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创业者都像极了杨天真
我那天在出差的航班上,把《我和我的经纪人》看了个遍。
我想知道,壹心娱乐CEO杨天真作为明星身后的经纪人,到底是如何做公关的。
预想和事实总会有很大的差距。
一开始我只是把这个综艺当成《纸牌屋》来看,想了解经纪人到底是如何“杀伐决断”,成为明星的“带刀护卫”。
看完六集之后,我发现其实这哪里是“公关片”,明明就是一个“创业片”。
杨天真强大气场的背后,我却看到了每一个创业者的烦恼。杨天真就是今天创业者的缩影——整日生活在焦头烂额之中,有无数问题需要处理。
2014年杨天真创立打造了壹心娱乐,模仿好莱坞经纪模式,在国内创造了一种新型经纪公司。
5年后的今天,新模式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经纪人和艺人之间的关系依旧复杂而多样,杨天真继续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之中被拉扯。
她所面临的一个个烦心事也是所有创业者所面临的烦心事。
这也正如英国政治哲学家以赛亚·柏林在《自由论》中所说的:
我们永远说不清更大的真理或幸福在哪里。终极性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所有的解答都必然是尝试性的和暂时的。
身为创业者的杨天真,无法天真。
保姆制和中台制
每一个创业者进入市场时都是高举高打,采用模式创新吸引市场注意力。杨天真也毫不例外。
说到杨天真的壹心娱乐,就不得不说到国内经纪公司现有的模式。
国内的明星经纪模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博纳、英皇等经纪制作公司采用的制片人、经纪人、经理人三位一体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产业链上下游通吃,整体把控力非常强。
缺点在于,艺人容易成为公司的“佃农”,而且在剧本选择上要为公司制作的内容服务,有时候无法自由选择。
第二种是制作公司内的经纪人工作室联盟模式,如华谊兄弟就是属于这一类;在这个模式之中,公司会为艺人提供相应的影视资源,艺人有权选择接受与否,同时经纪人可以更加灵活地去安排工作室艺人参加商演及自己争取来的演艺活动。
第三种是以明星个人名义开创的独立明星工作室模式,如任泉、陈坤的个人工作室,里面甚至还包括名导、名编。
在前两种模式之中,明星可能为了利益权衡经常要接受一些不符合自己意愿、风格的作品,但是在独立明星工作室之中,艺人就是老板,一切自己说了算。
这三种模式的共性是,经纪人和艺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经纪人对艺人全方位投入,全面照顾艺人的工作演艺、起居生活甚至个人情感。所以国内的经纪人的模式也常常被称为是“保姆制度”。
但是第四种模式就不一样了,第四种是以杨天真的壹心娱乐为代表的独立明星经纪公司模式。
这种模式中,所有业务被切碎,分散在影视创作中心、处理财税法的运营中心,以及包含了商务、时尚、宣传、粉丝经济与衍生品等部门的品牌中心,艺人的经纪人会因为项目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从而打破艺人对单一经纪人的依赖。
壹心娱乐签约的艺人包括朱亚文、欧阳娜娜、白宇等。CEO杨天真,在几年前提出了要摒弃传统的大经纪人模式,将经纪人的各项职能细细拆分给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完成。
这种模式灵感其实来源于美国好莱坞的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创新精英文化经纪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成立于1975年,其实是好莱坞“工业化造星”的发展逻辑,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流程分工。
华人文化的创始人黎瑞刚就曾对CAA模式做出如此评价:
目前我们也看到国内的艺人经纪其实还是比较初级,很多都不规范,采取一些工作室的方式,家族运营体系,没有专业的服务以及标准化的生产,行业分工不明晰等等。
过去国内经纪公司更多是采用“保姆型+菜市场”的大经纪人模式。经纪人非常强势,为明星包办一切。壹心娱乐这类公司则是没有影视制作背景,靠发掘项目、公关策划、整合资源、提供咨询等为艺人提供服务。
你仔细去看这个模式,就会发现这和现在很多互联网所崇尚的“中台制度”是几乎一致的——公司建立一个“大中台”,这个中台服务所有业务线。
国内在这几年出现了“CAA模式崇拜”的现象。有一种说法甚至是,“CAA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
事实上,不存在任何一种绝对好的模式,不管是保姆制和中台制都各有利弊,都是企业的当下抉择。任何模式都离不开人,如果把模式当成是定律,等于是忽视人的价值。
焦头烂额的公司治理
模式当然是理想的。理想很丰满,事实总是很残酷,如果去看杨天真的公司会发现,它依旧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可以说,100个老板眼中有100个杨天真,他们都能从她身上找到自己公司的问题。
1、客户或许有自己的情绪和难处?
