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真正运营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肯德基请明星代言?
请明星代言=增加成本=产品售价增加。
从网上订餐的APP可以查证,以辣鸡腿堡为例。
M记¥29,K记¥34
尽管两家都有自己特别的促销技巧,但是平均价格来看,M记更便宜一些,但是,K记的产品更加丰富。
麦当劳的汉堡菜单有11款,其中7款从进入中国以来就一直存在了。
而肯德基的菜单简直令人难以想象KFC的全名是肯塔基炸鸡的意思了。
1994年,麦当劳和肯德基同时进驻天津,几乎就像死对头一样隔街/隔壁的杵在一起,宛若一对好CP。
早期的菜单方面,M和K重叠方向很多——当时,汉堡+薯条+可乐=洋快餐,甜筒+圣代/新地+鸡翅=小吃,儿童餐,以及风格一致的店面。
不过这个对立的场面大约持续到2003-2004年,期间KFC遭遇苏丹红事件,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KFC开始了和MCD的差异化经营。
十几年过来了,MCD尽管也在象征性的做创新,但是其产品始终没离开鸡腿排,牛肉饼,鸡肉饼,鳕鱼块,一直都是换汤不换药——在我眼中,这就属于没有创新。
KFC则不然,从很早的时候就有“寒稻香蘑饭”这样有趣的主食(当时¥4一碗)早餐中开始尝试豆浆,油条这样的本土化产品,以至于后来老北京,川香嫩牛五方,以及各种盖饭,俨然成了一个中餐馆。而且这种更新每年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创新的动作很复杂但是代价很简单,创新=成本增加=产品售价增加。
于是这样一来,就和前面的情况呼应起来了。
所以正确的顺序是这样的:
KFC预见危机——尝试与麦当劳进行差异化经营——本土化与创新——成本增加价格提高——销量下降——请明星代言——提高销量。
对麦当劳而言,情况则更加简单。
既然KFC主动变化,如果自己跟风,那么差异化又会消失,同样进入恶性的竞争当中,所以麦当劳最好的手段则是以不变应万变。
KFC差异化经营——麦当劳按兵不动——减少夸张的创新举动——规避明星代言和广告投放——更加谨慎的开店——维持供应链的健康——控制成本——维持低价——保持高销量。
所以出现了我们现在观察到的一些表象。
1、肯德基东西贵了一些
2、麦当劳的店少了一些
3、双方的装修风格也开始出现差异
这里单纯根据我这约20年的亲身经历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它们未必发生在各位观众身上,诸君也不必试图把我掰直了,毕竟这是个没有结果的争论。
作为麦当奴,我喜欢的地方:
1、品质如一,回想第一次吃麦香鸡和巧克力新地,回望今天,居然还是那个味。除了尺寸方面一次次变小,好像真的没太大变化了。
2、气氛放松,因为菜单简单,所选无外乎牛肉鸡肉,于是买了就吃,不必浪费头脑。
3、态度友善,我们很多时候聚会或者线下活动都选择麦当劳,服务人员相当友善,即便是在最繁华的街区,也并没出现任何不愉快的经历。且我亲眼见过麦当劳收留非消费人员,记得哪年的新闻还报道日本麦当劳主动接纳那些因为加班难以回家的公司职员。
4、新出的自助点餐非常省心,修整过的取餐区让高峰期前台爆炸的事成了历史。
不喜欢的地方:
1、坑爹坑爷爷的创新,变了一百个样子,还是牛肉饼,鸡肉饼,炸鸡腿排,就算换成双层了换个名字,还是麦香鱼,
2、店少,麦当劳主动关店不是一次两次,相比肯德基的疯狂扩张,有时候难以让粉追捧。
3、口味太单一了,就算是粉,也难以招架一天三顿都吃麦当劳,到晚上那一顿还吃麦当劳的话,单是回想一下早晨麦满分的口感,就觉得胃里反酸了。
作为肯德黑,我也有喜欢的地方:
1、曾经的劲脆/香辣鸡腿堡,用嘴唇都能剥下面壳的时候,真叫鲜嫩多汁。
2、创新的各种中式快餐,真的可以俘获很多人的胃,即便三餐都去KFC,也不会觉得腻。
3、想吃炸鸡过瘾,除了KFC真的没地方再选了。
不喜欢的地方:
1、经典产品越来越糟,鸡腿堡炸的干涩的时候不在少数,鸡米花竟然从鳞屑脆壳变成了面包渣,骨肉相连已经烂大街。
2、很不友善,到KFC吃饭,有人外露了扑克牌,服务员就过来告诉我们“别在这玩牌”,桌游兴起的时候,几乎一局还没玩完就已经遭遇驱赶,组织线下活动选择KFC,即便消费了,只要餐盘撤下,小广播就会温馨提示“请给需要用餐的顾客让座位”,组织面基,占了一张大桌子,刚坐下掏出工具,便被驱赶出来,此时还有小伙伴正在前台点餐……
3、品控糟糕,在肯德基则吃到过咸过头的奥尔良,干瘪的薯条,干涩的鸡米花,自来水味的可乐,还有炸糊了的鸡腿堡。
4、非经典款非高峰时间不供应!!!这个最让我生气,我在下午4点前后区肯德基点当季新品,告诉我:”没有!!”
