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中国古典文化IP靠什么成功出海?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刘雅婷】“史上最强”春节档以95亿的总票房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这其中最大的功臣,正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魔童”哪吒。《哪吒之魔童闹海》大年初一上映后一路强势领跑,仅用7天就打破自己保持的国产动画票房纪录,更是在大年初九超越《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电影,国产动画在今年春节“见证奇迹”。需要看到的是,如今像“哪吒”这样的中国古典文化IP拥有更多了出海途径,海外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中国古典文化IP通过影视剧、游戏、动漫等多种形态改编,逐渐在全球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在海外引发热议,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地的点映场预售也一票难求。此前,《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澳大利亚、越南等国上映时就取得不俗成绩,甚至成为越南动画电影票房历史第二的作品。
同样,《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法国上映时广受好评,观影人群大部分为法国观众,发行规模甚至超过北美市场。负责该片在法国发行的Heylight创始人陈星橦曾表示,《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打破了华语商业电影出海仅限于华人社区的刻板印象。同时,《妖猫传》《白蛇:缘起》《长安十二时辰》等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影视作品也屡获海外观众好评。
除了电影,游戏也成为中国古典文化IP出海的新路径。以《西游记》为灵感的3A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全球现象级作品,2024年登顶Steam全球预售榜,并斩获多项国际大奖。游戏凭借虚幻5引擎重构东方神话美学,海外玩家评价其“重新定义了东方魔幻的视觉标准”。有外媒指出,《黑神话:悟空》不仅在世界观上展现西游文化,还通过剧情讲述中国故事,“这部游戏延续并重述了《西游记》这一中国文化经典。对于读过原著的玩家来说,游戏中的许多致敬与引用都是一种享受”。
此外,《原神》《永劫无间》等游戏将《山海经》、武侠元素融入开放世界,在海外也获得大量粉丝的喜爱。基于中国朝代为背景的玄幻、古言等题材网文IP改编的电视剧,如《庆余年》《斗破苍穹》《墨雨云间》等,也在东南亚、欧美主流平台登顶播放榜。《庆余年》小说更是已经在海外推出英语、韩语、印尼语等多语种译版。
中国古典文化作品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得益于多重因素。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教授王德岩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文化的整体复兴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为古典文化IP出海提供了有利环境。孙悟空、哪吒等经典形象具备跨文化传播的潜质,其故事首先经过了中国历史和历代观众的筛选和打磨,通过故事模式的不断演变创新,足以适应不同时代的观众需求。此外,这些IP承载了普世价值,例如孙悟空的反叛精神、哪吒的个体命运抗争,都与全球观众的情感共鸣紧密相连,技术的发展也让这些IP能够以更符合国际审美的方式呈现。”
除了大环境的改善和重视、技术的进步、角色和故事具有跨文化性和全人类共通性的文化内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还向《环球时报》记者提到,中国古典文化IP的出海还受益于国内教育体制的托举,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专业人才。他还补充说,面对国内外双市场的背景,成功出海的中国古典文化IP往往选择降低故事内容的复杂性,以求让海外观众能“零距离”读懂并感受中国故事。
中国古典文化IP已取得了一系列不错的成就,但张颐武认为,“中国古典文化作品出海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海外市场的进入门槛高、文化接受度的限制以及国际传播渠道的话语权问题。尽管中国古典文化在国内受到高度关注,但提高在国际主流文化市场的影响力仍需长期努力。同时,如何克服西方对中国的政策限制,形成成熟的国际推广模式,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德岩教授强调说,中国文化传播的核心挑战之一在于文化话语权的不足。国际主流传播渠道仍由欧美国家主导,而中国往往被边缘化,难以成为故事的主角。他认为,提升文化传播的话语权至关重要,必须确保中国文化在全球舞台上能够发出更强的声音。
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古典文化IP的国际影响力,王德岩建议,首先要发掘自媒体的传播潜力,为国际观众提供自由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其次,学术话语权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撑,要在国际学术界建立话语权,通过汉学研究推动中国文化的全球认知。此外,中国正在推进知识体系、传播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这将为文化传播提供更强的支撑。技术创新仍是关键,通过人工智能、短视频等新媒介手段,优化文化传播方式及作品内容。
此外,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当避免‘照着讲’的方式,而应通过‘接着讲’将古典文本赋予时代意义,释放新的文化想象力,讲述具有当代价值的故事,这样能够消除国际社会的意识形态偏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关于中国是否需要构建类似西方“超级英雄体系”的文化标识,王德岩认为,中西方英雄文化存在根本差异。西方超级英雄通常是独立个体,其模式背后往往带有虚无主义色彩,而中国文化更强调集体精神。例如,哪吒的故事中虽有个人成长,但仍然受家庭伦理、社会关系的影响。因此,中国古典文化IP不必照搬西方套路,而应在自身文化根基上进行现代化表达。
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未来古典文化IP的传播仍需长期探索和创新。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融合发展,中国文化作品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并形成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叙事体系。
网址:【环时深度】中国古典文化IP靠什么成功出海? http://c.mxgxt.com/news/view/733681
相关内容
【环时深度】中国古典文化IP靠什么成功出海?传统文化中绽放新经典 IP打造正当其时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文化总汇期
中国流行文化“出海”正当时(国际论道)
IP=成功?IP+精细化内容运营=成功!
阅文集团CEO侯晓楠:我们有机会让中国IP成为全球IP
文化中国行丨既传统又时尚 古典上海豫园现国潮新风
香港设计师邓卓越:56个民族娃娃承载传统文化IP出海
云南白药口腔健康×中国文字博物馆 以文化IP赋能品牌新动能
孙佳山:我国文化产业呈现IP矩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