对经纪公司来说,客户就是明星艺人。经纪公司需要对明星艺人的职业规划、个人行为作出约束和规范——约束和规范多数时候当然是正确的,这是经纪公司基于理性判断的最终决策。这种决策能规避很多风险,至少让艺人不至于犯错。
但是明星艺人也是人,他们不是机器人,他们有自己的思考,他们在理智的约束下,或许还有自己的情绪情感。
他们也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自行其是,做出一些看似不那么“正确”的事情——这是人的天性。
以张雨绮为例,虽然杨天真希望她谨言慎行,不要把过多私生活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中,但是每一次张雨绮的口头答应在情绪失控后就变成了公众危机。经纪公司总是要反过头来做各种收拾残局的举动。
这和很多创业公司所面对的“甲方、乙方相爱相杀”的关系是一模一样的。乙方或许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出看似正确的建议,可甲方也有自己的为难之处。乙方没办法逼迫甲方一定要做什么事,很多时候需要双方共同商量来解决。
这种沟通成本往往是熬人的,杨天真也力不从心,她作为企业的领头羊,只能如夹心饼干一般从中协调,尽量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明星艺人。
2、新人员工或许还要更多历练与成长?
正如我们前文所说的,过往的经纪人总是“保姆”。作为“保姆”往往是三头六臂,什么事情都需要处理。
虽然壹心没有这样的“保姆”,实际上还是有每一个明星某一部分工作项目的牵头人和负责人,他们还是担负起了类似于过往传统经纪人的一些职责。
这些牵头人和负责人相比传统“保姆型”经纪人没那么全面资深,甚至很多是职场新人。职场新人往往是最难带的一群人。他们的局限性很明显。
比如做事缺乏方法论,心态脆弱容易崩溃,不会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新人面前,老板不止是老板,更是心理疏导者。
琪仔作为新人,杨天真在管理过程中显然是遇到了一些障碍的。琪仔能力相对欠缺,却成了白宇这种成长速度较快的明星的宣传经纪。她做事缺乏体系,杨天真对琪仔需要更多引导。
然而这也是很多创业公司的现状——不可能每一个岗位上都是成熟的人才,而是把相对不成熟的人才“架在火上烤”,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
老板在这样的体系之下,必然要花更多心思去教育新人。
3、老板或许是最后知道真相的人?
管理学上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老板永远是最后知道坏消息的人。
部下们平时可能有诸多矛盾,但在向老板掩盖问题时,可能达成惊人的一致。
虽然壹心娱乐足够扁平,但杨天真依旧面临着这个问题。作为老板,杨天真却总是最后知道真相的人。
或者说,她没办法让自己的意志完全贯彻落地。
她和员工之间总是隔着一层棉花,她想用力时,发现自己的力道打在棉花上。她想听清真正的声音时,却发现棉花阻隔了声音。
比如,杨天真要员工非常明确地告诉张雨绮,尽量谨言慎行减少私生活的过分曝光,但员工处于对张雨绮情绪的保护,始终不愿意把话说的太过明确。杨天真难免需要亲自下场。
这也是所有老板的共同难题——他们的十分意志在往下传达的过程中会被打折扣,他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模式创新或许也有它的天花板?
