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9岁出书,清华降60分录取,如今频现综艺直言为赚钱
《锵锵三人行》是前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窦文涛推出的一档访谈类节目。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讨论的话题十分大胆,发言风格自然随意,毫无拘束,不强调结论只追求交流,这种风格成为文化类节目中的一股清新力量。然而在2017年,凤凰卫视对外公布因节目调整,《锵锵三人行》将停播,随后所有往期节目也被全部下架。
在《锵锵三人行》结束播出后,窦文涛再次召集老搭档,共同制作了新节目《圆桌派》。某种意义上,这个新节目可以被视为《锵锵》的翻版,但无论从核心还是谈话风格来看,与《锵锵》完全不同。
《圆桌派》所选的话题已不再像《锵锵》那样犀利,嘉宾之间的辩论也显得更加温和,表达上稍显浅薄。
2016年底首季播出后,《圆桌派》便遭到了老观众的广泛批评。到了2018年,该节目遭到的指责更加激烈,这与一位80后的作家息息相关。这位小说作者一直被誉为神童与才女,曾因成绩被清华大学降了60分录取。她就是备受争议的蒋方舟。
蜻蜓早已栖息在头顶上。
蒋方舟于1989年10月出生于湖北襄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她的生活与同龄的小伙伴并无太大差异,普通而又快乐。7岁时,母亲要求她开始写作,并尽快发表作品。她的母亲尚爱兰热爱写作,自己也是一位作家,曾出版过小说和散文集,并在年轻时获得过首届“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的金奖。
母亲显然希望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传递给女儿,因此对蒋方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蒋方舟也遗传了母亲的写作基因,7岁时便开始练习写作,8岁创作小说,9岁出版了散文集《打开天窗》。她那自然活泼、风格独特的写作方式受到读者热爱,也获得了业界前辈的高度认可。“天才少女”的称号一直伴随蒋方舟度过了整个少女时期。
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似乎总是被妈妈拉着向前推进。当她还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时,妈妈就让她开始学习写作。同龄的小朋友们还在踢毽子和跳绳,她的所有课余时间都被限制在家中写作。
散文集《打开天窗》是由妈妈亲自牵线,让出版社与媒体联系。年仅9岁便被迫公开露面,接受公众的关注与评价。一旦“天才”的称号被赋予,就很难再去摆脱。蒋方舟在妈妈的督促和社会的目光下持续创作,力求保持天才的形象。
2001年至2009年间,蒋方舟几乎没有停止过写作的步伐。对于一位成熟的作家而言,年均一部作品的产量已经相当可观,更何况是一位生活经验尚浅的少女。尽管蒋方舟具备写作的才华,毕竟她仍然是个孩子,她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自然无法因写作天赋而有所不同。
争议的中心
她在12岁时便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因此在家庭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然而,当面对媒体和业界前辈时,她依旧是个孩子,总是会有无法应对的时刻,常常感到慌乱。
在学校中,由于被称为“天才作家”,她遭到了同学的孤立。在她的成长历程中,总是面临着与她年龄不太相符的挑战与困惑,这也让她比同龄人显得更加成熟。
随着年岁的增长,“神童”的光环逐渐消退,蒋方舟似乎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频繁地出现在读者和媒体的视野中。直到2008年,一条新闻再次将蒋方舟置于舆论的中心。传言称,因其写作才能出众,蒋方舟被清华大学降低60分后成功录取。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的顶尖学府,是无数学子心目中的圣地,却出现了降60分录取一名学生的情况。这引发了网友对教育资源不公的愤怒,并且大部分情绪都指向了蒋方舟。
同年7月,蒋方舟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向关注事件进展的网友澄清自己并不是特招,而是依照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政策正常录取,并未占用其他学生的名额。她的解释受到一些人的认可,但也有人持怀疑态度。不过,无论外界反应如何,蒋方舟最终还是成功入学了。这股批评的声音逐渐减弱。
2012年,蒋方舟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通过《新周刊》执行总编确认,宣布她即将担任《新周刊》副主编一职。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一个23岁的大学生,竟然在毕业后就成为国内一流文化类杂志的副主编,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很多网友普遍认为蒋方舟一直依靠童年时的光辉经历,《新周刊》也在借用她的知名度。直到杂志的执行总编封新城在媒体采访中提到,聘请蒋方舟为副主编的决定并不是轻易做出的。
自2008年起,他便结识了蒋方舟,并且自那年起,蒋方舟便与《新周刊》展开了合作。从最初的特约记者到主笔,再到如今的副主编,这一切都是通过一步步的积累实现的。封新城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蒋方舟的实力,也帮助她摆脱了公众对她“名不符实”的质疑。
成长的烦恼
1989年出生的蒋方舟如今已经30多岁,距离曾经的“天才少女”形象越来越遥远。20年后再回顾那个9岁便能出版作品的小女孩,似乎与现在成熟的她存在着显著差异。
她在母亲的压力下不得不开始写作,从未有过选择其他兴趣的机会,甚至连放弃的选择权都不存在。她的成长历程与普通孩子截然不同,童年时便被迫投入社会,直面现实。她没有普通孩子的烦恼,只有成人世界的无情掠夺。这种经历让她的思想早熟,与同龄人相比,她显得成熟得多,没有经历青春期的叛逆,仿佛是直接从童年变成了一个阅历丰富的大人。
在之后的一档节目中,蒋方舟坦言自己早期频繁参加综艺是为了赚钱。她小时候就体验过金钱的吸引力,并从中获得了不少好处。她甚至意识到,经济贡献较大的人在家庭中更有发言权。
一方面她需要资金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她实际上在用这种方法对抗自己背负了20多年“天才少女”身份的束缚。小时候的她没有选择的权利,而如今她能够选择成为一个披着作家外衣的商人。
近几年来,蒋方舟的创作产量明显下降,她再也没有像《打开天窗》那样引起巨大的轰动。与前几年频繁参与综艺节目以赚取收益的状态不同,她似乎找到了与自己更为舒适的相处模式。曾几何时,作为神童的她感到紧张和焦虑,还曾面临茫然与失焦,面对外界的期待和评判,她宛如生活在透明的罩子中。在成长的过程中,当她逐渐失去关注与赞誉时,也曾感到惊慌和不解,而如今的她已然坦然,成功找到了与自己和解的方法。
2017年,她发布了最新的散文集《东京一年》,书中讲述了她在东京生活一年的感受与领悟。即将迈入三十岁的蒋方舟终于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经过深思熟虑,她终于找到了内心的指引,她表示:我仍然会成为一个充满野心的作家!
网址:蒋方舟9岁出书,清华降60分录取,如今频现综艺直言为赚钱 http://c.mxgxt.com/news/view/779578
相关内容
9岁出书、清华自降60分录取的蒋方舟,今频上综艺,直言是为赚钱被清华降60分破格录取,她毕业后上综艺道出心声:赚钱嘛,不寒碜
清华降60分将她录取,毕业后却出入娱乐界,直言就是为了赚钱
12年前,让清华破格降60分录取的女孩蒋方舟,如今过得怎样?
让“清华”破例降60分录取的蒋方舟,曾是少女作家,她现状如何?
她被清华降60分破格录取,毕业后频上综艺被网友抨击,豪爽回复
蒋方舟: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天才少女,如今年过30岁,为何走向没落
蒋方舟从天才少女到没落,她的成名之路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张孟苏看“蒋方舟现象”之争
蒋方舟这是怎么了,为何被群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