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半生,归来已不是少年——《故乡》中的迅哥儿和闰土

发布时间:2025-04-20 23:31

小时候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故乡》,多数人会以作者“我”的第一视角解读文章中迅哥儿和闰土的友情由亲密到疏远的过程,但那时的我们又有几个能够真正理解。几十年后再看到《故乡》,不知道你是否觉得那似曾相识的画面早已出现在文章中。

童年友情--曾经的我们

闰土的父亲在鲁迅家里做忙月(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人在旧时代称忙月),在那年大祭司的值年,忙月经鲁迅父亲允许让自己的儿子闰土来帮忙看管祭器。于是少年鲁迅认识了冬天会捉鸟、夏天捡贝壳、夜里去叉猹的活泼少年闰土。然正月祭祀过后闰土不得不离开,鲁迅是否曾经幻想过某天和闰土一起捉鸟捡贝壳去叉猹玩呢,我想会吧。

曾经少年的我们呼朋唤友,喊着一起上学。学校里一起跳方格、打宝、拾石子;又一起放学,打弹弓,跳皮筋,看电影一起占地方。星期天成群结伴到田野里挖菜,坐在溪边或渠道水边脱下凉鞋让溪水冲过脚丫,嬉戏着互相撩水奔跑;为了完成学校自己班级冬天取暖任务,一块上山摘松果,犹记得晾干后松果的小松子落了厚厚的一层,用手搓搓,吹掉落掉的膜,放入嘴里还真香。家乡山上的松子像长长的大米粒大,没有东北的那种大,但香味却是那么真实的。

网络图片

背井离乡-30年后的你我

鲁迅的捉鸟叉猹的梦想没有实现,而横在他们之间的现实让他们的友谊渐走渐远。三十年后,鲁迅又见到了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在兴奋地叫“闰土哥”后,到了嘴边的角鸡、贝壳、猹......等话终究没有说出来。而中年的闰土一句“老爷”,让鲁迅明白“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样的场景,当年的少年迅哥儿和闰土是不会想到也不会明白。但鲁迅明白他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我们曾踌躇满志,梦想有一天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去闯一闯。小学毕业,有些人就注定彼此走上了不同的路;初中毕业,少年的友人各自拥有了新的生活、新的朋友;高中毕业,终于离开了家乡。或许,一个场景,一张老照片,会勾起我们对曾经美好时光的回忆,但如今的你我却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做着不同的事情。偶尔的回乡探亲会拾起曾经的友谊,酒席间的推杯交盏告诉你,你们已经疏远太久了。

网络图片

出走半生,归来已不是少年

鲁迅1898年离开绍兴老家,《故乡》中描述的是1919年12月他的第三次回乡,也是最后一次回乡,举家北迁。鲁迅从北京回乡用了50多个小时,一路上,他应该回忆过曾经发生的事,想起过认识的人,包括留给他美好的童年回忆的闰土。不知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到了故乡,故乡的现实境况告诉他,这已不是他心中的故乡,割裂了的童年友谊也寻不回了。从此,迅哥儿鲁迅再也没有回到过故乡。

2022年的今天,北京到绍兴最快不用5个小时。然而婚后的我们忙于工作,家庭琐事一堆,即使周末也不曾歇息,已没有时间和千里之外的朋友谈天说地。曾经毕业一起骑车到海边看海的事情不再有,曾经同学们公园里围坐一起谈天唱歌的场景不再现,曾经与闺蜜在宿舍走廊聊到天明的岁月不会来,他们都已散落在世界各地。

网络图片

当每年几次的回乡探亲已不能成行时,故乡便成了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地方。或许同学们相约5年一聚十年一聚的约定会让我们再次重温童年的记忆、少年的情怀吧。只是没有了亲情的故乡已不是那个故乡,我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了吧?

网址:出走半生,归来已不是少年——《故乡》中的迅哥儿和闰土 http://c.mxgxt.com/news/view/823515

相关内容

少年闰土:鲁迅用一个悲伤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真理
闰土与鲁迅的关系
再读《故乡》:带着二十年对闰土的误解,没想到我活成了他的样子
闰土:鲁迅的童年玩伴,晚年生活凄惨,后人成为鲁迅纪念馆副馆长
作为鲁迅童年的真实的玩伴,那个“刺猹”的闰土少年后来去哪里了
我和贾平凹的关系就是鲁迅与他笔下的闰土
闰土和猹是什么梗来世报恩成了张杰的粉丝
闰土是哪个明星的外号名字?
张杰为什么有个称号叫闰土 扒一扒闰土由来
张杰闰土是什么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