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谁都会表演,但不是谁都能当演员丨2020娱乐年度人物

发布时间:2025-04-07 17:19

人物摄影 郑新洽

话剧《全家福》剧照

新京报:对你个人而言,今年履任新职成为北京人艺副院长,新职务让自身发生了哪些改变?

新京报:从今年《雷雨》开始,我们其实已经看出无论是你还是剧院,都着力年轻演员登台演出经典的决心。

新京报:除演员队之外,去年年底成立的学员班至今已有一年,这一年来对于人艺的新一代,他们在你培养下又发生了哪些改变?

冯远征:他们不是改变而是蜕变,甚至这一年下来,我眼中的他们——“女孩都变漂亮了,男孩更加帅气了。”我所指的漂亮,不单单是容貌,而是气质上的变化,内在的变化进而带动了外在的变化。在北京人艺,相信他们自身也有自豪感,教他们的老师有我、濮存昕、龚丽君、吴刚、岳秀清等。我也经常跟他们说,你们是幸福的一代。他们能在这一年当中蜕变,迅速成长,慢慢接近甚至达到人艺演员的标准,确实除了自身努力外,与这些老师的付出分不开。

不是谁都可以当演员

这对学表演的人不公平

冯远征:很多不在体制内的演员,他们虽然很优秀,但就是因为没有一个职称定位,到一定年龄,他们被艺术学院聘请做客座教授的时候,缺少资质。他们虽说是体制外的演员,但有很多优秀作品,甚至在国际上获过很多奖,应该有权利和我们享受同等待遇,其实这是很多年前就已经有的想法,当了政协委员后,这种发声的意愿更加迫切。

当时的报道有一点点误导在于,我提了一个职称限价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我提出的职称限价是最低限价。这是很多实力大于名气的演员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只能拿到很低的片酬。如果有了这个职称,国家规定他是几级演员,到组里拍戏,就必须拿同一级别的薪酬。同时,我认为就此也可以设立一个门槛,不是谁都可以当演员,如果这样的话,对那些在大学学过四年表演的人很不公平。

冯远征:我的观点可能又被某些人曲解了,我实际表达的是明星和演员的关系,明星可以不顾及任何东西,只要出名就可以,甚至可以制造话题。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演员,就要抛弃一些东西。比如说,眼下有三部作品,分别是片酬最高、普通的、片酬最低,但对你未来五到十年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做明星一定选片酬最高的,但是要想做一个好演员,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我一定接片酬最低的,对我未来有好处,学到很多东西的同时,这个角色能够留下来。

新京报:当下也有很多表演类的综艺节目,既有好的演员去表演,也有明星参加,似乎二者混在一起,是否混淆了你说的这种概念?

新京报:从表演上来说,除了专业院校科班出身的演员,如今也逐渐细分出网红、明星等类型,你如何看待全民都在谈表演的趋势?

新京报:在这样的大环境趋势下,表演的标准是否也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被拉低了?

冯远征:任何一个种类的东西都会有高、中、低之分,这些形式的出现,你可以理解为是全民需求。我不排斥所有的新鲜事物,也不排斥那些所谓的流量明星,但是我只用我心目中的一套标准去判断一切。对流量明星来说,我不觉得是坏事,他既能出名又能挣钱,至于有没有艺术生命,那是另外一回事。

从人艺走的人,都对这里少了一点点爱

新京报:你觉得北京人艺未来还会出现像你和濮存昕这种级别的好演员吗?

冯远征:必须出现!北京人艺要传承下去,人艺的演员一定首先叫演员,慢慢随着成长才能变成好演员或著名演员。就像我们现在,对于年轻演员的培训,他们大学毕业,来到人艺,我们为什么还要培训他?就是因为他们四年在学校学的东西还不够。

新京报:年轻演员在剧院演戏,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如何看待他们出去拍戏这件事?

年轻人进剧院以后,我常常会站在楼道里,指着排练厅告诉他们,这里不是你认为的话剧艺术殿堂,就是排练厅,就是你的工作单位。在这里你能够看到好人,也能看到不好的人,而你也可以有理想,有幻想,有梦想,但是你首先要把它看作是你的工作单位,认认真真地工作,这是最重要的。

新京报:不久前,你主演的电影作品《应承》上映了,但宣发一直保持着很低调的状态,这是出于什么原因?

年度人物同题问答

新京报:今年哪一部影视、话剧作品或综艺让你印象深刻?