在《我和我的经纪人》第五集,壹心娱乐旗下的艺人乔欣提出解约,其实暴露了壹心娱乐过去一直提倡的模式创新遭遇了市场的挑战——部分艺人还是依赖在“保姆制”。希望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乔欣作为一个性格相对柔弱的艺人,她希望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经纪人关系,让工作人员完全跟着她的工作。但在壹心,杨天真感受到,“没有能力去满足乔欣”。
杨天真自己都知道,这样的模式“没有那么的贴心感”,但公司现状就是如此。新模式只能适应一部分市场,没办法适应所有的市场。
新模式并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这和很多创业公司面临的问题是一模一样的。
正如早年仅仅只在线上销售的互联网手机会成为很多公司所学习的对象一样,互联网手机最终在遇到增长的天花板之后,还是要面临线下渠道的问题。所谓的线上手机和线下手机最终依旧会同时在一个公司身上统一。
模式创新只是表面上的问题,小公司都可以通过模式创新在当下的环境中迅速构建起自己的品牌,但模式创新最终都会面临问题。
模式创新总会遇到“祛魅”的问题。
一开始光环四射,在接受市场考验的过程之中一点一点遇到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可能需要公司一点一点去适应旧市场,最终寻求突破。
煎熬也是创业的宿命
公司机器终究不是机器,它的运转是靠人来推动的。管理终究是在管人,而不是管理机器。
《我和我的经纪人》最让人疼惜的,其实还是杨天真、员工以及一个个艺人都把生活全都奉献给了工作。
严格说,其实不只是杨天真,杨天真的员工以及她服务的艺人,其实都是创业者。
杨天真给自己打针时想的是,不希望爸妈看到自己的生活状态而心疼,一会儿还有工作需要处理;职场妈妈筱雅深夜加班却无法把全部的心思用于照顾孩子;一娃因为太忙找不到对象;琪仔工作不顺情绪不稳定跟妈妈吵架……看似风光的朱亚文一年只休息10天。
每一个人都在焦头烂额之中跟工作赛跑,和生活赛跑。
杨天真面临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创业者,每一个领导者所面临的问题。焦头烂额是创业就必将面临的问题,也是每一个领导者必然面对的宿命。
你或许会说,如此意义何在?其实这是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到过这样一段话:
生活既不能全部为外人所目睹……所以为了博取荣誉,就必须使这种生活留下些具体的、可以看得见的成绩作为确证,供人衡量,并以此为据,跟处于同阶级的有意于猎取荣誉的竞争者所展示的成绩相比较。
杨天真在这部片子开头的哭诉挺引人深思的:
经纪人到底在干什么?我们不是在,简单地帮一个客户接一个戏,搞定一个剧本,拿下一个代言,这都是城池之争。但真正的,我们做的工作,就是一生一世。我们在帮助每个客户,找到他们内心向往的职业生涯的路径。这个路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路径,而是他们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012年,奥美为印度打造了一则国家广告,主题是“Incredible India”(不可思议的印度)。这则国家广告最后的结尾是是:
Find what you seek。(找到你所追求的)
Find what you seek,也恰恰正是每一个人焦头烂额的意义所在。
网址:每个创业者都像极了杨天真 http://c.mxgxt.com/news/view/652302
相关内容
济南有个“武痴”:练八卦太极拳40年 每天六七个小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创投圈:创业者与投资人闹矛盾是常态
乐华娱乐创始人杜华:偶像产业鱼龙混杂 每天如履薄冰
罗永浩身边那个男人,又创业了
宋佳依赖杨天真,背后揭示了什么情感与事业的纠葛?
杨天真是谁的经纪人,杨天真带过的这些明星都大红大紫了
“疯狂”的蓝箭航天:为什么说张昌武是最像马斯克的创业者
杨天真:一个明星经纪人决定出道
“创业者”田朴珺:事业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感谢所有遇到的贵人
杨天真,“普通女孩变王者”的真人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