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张艺谋让...
1992年,张艺谋让葛优演《活着》男主“福贵”,葛优不想演,母亲说道:“张艺谋的电影,不要钱也要演!” 葛优随口说了句:“我70万片酬。” 没想到,张艺谋连眼都没有眨一下就说:好,没问题 !
1992年,刚出道不久的葛优,出演喜剧片《编辑部的故事》获得了第1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他的幽默和风趣,总能让我们捧腹大笑。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天,张艺谋居然带着余华的小说《活着》找上门来,对他说道:“我看完这部小说,眼睛都肿了,男主人富贵的命运实在是太悲惨了,我想让你来演。”
葛优一听立马拒绝:“你知道,我擅长演喜剧,这样的悲情人物我可没把握,你还是去找别人吧!” 一旁的母亲急忙劝道:“张艺谋的电影,咱们老百姓都爱看,就算是不要钱,你也要演。”
葛优想让张艺谋知难而退,便随口说了句:“那你给我70万片酬,我就演。”谁想,一向抠门的张艺谋居然很痛快地答应了,葛优意外至极。
要知道在当年,拍一部电影最高片酬也就10万左右,张艺谋为什么出手这么阔绰呢?
那年,张艺谋刚拍完《大红灯笼高高挂》好评如潮,喜欢看张艺谋电影的人都知道,他对剧本的要求非常苛刻,一般的作品都入不了他的法眼,他拍的文艺片每一部都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这天,他正发愁找不到好的剧本,有朋友推荐余华的小说《河边的错误》给他,张艺谋还挺感兴趣的,这天去找余华谈合作。
那个时候的余华跟妻子住在北京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地下室,穷得叮当响,张艺谋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余华却一口回绝:“这部小说不怎么样,如果你真想跟我合作,那就拍这一部吧!”
紧接着余华从箱子里拿出自己的手稿《活着》,这是我喜欢的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我自己都不知道哭了多少次,若是能拍成电影,我想一定能引起轰动,引起共鸣。
张艺谋如获至宝,拿着这手稿急忙赶回了家,吃饭完就进了书房,看完后不知不觉天都快亮了,张艺谋眼睛都哭肿了,他去卫生间洗了把脸,再次来到余华家里,他激动地说:“我给你25000元,你把电影版权卖给我吧!”
这部作品是我见过最震撼人心的,我想让更多人看到福贵身上那种坚强,乐观的精神。余华喜出望外,那时他每个月的收入不过才300元左右。
拿到电影版权后,张艺谋又顺利拿到了投资,一部成功的电影除了好剧本还要有好演员,这二者缺一不可,他让巩俐演家珍,葛优演福贵,两人的演技那是有目共睹的。
葛优演了一半,某天张艺谋笑着对他说:“跟你说件事,估计你肠子都要悔青了,当初投资方计划给你的片酬是300万,谁想你却只要了75万。”
葛优郁闷得不行。
电影拍完后,大家信心满满结果因为某些原因电影不能上映,大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1994年,张艺谋不甘心这部电影就这样埋没了,他带着《活着》参加戛纳电影奖,谁想,东边不亮西边亮,这部电影成了全场的焦点,最终横扫了国外各大奖项,张艺谋成了国际知名导演。
葛优炉火纯青的演技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被评为国内首位戛纳影帝。
余华的小说出版后,也跟着水涨船高,很多人争相购买,还被入选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余华也一跃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作家,获得了超过1550万的收益。
时至今日,《活着》已经出版29年,被翻译成俄语、法语、日语、英语等40多种语言,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国际上对《活着》的评价非常高。
那么这部《活着》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年轻时候,是一个纨绔子弟,仗着家里有钱,他沉迷于赌场,花天酒地,结果把家里输得一干二净,连房子都输给了别人,父亲被他给气死了,不久母亲也因病去世,儿子抽 血死了,女儿难产而亡,妻子也因病去世,最后就连8岁的外孙也离他而去。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福贵却依然坚强地活着,他说:“活下去,总还是有希望的。”
面对苦难,福贵身上的那种压不垮的精神,无形之中给了我们力量,让身处逆境的我们,学会了坦然。
《活着》销量上千万册,被誉为当代最经典的小说之一。
马化 腾说:在事业遇到瓶颈的时候,是《活着》这本书给了我力量。
18岁那年,我看了一遍《活着》,看完泪流不止,人到中年,我将这本书当作枕边书,每当觉得很苦,很累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个与命运抗争的福贵。
网址:1992年,张艺谋让... http://c.mxgxt.com/news/view/771090
相关内容
1992年,张艺谋让...张艺谋旗下艺人名单
全国政协委员张艺谋简历
张艺谋导演
张艺谋和周冬雨的关系
一张巩俐与张艺谋28年前的合影,年轻时的张导意气风发,巩俐清纯可人
七年追踪张艺谋
张艺谋那些年捧红的女明星,个个是美女,你喜欢哪位“谋女郎”
被张艺谋封杀的女星,前者乖乖退圈,后者让张艺谋损失近千万!
巩俐为何成为张艺谋的昔日热恋?这些照片让我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