勘探。

1950年—1954年,在延长油矿工作。

1954年10月,调任玉门矿物局任总地质师,负责勘探工作。

1958年3月,四川发现川中油田。李德生随后被调往四川,并于1958年3月至11月参加川中会战。

1959年12月—1963年12月,参加大庆会战,担任地质指挥所副指挥,兼油层对比大队队长,专门搞油层对比。

1964年,参加山东胜利油田即华北石油会战。

1965年—1967年,参加四川盆地开气找石油会战。 [4]

1965—1973年,任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总地质师。

1978年,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6]

1986年7月,兼任南京大学地质系(现地球科学系)教授。 [2]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

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3]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德生提出中国含油气盆地三种基本类型的分类方案:东部拉张型盆地,中部过渡型盆地,西部挤压型盆地。在渤海湾盆地研究中,提出了“渤海地幔柱”的概念并全面论述了该盆地的沉积史、构造格局和油气田分布规律。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了中国海相和陆相含油气盆地大多具备多旋回叠合盆地属性,并详细解剖了这些盆地古构造、古地理和多套含油气系统特征。 [6]

李德生是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者之一,参与编制完成大庆油田第一部开发方案——“萨尔图油田146平方公里面积的开发方案报告”。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参与创立了渤海湾油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理论并指导实践。 [3]

学术论著

截至2010年6月,李德生在中国国内外地球科学刊物上发表140余篇论文(含7部中文专著和2部英文专著)。 [6]李德生的代表作有《石油勘探地下地质学》《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李德生石油地质论文集》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院士文集李德生集》。 [3]

科研奖励

李德生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 [3]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等级

1982年

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985年

大庆油田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85年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集聚(区)带的理论和实践--以济阳等拗陷复杂断块油田的勘探开发为例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10年6月9日

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

2010年度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6]

参考资料来源: [5]

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截至2010年6月,李德生培养了25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 [6]

寄语青年

对新一代石油人,李德生寄予厚望:“青年人第一要立志,要有志向,为石油工业潜心研究。第二,要敬业,坦然面对遇到的问题。第三,要勤奋,深入现场掌握一手资料。最重要的,要求真务实,讲真话” [9]。在李德生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庆祝李院士百岁寿辰活动上,李德生勉励石油科技工作者,做科学研究工作务必勤奋、诚信、求真务实,坚持培养和锻炼自己,以所学所长报效祖国,为祖国石油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荣誉/表彰

2023年7月20日

最美科技工作者 [7]

2022年11月13日

“石油科学家楷模”荣誉称号 [12]

2001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4年

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杰出成就奖章 [6]

1994年

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荣誉会员 [6]

1991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6]

/

“玉门油田开发建设功勋地质师”荣誉证书 [14]

/

美国石油地质学协会终身会员 [13]

任职时间

职务

2016年—2021年

第八届《石油学报》编辑委员会顾问 [18]

2011年12月29日

中国石油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17]

/

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 [13]

/

中国石油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

中国海洋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16]

家庭背景

20世纪20年代,李德生在上海的一条弄堂里长大,家境贫寒。两个哥哥都是小学念完就去当学徒,做工赚钱,贴补家用。 [9] [11]

婚姻家庭

1943年,李德生结识了妻子朱琪昌,她是中央大学外文系校友 [4]。李德生的大女儿李允晨出生于上海。后三个孩子的名字则是李肃、李玉、李延,分别成了李德生在甘肃、玉门、延长为中国找油的见证。 [11]

李德生对中国陆相生油理论、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陆相湖盆储层研究、古潜山油气藏以及裂隙性储层特征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地质调查局评) [3]

李德生院士是中国国内石油地质学的泰斗,是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为国奉献、艰苦创业、矢志创新的百年人生历程,生动诠释了爱国精神、石油精神、科学精神的实质内核,精彩演绎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光荣传统,是中国石油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院士评) [15]

李德生在华北石油会战和四川盆地开气找石油会战中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南京大学校友网评) [4]

李德生院士为推动祖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为人师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求实的治学精神,深厚的学术底蕴,感召着青年学者沿着他开辟的科学道路继续攀登,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者,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院士评) [12]

李德生秉承“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为新中国石油事业的崛起和自立自强奉献了力量,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吕建院士评) [12]

李德生的百年人生,是一段为国奉献、艰苦创业、矢志创新的历程,是爱国精神、石油精神、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他的崇高理想、学术思想和伟大品格,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传承。李德生的百年人生,始终胸怀赤诚报国的崇高理想,永葆为国找油的初心;始终秉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担科技兴油的使命;始终坚守甘为人梯的无私情怀,肩负科学育人的责任;始终秉承乐观通达的人生态度,树立淡泊名利的典范,充分彰显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担当。(时任中国石油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焦方正评) [12]

李德生热爱祖国、勇于探索,为中国石油的快速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尊重科学、坚持真理、敬业奉献、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是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原院长赵文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冯志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原执行副总裁朱伟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何登发等4位院士专家评) [12]

李德生在石油界献身石油事业的77年,始终站在世界石油科技前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和超凡智慧,致力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耄耋之年仍老骥伏枥,是广大石油石化科技工作者的楷模和典范。(“石油科学家楷模”颁奖词) [12]

李德生教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构造理论研究中成就卓著。(2010年度陈嘉庚地球科学奖评委会评) [6]

李德生一生历尽艰辛,一生成就斐然。(新华网评) [8]

李德生是新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开创者、见证者、建设者,他是公认的石油地质大师。(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科学人生·百年”评) [10]

李德生是中国石油地质方面首屈一指的专家,他从不信口开河,任何场合,只要不在发言,就一定在认真作记录,言必有据。(2012年第12期总第774期《人民画报》评) [11]

李德生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

2022年11月13日上午,李德生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庆祝李院士百岁寿辰活动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举办。吕建、李廷栋、翟光明、汪集旸、戴金星、胡见义、贾承造、苏义脑、袁士义、王铁冠、孙龙德、陈骏、高福、金之钧、李阳、赵文智、孙金声、邹才能、李宁等两院院士出席纪念活动。 [12]

网址:李德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 http://c.mxgxt.com/news/view/611366

相关内容

王德民:他被称为“中国最帅的科学家”,他是帅过明星的院士
【中国科学报】地层古生物学大腕儿殷鸿福院士:咬定青山不放松
科学网— 划过中国地质学史的绚烂火焰
如何成为并辞去美国科学院院士
明星八卦众人皆知,中国脊梁去世无人知晓,寻找石油的刘光鼎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报】院士专家追忆“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科学家也有“35岁焦虑”?听听院士怎么说
我院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明星研究员应邀线上讲学
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中国将成为数学强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