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是怎样形成的
论人设
最近娱乐圈的八卦层出不穷,企业界的瓜也越来越大。
今晚来聊点八卦。最近对人设思考颇多,想哪说哪吧。
所谓人设,就是公众对一个人最赞同或者最认知的一面。所谓人设,无非就是留给观众最深的荧幕形象,公众进而投射到真人身上。例如霍建华的老干部人设,邓超的逗比人设,章子怡的倔强人设,汪峰的头条人设,蔡徐坤的流量人设,Angelababy的花瓶人设。人设有的是靠包装,有的是无奈被公众网民赋予。
对于“人设”,有的人愿意全力维护,也有人愿意主动刺破面纱,展现真实的自己。如张柏芝刚出道的玉女接班人人设,结果她偏偏打破媒体包装的形象,展现自己抽烟喝酒甚至坏女孩的形象。如范冰冰的范爷人设,多年建立起来,但又花了多年把自己本性里冒着粉红泡泡的渴望恋爱喜欢Hellokitty的小女生给展示出来。
陈宝国,唐国强们也曾经绯闻满天,刷着小鲜肉人设,被公众批评没有演技。可经过岁月的洗礼,人们不愿意再苛责贡献出了那么多优秀作品的两位演员,现在他们是道德高尚,演技一流的戏骨前辈。
年轻的明星们要作品没有作品,要演技没有演技,公众似乎可以随意评论贬低,靠卖腐吸引观众,靠颜值成为流量,凭什么?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偏见。
粉丝们不答应,我们的爱豆那么好,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你们不能摒弃你们的偏见呢?所以官方利用年轻偶像们想转变大众的错误认知的思想,利用他们宣传,扶贫,公益,都是为了摆脱这种歧视,但歧视哪是说能摆脱就能摆脱的,毕竟年轻爱豆们的才艺配不上他们的资源,而公众要的是一个好看又专业的作品成果,而不想观望他们成长的过程。
理他们的,过一会儿子就好了。
时间就像一张大网。总会留下些什么。
无利不起早,对于好的人设,明星是把它当成优点放大的,放再大也不觉得夸张。如靳冬的学识渊博人设,陈道明的清高人设。
小孩子,他做了一件好事,你夸赞他乖,他便要努力越来越想要得到你的夸赞,做个好孩子。如同阳光多的地方,草木长得茂盛一般。
只不过,过度了,流于表面才会适得其反。平常你引用错了张爱玲的话,没人记得。但带着文艺青年学识渊博的人设,你竟然人云亦云,造谣祖师奶奶没有说过的话,那可不得接受群嘲吗,就真是犯大错了。虽然靳东为了演好医生真的去看医学书,你也会觉得他看个前言就会抓耳挠腮,努力错了方向。
江一燕的文青才女人设的崩塌一点也不意外。我相信她在娱乐圈中算是很文艺,相信她有才,相信她支教,相信她摄影技术一流,相信她对建筑浓厚的兴趣甚至有所研究。但文艺,有才,支教,建筑都是相对的,都是有领域有门槛的。一个人书读的再多,也是有限制的,你对俄罗斯文学有研究,可能对英国文学就不专业。
业余爱好比着专业人士是有天堑的。专业人士不是拍两张照片,提个意见就能成为专业的,是要付出时间汗水甚至泪水的。
小范围里,你可能口吐莲花,侃侃而谈,因为你的朋友们对此是“文盲”,他们通过你了解这个领域,扩展知识面。隔行如隔山,踏进门是第一步,网络是个放大镜,里面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众多专业人士想随便挑出个业余人士的不足轻而易举。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算你真是诸葛亮,一个司马懿已经够你受了,但千万个专业司马懿们都来声讨对付你,你还有还手之力吗。
对于普通人而言,也是如此。真本领方能驰骋疆场,还会面临同行相轻的困境。花拳绣腿的爱好内部秀秀就行了,几斤几两自己掂量掂量。拍了一幅照片晒到朋友圈,引起无数点赞,并不能真实代表你的摄影技术和行业认可,呵呵笑笑就好。
天外有天。
不破不立,打破人设,专业发展,人们对于演员,只要好看,演技好就可以了。多研究自己的专业,可能是另一个崛起的契机。
毕竟,能把爱好做成专业的人太少。但也不是没有,一个好莱坞的美女明星提出了通信领域的CDMA,这也是真实存在的案例啊。
创新虽然依靠积累,可专业人士容易陷入经验,可能完成不了突破和创新。行外人说不定有天赋跨界,真成了呢。
一个人有多面,人是多维的,人设不过就是降维到一个平面。除非你是一个球,投影到每一个平面都是一个圆。人没有那么圆润,不同的时候,展现不同的“人设”,单单维护一个“人设”,必须要求你把自己磨平再磨平,优化再优化。那样的人活得多无聊,活成了标本,对自己也太苛刻。
那些远去的明星们活着的时候魅力四射,死去后也都像石刻一样被扁平化了,泥塑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他们的人设永久地固定了。提到阮玲玉,你会想到人言可畏。对她对我们观众都是可悲的,一个那么鲜活的生命,我们只看了最后的结局就盖棺定论了她。
