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聊机车:哈雷已经不属于机车的范畴,而是延伸到一种生活态度

发布时间:2025-04-13 03:43

哈雷戴维森和机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哈雷属于机车,但又不同于机车。归根到底,它的灵魂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特有的生活品味。其中的滋味,只有骑行者自己才能体会。提起哈雷戴维斯,你的脑海里也许会浮现出那磅礴的机车样子。无论是俄罗斯总理普京到演艺明星杨坤都是它忠实的粉丝。

拥有它的有名利双收的富翁,也有着为了生计操劳的贫瘠者。他们拥有的不只是一辆摩托车,而是代表着自由独特的生活方式。哈雷不是日常的代步工具,而是富有人生乐趣的休闲娱乐活动。哈雷出品的机车和其他品牌的车系天差地别,从不估计使用者的感受,打造他们的工匠们遵循前辈的造车理念,用优质的材料去造一部车,似乎这部车能输出多少马力,驾乘舒适与否,甚至是踩下啥车后的制动距离,造车者都不以为然。

世界上没有两部完全相同的哈雷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因为哈雷留给用户们自己的DIY空间太大了。自己不去改装,不去配置新的零部件,或者装饰品,似乎都说不过去。但是为什么这样理念下出来的机车,却近乎制霸了整个骑行文化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务必在美国才能解释明白,欧洲的杜卡迪、宝马、Moto Guzzi都有各自的品牌文化,而日本的四大造车公司更是不用多提。那么问题依旧是如上,为何哈雷机车会制霸骑行文化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毫无疑问的成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在西方的世界格局上更是起到了主导作用,像机车这样的文化也正一点点向西方世界渗透。其实对于骑行爱好者们来说,制霸根本不存在的,因为谁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品牌去代替自己的喜爱。所谓的制霸也好制高点也好,不过是知名度的一种展现。为何哈雷会有着空前的知名度呢?跟宣传有着洗不脱的关系。

本身国家自己的实力,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提起摩托,首先想到哈雷并不是很难。尤其是我们这种压根就没有原生机车文化的国度,世界上还有很多。不过哈雷对于它的痴迷者和追求者们来说,“伴随车主成长”并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词。哈雷的产品大多都卖给了同一群发烧友,1965年第一批哈雷的使用者们渐渐老去,剩下的只是那滴滴答的马蹄音。

历经沧桑和岁月洗礼的那批车友大部分都在不惑之年,哈雷成了他们的归属。他们穿戴者奢侈品价格的骑行装备,但驾驭着一部安全系数为零的机车,他们期盼的不是炸街的轰鸣,爆表的刺激,仅仅只是风吹起脸庞内心那最后一丝属于年轻自己时候的涟漪。

似乎每个人都在表示不解,这样做究竟是为甚么?其实并没有原因,如果非要找个原因的话,仅仅是因为它就是哈雷戴维斯。小刚聊机车:哈雷已经不属于机车的范畴,而是延伸到一种生活态度!

网址:小刚聊机车:哈雷已经不属于机车的范畴,而是延伸到一种生活态度 http://c.mxgxt.com/news/view/794219

相关内容

飞机+汽车=飞行汽车?它能给生活带来什么新变化|政经+料
印第安机车,哈雷最为忌惮的竞争对手!水冷技术,远比哈雷好骑
杜卡迪随哈雷摩托后尘,进入电动车领域,越野和电动滑板车两不误
全球最酷炫的三款机车,杜卡迪大魔王上榜,第一款还是限量版
开车玩手机2s=盲开33米!你玩的是手机还是生命?
一个货车司机的返乡路
雷军九种身份盘点:歌手与专车司机 哪个更让你意外
迪丽热巴的杜卡迪,王祖贤的雅马哈,论骑机车范,赵丽颖最带感!
真正的明星机车迷:基努·里维斯的摩托车们
物流改变了生活,但货车司机的生存“困境”如何改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