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航天员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王亚平因“太空教师”被大众熟知,这次再度问鼎苍穹,她又多了很多“首个”标签,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中国首次驻留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还可能是中国首个出舱的女航天员。
“男航天员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每次见到王亚平,她都愈发消瘦,让人心疼。可王亚平笑称,不是瘦了,而是肌肉更紧致了。越临近发射,训练强度越大。就在万家团圆的中秋假期,她也在训练,没能和家人团聚。
2020年7月10日神13乘组参加人站联试 孔方舟摄
虽说,和男航天员相比,女航天员在体力方面难免有差距。但亚平认为,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是女性就降低门槛。在平时的训练内容、训练标准、要求上,她默默对自己提高了要求。
超重耐力训练中,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她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难,面部扭曲变形,甚至连眼泪都甩了出来;
救生训练中,不管在野兽出没的丛林,还是风沙漫天的沙漠,或是大浪滔天的海洋,她从容面对恶劣环境的考验;
体能强化训练中,3000米考核,她比满分标准还提前了3分钟。
体质器械训练中,她每次在规定课时以外加练1小时,经常练得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来;
出舱活动水下训练中,她身着水下服,在10米深的水下,克服水的阻力和服装40千帕的压力,不断调整身体姿态,完成攀爬、操作等各种动作,持续水下工作5、6小时,饿了只能忍着,痒了痛了也没法挠。男航天员在水下坚持多久,王亚平同样在水下坚持多久。但比起男航天员臂力、体型和臂展的先天优势,对加压后舱外服的操控力,可能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到。
“每练完一次,技术上又进步了,离梦想又近了一步。”每次水下训练结束后,她都觉得很有成就感,稍作休息后,她又去跑步机上边锻炼会儿,边回顾整个训练过程,总结经验。
“在我的字典里就没有‘放弃’二字”
2003年,杨利伟实现中国人千年飞天之梦,世界瞩目、举国同庆,这也给当时还是女飞行员的王亚平播下了一颗“飞天”的种子。
电视机前的她脑海里一个小火苗“腾”地被点亮了:“中国现在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当加入航天员队伍之后,她才发现这些光鲜灿烂的时刻,只是惊鸿一瞥,在航天员的职业生涯中,只有准备飞行和飞行两种状态,更多的是面对数十年如一日地枯燥艰苦的训练和一次次激烈严酷的挑选。
在王亚平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两字。在追梦飞天的路上,她一次次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比如在太空中有抽血项目。以前,王亚平想都不敢想,后来也只拿萝卜练过手。但没想到,乘组第一次进行抽血训练时,她自告奋勇第一个站出来尝试,干脆利落,动作非常标准。“成为航天员后,我发现自己做了很多以为自己做不到事,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她说。
她还学会了理发等生活技能,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飞天前亮相的发型都是她帮忙修剪的。
超重耐力训练,起初是王亚平突破不了的瓶颈,考核成绩总是二级。这项训练需要有较强的腹肌力量和背肌力量。体型偏瘦的她腹肌背肌不够,为此,王亚平在增强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上想办法。她除了正常体训外,还每天给自己开小灶。
2011年年底,又到了大考核的时间。
“能不能扛住?”教员关切地问到。 “没问题!”王亚平坚定地回答。
已经数不清她给自己加训了多少次了,豆大的汗珠顺着她清瘦的面庞滑下,她也咬牙坚持,从不去按下手边那个红色的“暂停”按键。在她心里,这个按键根本不存在。这次,王亚平终于突破二级升为一级。
尤其在太空中,身着舱外服的航天员行动和操作主要靠上肢,对于可能要执行空间站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来说,如何提高上肢力量?一个字,“练”!
