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读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
发布时间:2025-02-07 15:09
余华有一本散文集,叫《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这本散文集2015年出版,到2024年已经印刷了48次。可以看得出来,这本书很受欢迎。
这部散文集的扛鼎之作,就是散文随笔《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勾勒出作者这篇文章立意的,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
他在文章里面举了几个例子作为对比:
在余华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中学生之间互相传纸条,都会被认为大逆不道。一旦被发现女生会深感羞愧,好像她自己做错了什么;与之形成对应的,是今天有中学生穿着校服去医院流产。
所以,余华非常感慨: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当中,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而且余华在这篇文章当中也明确的写出来:社会生活的不平衡,必然带来心理诉求的不平衡。
他同样举了一个对比鲜明的例子: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采访了各地的孩子,问他们最想得到什么礼物。一个北京的小男孩想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而一个地处西北的小女孩,想要的只是一双白球鞋。
余华非常感慨:两个年龄一样的中国孩子。即便是梦想,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在他看来,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有的财富,也是每个人最后的希望。但是在今天,我们的梦想也都已经失去平衡了。
余华从头到尾一直在强调一个词语,就是差距。是什么导致了今天如此大的差距?他也给出了一个关键词,叫做不平衡。
余华这篇文章已经发表了10年了。在这10年当中,余华在文中所表现的那些现象依然存在。中国40年的发展,比欧洲400年的发展变化还要大,由此所带来的很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用更为理性的眼光去看待。
网址:人到中年读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 http://c.mxgxt.com/news/view/733568
下一篇:傻大姐拾的绣春囊是谁的?王熙凤还
相关内容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余秀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认知”不同
余华《活着》的读者接受与当代中国的情感结构|项静
他人的疼痛也是我的疼痛:余华35年杂文精选集重磅上市
现实生活中看到宋威龙、许凯、王鹤棣,我相信了素人和明星的差距
人生下半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中年觉醒》
余华修订再版35年杂文精选集 分享成长心路
成名十年之后:诗人余秀华的人生巨变与新作背后的辩证爱情观
余华:差点被写作耽误的“音乐人”
余华、莫言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新“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