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经济下的明星媒介形象及其挑战
01流量经济与明星形象
在流量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明星的媒介形象往往被标签化,这无疑给他们的生存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公众对于明星的理解并非基于深入的了解,而是往往受到预先设定的标签影响。这种现象,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早有洞见,他指出:“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换句话说,公众在接触明星信息时,往往会先根据已有的标签或印象来解读,而非通过深入了解来形成独立的见解。这种先入为主的定义方式,无疑加剧了明星媒介形象标签化的现象。
▲ 媒介形象的标签化及其影响
媒介形象的标签化在当今社会愈发显著。新闻报道中,某些热点事件会因其特定属性而预先设定人们的思维方向,例如,公众往往认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是善良的化身,而女司机则常被贴上“无视规则”的标签。这种思维定势源于人们对某个群体或事物的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往往成为评判具体事件和人物的依据。
▲ 社会标签的形成和传播
社会对某些群体的刻板印象导致标签化传播,如“女司机”等。社交媒体的开放性使得每一个普通网民都能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中,这种“技术赋权”让每个人都拥有了发声的机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普通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传播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信息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去中心化。
▲ 明星与网民的互动
因此,不仅公众人物能够塑造自己的形象,广大网民也参与到这一过程中。网红利用平台传播独特形象,如明星中的活跃群体,他们进行内容创作与发布,引发关注与模仿。网红白昼小熊以其独特的“多巴胺穿搭”风格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种风格不仅是对时尚的一种新解读,更是对个性与自由的极致追求。通过其精心挑选的服饰搭配,白昼小熊成功塑造了一种充满活力与自信的形象,成为了众多粉丝心中的时尚标杆。
02明星自我形象的塑造
▲ 通过社交媒体塑造标签化形象
在如今信息丰富的社交媒体环境中,明星与大众的沟通渠道变得更为多样和直观,明星的神秘面纱也逐渐被揭开。与此同时,明星们也开始积极拥抱互联网,通过各类社交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分享日常生活。例如,林允通过社交媒体告诉我们美妆和护肤心得,建构“美妆博主”形象;而靳东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展现出的深厚思维和散文诗歌创作风格,成功塑造了“文化人”、“老干部”和“精英”的形象,这与他参演的多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相得益彰。这些标签化塑造提高了他们的可见性。
▲ 标签化形象的风险与挑战
标签化可能忽略细节,削弱独立思考,并可能加剧偏见。例如,当我们用简单的标签来定义明星时,可能忽略掉他们作为个体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一旦明星试图摆脱这些标签,他们可能迷失方向,并面临公众理解的困难。
03媒介形象标签化风险
▲ 信息简化的风险
在媒介传播中,对形象进行标签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策略。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信息的简化与片面化。在符号的秩序中,个体可能逐渐失去了用符号以外的方式来建构自身主体性的能力。一旦脱离了这些符号,他们的主体性便可能受到削弱,甚至原形毕露。
▲ 对公众思维的影响
媒介标签削弱公众的批判性思维,简化接受信息的方式,形成固定思维模式。当我们习惯于通过简单的标签来理解世界时,我们可能会减少对事物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努力。
▲ 偏差社会责任
在媒介的塑造下,明星的标签化形象往往需要持续的塑造和强化,而这常常忽视明星的实际才能。例如,央视曾批评某流量小生为“绝望的文盲”,揭示了其电影发布会上的尴尬处境。这种标签化媒介形象的制造往往缺少对表演艺术的敬畏和用心。
04预防标签化现象泛滥
▲ 提升自我能力与责任感
明星们应该将重心放在自我提升和专业能力建设上,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的媒介形象。在创作作品的同时,他们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减轻对标签化形象的依赖。
▲ 公众的信息甄别能力
提高媒介素养的关键在于培养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以便更理性地看待明星的形象和新闻。在追求明星形象时,我们不妨保持冷静、理性,更注重其精神内涵和真正价值。
网址:流量经济下的明星媒介形象及其挑战 http://c.mxgxt.com/news/view/818306
相关内容
流量经济下,明星代言“翻车”带来的品牌声誉、形象损失加剧明星形象的媒介符号价值的分析
偶像明星媒介形象的呈现与建构
观点|流量明星+粉丝经济的市场怪圈,是如何形成的
媒介形象顺延至荧幕外,明星媒介形象标签化的构建方式是怎样的
明星形象标签化己成家常便饭,明星媒介形象标签化的类型有哪些
体育明星形象塑造中媒体营销理论的应用研究引言,体育经济学论文
从娱乐纷争看流量经济:明星背后的真实故事
浅谈明星形象的构建与媒介的关系.docx
新媒体明星媒介形象标签化,应该要有怎样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