据王亚平的体质训练教员谷志明说:“每次她都要针对出舱任务加练臂力,抓握铅球、俯卧撑、举杠铃等等。体质训练中,她总走得最晚。”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亚平终于将胳膊练出了肌肉块。有一次,王亚平训练完去按摩,按摩师提醒她说:“王老师,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你的胳膊练粗了!”可王亚平的反应却出乎意料之外,她高兴地说:“太好了!说明我练出了效果,肌肉力量增强了。”
都说爱美是女生的天性。可对于王亚平来说,美不是最重要的,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才最重要。她经常跟大家比一比谁的胳膊粗,谁的肌肉块更强壮。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一辈子。“对我来说,航天员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项事业,而且是我热爱的一项事业。”王亚平说。这份热爱给予她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她不断向前。
“太空女教师的身份让我骄傲和自豪”
“大家好,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04分,在远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身着蔚蓝色舱内工作服的王亚平如美人鱼般轻轻一跃,向摄像机镜头缓缓飘来,为全国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开展太空授课。
她和聂海胜、张晓光三人完美配合,在大约40分钟内,先后顺利展示了质量测量演示、单摆运动演示、陀螺演示、水球演示、水膜演示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并通过天地连线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这堂精彩的太空授课在数以万计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之后,王亚平收到很多学生来信,她也专门去过很多学校跟学生交流,学生们对太空的向往和对科学探索的热情陡增。
一名学生在给王亚平的信中说:“是你给了我梦想,我会像毛毛虫一样,慢慢地爬向树的顶端。总有一天,我会像您一样,变成一只蝴蝶,飞向太空,实现梦想!”
一个名叫王楠的高中生因此坚定了选择航天的信念。为了离航天事业近一点,她将6个高考平行志愿的首选专业全填为“测控”或“自动化”,并在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航天科普宣传,希望像“太空课堂”一样,把航天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中。后被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研究生,现在如愿成为一名航天工作者。她说:“‘太空教师’王亚平一直是我追梦路上的光。”
还有很多当时未出生的小朋友,翻看当年的授课视频,还在问王亚平什么时候再进行太空授课。这也一直激励她渴望再次飞上太空,再次带着孩子们的眼睛开始新的探索。
“女儿让我去太空给她摘很多星星”
与8年前执行任务不同的是,这次飞天,她的内心有了一个最大的牵挂——5岁半的女儿。
在女儿最依恋妈妈的这个年纪,她便要和女儿分别半年,王亚平难以割舍。她时常想,半年后会是怎样,女儿跟她的关系会不会生疏?
平常,王亚平和家人聚少离多,尤其是这两年被选为乘组备战任务,加上疫情反复被隔离,经常回不了家,女儿想妈妈想得直哭,也只能隔着栅栏远远地看一眼。
尽管如此,小小的女儿对王亚平的职业还是引以为豪,有一次,她从幼儿园回来,跟王亚平说:“妈妈,你是一名航天员,但我知道你还是一名老师,是太空老师。”她也对浩瀚太空非常着迷,经常缠着妈妈讲太空故事。
为了让女儿对分离期做好思想准备,王亚平用心颇为良苦。去年,王亚平特意带女儿看了部电影,名叫《比邻星》,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国外女航天员在飞行之前和女儿之间的故事。没想到电影是英文原版,女儿虽然听不懂,但看得非常认真,让王亚平全程给她讲解。王亚平想借此让女儿慢慢接受将来跟妈妈分别半年的事实。
半年有多长,幼小的女儿并没有概念。为了填补这漫长的半年时间,她和女儿互相布置了任务,约定看谁完成得好。她让女儿照顾好自己和姥姥姥爷,好好学习。女儿让她从太空摘很多星星回来,送给她的同学们。
采访最后,王亚平对半年的太空生活进行了畅想,在太空过新年,进行两会提案等等。个人携带的小物品里有乐器,家人和战友的照片、视频以及给两名男航天员提前准备了新年礼物。
王亚平对即将执行的任务也充满信心。她说,人们常说飞行是不确定的艺术,但对于我们的航天员来说,都将由我们在天上的表现最终确定。王亚平也期待着能够再次飞上太空,去继续圆自己的飞天梦,享受失重的那种神奇和美妙,也能再次在太空回望我们美丽的地球,再次在我们的中国空间站和大家一起迎新年过不一样的除夕。也期待着能够有机会到舱外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太空。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航,通讯员 占康)
网址:“男航天员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http://c.mxgxt.com/news/view/612168
相关内容
王亚平的训练课:男航天员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孙兴慜为何踢球这么强?颜强:孙兴慜能做到,中国球员也可以做到
女性航天员什么时候能退休?王亚平是一级航天员,刘洋为何是特级
做一个撒娇脸 :很简单 每天和Nhu在一起 我能做到的 :天天在一起
《做家务的男人》第三季上线,观察类综艺续航能力强
看明星时尚蜕变 我们也能做到
做好事做到极致的人,也可能正是那坏事做到顶点的人,要当心了!
王亚平资料被扒, 她为何能成为航天员?
梁希森:我百分之百能做到最高
如何才能做到和明星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