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下方卡片关注砚田书院,加★星标★
“吼书”是最近这些年来书法界流行的一种现象,也是书法圈内比较热门的话题。“吼书”一派的领头人是曾翔,当然沃兴华等人也有创作“吼书”的经历。
由于这些人都是中国书法界有头脸的人物,也是原中书协的理事,所以官方对于他们的公开批评比较少见。
....................................................................
书法界早已形成了“圈子”, 也许是碍于情面,圈内的人互相吹捧,一团和气,所以对“吼书”的批评更多来自圈外,甚至来自民间。
不过最近看到中书协原副主席刘洪彪先生的一段讲话,公开批评“吼书”是江湖假把式!
这种来自书坛顶层人物公开批评“吼书”的现象,可以说极其罕见。刘洪彪是在一次书法讲座当中提到的。他在讲到“书法的粗犷不等于粗野”时,拿“吼书”举例。
刘洪彪说,现在有些人喜欢那种毛毛糙糙、稀稀拉拉、两头一样粗的,用毛笔在宣纸里“碓”出的那种破锋、枯笔、焦笔、涨墨,觉得雄强、有力、粗犷,实际上没有把握度,那就是粗糙、粗野。
有的人粗野到什么程度?刘洪彪说,有的人就完全失去了文人的形象和文人的风度,就像江湖艺人、街头把式,在那里“耍”书法!他们误读了古人作诗时应用的夸张手法。“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那是古人写诗时应用夸张手法,对书法家创作情境的一种描述,不是真实的状况。
这些人误以为这就是真实的写照,所以他们在写书法的时候,也来了“忽然绝叫三五声”的兴致,一上来就手舞足蹈一通乱叫,然后胡乱划拉,“满壁纵横千万字”。 大家想一想,这是一种高贵、高雅、高级的文人的表达吗?确实有点街头卖艺的感觉。
为什么要吼叫?因为这就是江湖艺人“吆喝”,“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好像不吆喝别人就不知道。一吆喝,大家都围过来看,结果“人来疯”,对不对?
刘洪彪说,我非常清楚这些人,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真功夫,98%都是假把式!
刘洪彪说,也不排除有极少数人有真功夫。这种“忽然绝叫三五声”的人里面,可能2%的人有真东西。这极少数人,我认为是他们误读了古人写的“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原义。
他现在要身体力行去实践,所以搞出这种名堂来。 他们自己觉得写得太好了,太有才了,可是我觉得这种方式不对,传递的信息是错误的、负面的!
粗犷不等于粗野,放胆也不等于放荡。刘洪彪认为,粗犷过度便成粗糙、粗野,粗枝大叶,看上去豪放雄强,实则空洞无物, 尤其是如果放胆过度,以致放荡不羁、放任自流,那就会对高贵、高级、高雅的书法造成伤害,是一种亵渎。
各位书友怎么看呢?
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所使用的非本院原创,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我们尊重原创,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美协之声
请点亮下面的 和 ,谢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