从另一点,这个戏当中没有任何大腕,都是一群年轻演员,但并没有减弱这部作品的力量,让观众看到了一些人艺的新鲜面孔,这就是人艺的希望,我是看着他们成长起来的,从心里为他们感动。

新京报:会不会觉得现在的明星/演员/歌手,缺少了锋芒和个性?有没有你很看好的年轻演员/歌手/导演。

冯远征:年轻演员里,我比较喜欢周冬雨和易烊千玺,并不是因为他们获奖,我是因为从他们的表演中,能够看到当下年轻演员的态度,他们二十多岁就能把戏演成那样,确实是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很有天赋,当然还有其他的年轻演员。

新京报:工作中,什么事会让你觉得自己和年轻人之间出现了代沟?

冯远征:工作中他们说的网络用语我听不懂,比如近几年流行的“奥利给”。我问他们,是不是奥利奥的新品种,他们说不是,说是“给力哦”,给力就给力,干吗非得“奥利给”,这就是年轻人个性的体现,愿意这么说。

在艺术创作上还好,毕竟经验丰富,还能够抵挡一阵子,接受新鲜事物,可能很多时候会比他们要慢很多。

冯远征:这应该是做人起码的一个品质,看到不好的你不说,特别是在行业当中,无论我对年轻演员,还是以前拍戏过程中,我觉得你演得不好,就直接说。对于我们演员来说,相对单纯一些,不会去考虑人际关系的问题,通常只是针对艺术。

如果你对待艺术都不敢说不敢言的话,艺术怎么进步呢?而且你怎么能表明你的态度呢?什么都好?明明这个不好有缺陷,你还说好,你这不是纵容吗?作为艺术家或者搞艺术的人来说,直截了当地表达,其实反而在艺术上大家是没有隔阂的,大家只是认知不同,你说服我了,我心甘情愿接受,你说服不了我,那我就要说服你。

新京报:年轻时做过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新京报:你同意“活到老学到老”吗?最近新掌握了什么技能?

冯远征:我当然同意,特别像我们这一行,不活到老学到老你就没法进步,而且对于表演,我一直认为,每接到一个新角色,都应该更新表演,才能够有突破。

新京报:哪一件事让你觉得自己“老”了。

年轻时的冯远征。

新京报:你一直坚守的一个信念是什么?

冯远征:做人要真诚、真诚!这也是为什么我经常说一些话后,就上热搜了,可能真诚有时候会惹来一些麻烦,但是我会坚持!

新京报:如何看待“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

老人是有生活经验,还有人生经验的,这些经验一定要听老人的。因为人生经验其实是他走过来的。我有时候,对年轻人总在不断重复一些话,也会觉得是不是说多了,但是想想觉得,我应该重复,就像我经常跟年轻演员说的一句话,不要抱怨剧院没给你机会,机会是你自己给的,你只要把角色演好,角色无大小,你在舞台上哪怕就一句话,让导演看到你会演戏,都会给你机会,其实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如果你不努力,凭什么天上掉馅饼,有些演员没出科就红了,红得还挺发紫的,那是运气,但不可能人人都这样,所以老人跟你说的一些人生经验,你真是要听。

新京报:最后,请送给广大年轻人一句忠告。

冯远征:人有三想,幻想,理想和梦想。

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你想想就可以了。理想其实就是你要实现的目标,梦想是你想做的事情,就看是不是能做。就像我,我的幻想是做中国第一个拿奥斯卡的演员,但是早就破灭了,因为我知道那不是中国人的奖项,所以这个幻想已经没有了。

我的理想是做艺术家,我的梦想是做演员,我现在还在梦中,因为我还是在做演员,我还在走向艺术家的那条路上。作为年轻人,幻想一定要有,因为那是五彩斑斓的。梦想,想到了就要去做,而且你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做成。只要在梦想的路上一直走下去,理想一定会实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冯远征:谁都会表演,但不是谁都能当演员丨2020娱乐年度人物 http://c.mxgxt.com/news/view/776459

相关内容

冯远征:节目可以把演员推成明星 但不能塑造演员
冯远征:明星和演员是两码事,小鲜肉IP热不会持久
谁都不能在金字招牌上躺着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的选择
冯远征:明星演员两码事 小鲜肉IP热不会持久
冯远征谈“艺考热”: 明星和演员是两码事,小鲜肉IP热不会持久
冯远征说演员的学历门槛比较低,网友:演员最后拼的不是文凭
【冯远征:明星和演员...
冯远征:国家一级演员的“失踪”,娱乐圈的巨大遗憾与损失
“人艺演员队长”冯远征有话说
从安嘉和到“隐身人”:冯远征的消失,是娱乐圈的悲哀和损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