前段时间,微博热搜是 想不到你是这样的邓丽君。视频中的邓丽君,可爱顽皮,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可爱。与她在公众中的人设大相径庭,这种与平面化的人设形成的反差萌吸引了大部分年轻人。年轻的人们终于知道,他们的父亲母亲迷恋邓小姐的原因不单单因为她甜美的嗓音,她曾经那么鲜活,怎能让人不迷恋。
当红的偶像们就像一棵棵大树,作为粉丝的你,公众的你能走近欣赏他们的每一个侧面,你可以走到大树底下,看大树的枝干,看枝干上的叶子,每一片都不一样。你可以抚摸树上的纹路,上面留下的昆虫爬行的痕迹,你可以观察主干上每一个斑点。你可以适当远离,前后左右,十米,二十米,几百米,360度观察他们,可以随春夏秋冬时点的不同而观察到他们的不同,这种变化被你尽收眼底,这些变化与你的成长一起,成为你的记忆和独一无二。你可以与同龄人分享。
不要苛责年轻人追星,追星要及时,追的是细节,是感受,是成长经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偶像,获得的是参与感,是满足感,是认同感。
偶像不红了或者不是当下的偶像,年轻公众们没有参与感。过时的偶像犹如过季的水果,不新鲜了。这些远去的偶像明星对于当下的没有经历过他们年代的人来说,只是一幅画。画中的大树,现在的我们看不到纹理,丢失了观察的细节,只有一个角度,只能说好。不足够吸引当下的人们。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嗯嗯,那都是很好很好的,精美,可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那些伟大和自己融合不了,追着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不同年代的人有代沟很正常,我们理解不了爸妈崇拜的偶像,我们的孩子看我们放在心尖上的人物也同样不理解。
只是,偶尔会出现某个时候,一代人的偶像从画中走下来,有心人放大了他们的细节,进行了三维重塑,我们才理解,原来,曾经的他们那么生动鲜活,不再那么冷冰冰,不再平面化。
什么样的偶像能够常青呢,他不单只有一个人设,必须是矛盾的复杂的。单一的人设过时了,就没有了吸引力。他必须是立体的,他就像一头大象,而公众或者粉丝就像盲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间点,人们对于他,获得的感悟不一样,对他的认知不一样。他的一部分能符合那个年代的审美,另一面又能兼容启发这个时代,可这不都是他。他的另一部分能够引领启发下一代人。让人每一次看他体会不一样,思考不一样,琢磨不透他,研究不透他,哪个侧面都是他,哪个侧面又不都是他,不同年代有不同的解读。
说回人设,保持优点,放大优点没有错,错的是把这优点当成你唯一的长处。除了这个优点,你还可以很可爱啊,还可以很美啊,很自我啊,还可以活着呀。
想要博取别人的赞扬没有错,错的是你放弃了真实复杂的你自己,扁平化自己的发展太不值了。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被人讨论才无趣。饭后无聊的谈资而已,人们从来就会用高尚的道德要求别人,而不会反观自己。
我认为一个社会最健康的状态,是每个人都如同铁屑一般,按照自己舒服的姿势,喜爱的方式活着,可是一旦碰到大事件,一块磁铁能把大家汇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朝着一个目标迈进,大事过后,每个英雄继续成为普通人,平凡地居住在这尘世中,怡然自得。
平常的话,舒服就好,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
借用一位朋友的话,不要用别人的眼光限定你自己,自己要活得真实,活得自在。别人说几句还能掉肉啊,真掉肉就好的,省的减肥了。
网址:人设是怎样形成的 http://c.mxgxt.com/news/view/665649
相关内容
明星的人设是怎样做起来的?亲子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原因
相亲中怎样建立人设,成功率百分百!
树立成功的形象:塑造自己的人设
北京田永成整形专家怎么样
刘德华的形象是怎样的?
鼻子整形手术成功率怎么样?
明星人设频频塌方,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明星人设?
私人形象顾问:实战型私人形象顾问是怎样炼成的
海岸地貌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