但我确实觉得肯德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肯塔基炸鸡了,就经营策略上来看我认为肯德基是成功的,尽管他没有把我圈粉。
各种起了洋名字的中餐烧饼煎饼盖饭的也抓不住我的胃,反倒不如我心血来潮想吃麦当劳时候能确信用它来校正一下我的味蕾。
从90年代开始,几乎麦当劳和肯德基就成了死对头,它们之间那条马路就像是汉界楚河。但是从大约十年前,印象中是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开始,它们就出现了差异。
先说麦当劳,产品线仍一直比较单一,这十年来的创新都是换汤不换药,始终是围绕牛肉饼,鸡腿肉,鸡肉饼,鱼肉块这几个核心去变,偶尔尝试虾堡,几乎没啥新意。 即便如此,作为麦当奴,我几乎都去上一次新品当。 较之开创较多的,反而是经营策略方面。 比如早餐时段,24小时店,爆款低价,第二个半价,以及最近两年出现的限时特价和超值工作餐。
再看肯德基,产品逐渐本土化多元化,除了经典的炸鸡堡和奥尔良以外,出现了老北京鸡肉卷,以前的嫩牛五方,各种盖饭,这十年来,菜单更新的速度令人震惊(作为快餐店来说),各种中国菜口味几乎都登录过肯德基菜单,如果出了披萨,估计都赶超必胜客了。
我是肯德黑。 较之经营方面,肯德基吝啬得多,现在(2019),肯德基的人均价大概35-45的样子,已经逼近汉堡王了。特供早餐也是没办法的跟风,早餐菜单也很感人,除了一款所谓6元起的东西之后,接下来的主食都在10元以上了。第二个半价应该也是在商圈内和麦当劳竞争不得不拿出的手段。除了全家桶这样的东西领先于麦当劳,印象中似乎没有什么更前卫的销售手段了。
麦当劳还是那个麦当劳,产品单一,品质稳定,近些年扩张速度很慢,甚至还会主动关店,于是麦当劳的运营成本可以说是压缩到了极致。 再看肯德基,山得士上校如果还健在,他一定后悔为什么没生在中国。产品线超级丰富且更新快,扩张速度快(很多地方有肯德基的地方不会有麦当劳)。 因此肯德基的运营成本比麦当劳高得多!尤其是新品研发这块,把一个新品带进中央厨房,是撼动整个供应链的事情。那么产品研发出来了,成本提高了,接下来的事情只有一件了——多卖。 所以在国人心目中,肯德基麦当劳还是无差异的快餐品牌时,肯德基贵了,还想卖的更多,那渠道只有一个吧——请明星。
这招是好使的,一次两次很难奏效,但是坚持下来就有奇效了。请明星天天刷屏新品,总会吸引一大批尝鲜者,等到尝鲜风过去了,换新品,换明星。你不喜欢这个明星,总不能个个明星都不喜欢吧?久而久之,人民就会发现肯德基和麦当劳不一样了。而频繁的更换产品和明星,也会让肯德基的手段越发成熟,进而降低运营成本。做出差异化竞争策略,创造自己的蛋糕,远比和麦当劳在一条街上争狗食要强多了。
网址: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真正运营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肯德基请明星代言? http://c.mxgxt.com/news/view/632100
相关内容
为什么肯德基总请人气明星代言而麦当劳几乎从来不请?肯德基代言人从未常驻,麦当劳代言人堪称劳模,为何有不同选择?
肯德基“勤换”代言人,麦当劳却“独宠一人”?两大品牌差距在哪
麦当劳“独宠一人”,而花心的肯德基却常换代言人,为啥?
麦当劳“独宠一人”,肯德基却频繁换代言人,两大品牌差距在哪?
肯德基频繁换代言人,麦当劳却“只宠一人”,两个品牌有何差距?
麦当当拉来了吴亦凡,和鹿晗跟肯德基的组合你选谁
麦当劳:我出易烊千玺,肯德基:我出王一博、王俊凯、朱一龙……
快餐品牌应该如何做营销?为你揭秘肯德基3种营销玩法
肯德基“收割”明星背后:“洋快餐”们怎样抓住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