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与新生:马明耀山水画的当代语汇构建
破茧与新生:马明耀山水画的当代语汇构建
张淑敏
在当代山水画坛的多元格局中,青年画家马明耀凭借独特的艺术风貌脱颖而出。他的创作并非单纯的笔墨挥洒,而是一场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之间的深度探索,成功构建起独属于自己的山水画当代艺术语言,为山水画的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与深刻思考。
一、溯源与传承:传统笔墨的当代转译
马明耀对传统的继承,源于深入骨髓的研习与领悟。他深谙中国山水画“见笔性”的精髓,从魏晋的古朴、唐宋的雄浑到明清的精巧,历代名家的艺术观点与笔墨个性,皆是他汲取养分的源泉。然而,他并未被传统所禁锢,而是秉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在传承中取舍,在扬弃中创新。
《万物生》
在《万物生》里,笔墨的浓、淡、干、湿等要素经概括处理,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既保留了笔墨韵味,又赋予画面现代的节奏感与张力。他注重锤炼笔墨语言,追求开合旷达、静寂邈远之境,使笔墨不再只是描绘物象的工具,更成为表达内心感悟的载体。《浴尘》中,多变的线条勾勒山体轮廓与岩石纹理,刚柔相济,生动展现出山石的坚硬质感;墨色通过浓淡干湿的变化,塑造出山体的立体感与层次感,近景浓重凸显坚实厚重,远景渐淡营造深远空间,在体现传统笔墨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对形式感的追求。这种对传统笔墨的梳理与整合,实现了从形式到精神的当代语境转化,成为他构建艺术风格的基石。
《秘境·幻》
马明耀的《游园》更是将传统笔墨运用得得心应手。画面中,线条流畅且富于变化,勾勒树木枝干时,粗细相间、刚柔并济,尽显树木的姿态与生命力;描绘山石轮廓与纹理时,线条或顿挫或婉转,生动表现出岩石的质感与肌理。墨色浓淡相宜,近处树木与山石以较浓墨色凸显厚重坚实,远处则用淡墨晕染,营造出朦胧的空间感,使画面层次丰富,虚实相生,水墨韵味十足。这种对传统笔墨的精准把握与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了他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与传承。
二、形式与构成:现代视觉的诗意表达
马明耀的山水画在构图与形式上,大胆突破传统范式,融入现代平面构成理念,赋予画面全新的视觉冲击力。居中式的满构图是其显著特点,在《浴尘》《秘境·幻》等作品中,山峦、建筑、树木等视觉元素紧密排列,相互穿插、生发,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空灵意境与留白美学,营造出充实、饱满的现代美感。
《秘境·幻》采用居中式满构图,山峰、岩石、房屋等元素密集却有序,整体以灰色调为主,其间暗藏微妙色阶变化,冷色基调中点缀暖色形成视觉焦点。多层次笔法交织,岩石以块面与勾线结合,勾勒出轮廓感与质感,初看便给人传统山水的直观感受,又因元素的现代组合产生新颖冲击。画家还打破时空及物象的正常次序,如《秘境·幻》中错置倾斜的房屋、以块面排列的佛像等多重意象在转变中重组,使明晰景色消隐于幻境,营造出“晨钟暮鼓,梵音袅袅”的新奇、瑰丽意境,充满可读性、想象性与延展性,摆脱了传统山水画的时空限制,具有强烈的现代审美趣味,恰似现代诗歌在无序中蕴含内在秩序与节奏。
《浴尘》
三、意境与情思:自然与人文的深度交融
意境,作为中国山水画的核心与灵魂,在马明耀的创作中被赋予新的内涵。他的作品不仅描绘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更注重挖掘其内在的精神与情感。《秘境·幻》运用时空拼贴手法,打破客观实景约束,重新组合画面结构,营造出超凡脱俗、自然和谐的精神世界,传递出绵延于中国人心灵中的超越性时空意识,体现了对传统审美意识与精神的激活,以及对现代山水图像的构建。
马明耀将当代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创作,以山水画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陕北情深》以全景式构图展现陕北连绵山峦、错落村落与蜿蜒道路,以灰色调为主,辅以赭石暖色,营造出古朴深沉的氛围,传达出对陕北地区的深深眷恋与赞美,实现了情感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他以单纯、率真的笔法,用虚淡的墨色渲染,营造出精神上的净土,让观者感受自然之美,引发对生态、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当代画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陕北情深》
《游园》则通过山水、建筑、人物的有机结合,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游园意境。画面采用散点透视,巧妙布局山水、树木、建筑与人物,形成疏密有致的视觉节奏。左侧树木灵动舒展,中间山石巍峨厚重,右侧建筑古朴典雅,人物活动其间,增添生气。观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园林之中,感受那份远离喧嚣的悠闲与自在,领略到传统园林文化的魅力与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画面传递出的从容与雅致,让人在欣赏之余,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沉浸于这一片诗意的艺术天地,进一步彰显了他作品中自然与人文深度交融的特质。
四、写生与创作: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
马明耀是一位深植生活沃土的画家,他的写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巍峨壮阔的名山大川,到静谧悠远的偏远山区,再到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处处都留下了他探寻艺术灵感的身影。他尤为钟情于千佛山的清幽、泰山的雄浑、雁荡山的奇秀,多次奔赴这些地方潜心写生。在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中,他巧妙地将已掌握的笔墨技法与程式灵活变通,以敏锐的感知力深入体悟自然之美,在实践中持续锤炼立意构思,不断升华意境营造的能力 。
《内蒙四子王旗哈达图沟写生》
《陕北写生》系列中,《陕北写生1》以紧凑布局将窑洞、树木、山体交织,近处树木以浓墨勾勒枝干,远处山体用淡墨晕染,设色以浅淡为主,赭石色描绘窑洞,白色表现积雪或墙面,营造出清冷纯净又质朴的氛围,传递出陕北地域的独特情韵。《内蒙四子王旗哈达图沟写生》采用横向构图,展现内蒙大地的广袤,以淡墨、浅灰为主色调,辅以赭石色点缀,真实还原当地地貌的苍凉与厚重,车辆的点缀增添人文气息,形成人与自然的微妙对话。他强调写生的创造性,从写生对象的形质特点中寻求新画法、新程式,如《浴尘》便是游历济南灵岩寺等地后的有感而发,不仅具有写生的真实与生动,更将山水画的诗情画意和笔墨趣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写生对他而言,是连接生活与艺术的桥梁,是不断丰富创作内涵、提升艺术表现力的源泉。
《陕北写生1》
马明耀的山水画创作,是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不断破茧与新生的过程。他以继承为根基,以创新为羽翼,构建起独特的山水画当代艺术语言。其作品既有传统的底蕴,又有现代的气息;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时代的思考。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我们有理由期待马明耀继续探索前行,为当代山水画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可能,在艺术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他的艺术实践不仅为山水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更让我们看到传统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无限可能,激励着更多的艺术家在继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追寻艺术的本真与永恒。
2025年4月25日 淑敏于杭艺斋
画家简介:
马明耀,1982年出生,山东阳谷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签约画家,民进山东开明画院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艺委会委员。
作者简介:
张淑敏,杭艺斋主人,196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阳谷。酷爱书画收藏,擅长美术评论,曾先后在《收藏与投资》《中国书画报》《大众网》《联合网》发表美术评论文章百余篇。
网址:破茧与新生:马明耀山水画的当代语汇构建 http://c.mxgxt.com/news/view/866603
相关内容
苍润与雄浑的交响:论邱汉桥山水画的时代精神与艺术革新上海书展|《画间记》与山水画的“深山问道”
新绘千里江山图,北宋重彩山水画法融入当代审美
牟建平:齐白石山水画的作伪与鉴别
最新展览推荐-简画廊CJ FINE ART:亚当ADAM──周建军个展
张大千对石涛山水画的“入”与“出”
胡维平|| 马品礼写生与界画欣赏:中国画园林楼阁写生技法探索与创作
明清山水写生画家之领袖梅清——纪念梅清诞辰400周年(下)
破茧2 破茧2
他的山水画,山重水叠,构图饱满,用墨及赋彩皆相当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