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西”情怀,怀的是什么情?

发布时间:2025-04-27 10:58

百老汇原版音乐剧

《泽西男孩》剧评

文 / 提拉米苏的猜想 转自 / 广州青年剧评团

去看《泽西男孩》的网上评价是件有趣的事:有人盼着不同场次的“二刷”“三刷”,有人全场刷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手机;有人感动得泪眼朦胧,有人呵欠打得眼水朦胧;有人随着拍子冲动得想起舞,有人听着旋律觉得老土得离谱……简单概括一句,就是有人看着带感,有人看得无感。香港言情天后张小娴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当一根小提琴的琴弦被拨动时,会引起同一房间里所有弦器的共振,即使这个振动微弱到肉耳根本听不见,但是,最敏感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共振,当灵魂那根弦被拨动了,身体和爱也会共振……”这个关于“心动”的论断,似乎同样能用来解释不同人对《泽西男孩》的观感。若是一向对剧情结构有所追求的观众能欣赏其中情怀,这种共鸣,大概能多多少少减低其挑剔剧情简单的惯性,毕竟剧情单薄是音乐剧固有的缺点,更何况以怀旧歌曲串烧为噱头的点唱机音乐剧。慕羽曾在《音乐剧艺术与产业》中写道,“Musical原是‘Musical Comedy’(音乐喜剧)的简称……‘音乐喜剧’走的是情节路线,将轻松愉悦的歌舞穿插在“男孩女孩鸳鸯配”的爱情喜剧里,最严肃伟大的故事,可能也只是一心想到百老汇当大明星的女主角终于得偿夙愿,与男主角共同领衔演出结尾的豪华歌舞……”如果说作为点唱机音乐剧的《泽西男孩》犹如流水账,这也是一部超出合格线的行云流水账。

当我们谈论《泽西男孩》的情怀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这大概得从源头说起。

为什么剧名取的是“Jersey Boys”而不是“The Four Seasons”?毕竟这是四季乐队(The Four Seasons)的自传式音乐剧,而剧情结构也有意用“四季”(The Four Seasons)做文章,以春夏秋冬作为叙事脉络,由四位主人公从不同视角阐释了乐队的成长变革和他们的音乐之路。若用“The Four Seasons”作剧名,一语双关,其实也不失为一个选择。相比之下,剧目主创明显更着意强调“四季乐队来自泽西”。由这片水土孕育的“泽西精神”贯穿于四季乐队以及四位成员的浮沉起落,其实是贯穿全剧的精髓。

泽西说的是美国东部的新泽西州。1880年至1920年间,美国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数量激增的意大利移民,这些移民大多来自意大利南部贫困落后的农业地区。新泽西聚居了为数不少的意大利移民,由此就有了《泽西男孩》上半场那堆戏谑意大利移民说话及生活方式的梗。四季乐队中Tommy、Nick、Frankie都是有据可查的意大利移民后裔。舞台上,四位“泽西男孩”以泽西口音谈笑怒骂,然而饰演者都是货真价实的英伦男孩,这是不得不提的一点。特别是饰演Tommy的演员,说起话来竟然还带着美国意大利移民特有的结尾音。如果想象不了那是一种怎样的发音,可以看看电影《教父》领略一下。

人生路不熟外加语言不通,这些初来报到的意大利移民及后裔始终流连于主流社会之外。日子过得苦,胆从穷边生,老乡们便抱起团来,以命换钱,做起各种案。记得剧中那位对当时还是理发店小弟的Frankie说“你的声音是天赐的好”的黑帮老大吗?那位出身意大利移民的“教父”也是真实存在的人物。据说《泽西男孩》最初编排时,这位“教父”的后代就曾找上门,希望剧组能将这位家族前辈表现得“尽量和蔼可敬些”。

说起传奇的建立,或多或少会有一番或伟大或动听的故事,但四季乐队没有。正如Tommy所说,“要走出这条街区,要么参军,要么加入黑帮,要么成名;而前两者,都有可能直接挂掉!”所以,几个自我感觉良好,又喜欢音乐的穷小子就老老实实地做起了明星梦,并真的朝着这条路子头也不回地走下去。他们是懵懂的,只是在原始欲望与野心的驱促下,竭尽所能地追逐名利,追求爱情。过着苦呵呵的日子,却依然内心满足地傻乐着。通常说,人不会在同一个坑里摔倒两次,那是因为怕痛是人的本能。妄撞的青春,因此可一不可再。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泽西精神”。它是草根的,犹如一头见了红的斗牛,到处横冲直撞,有着理性难以建构的生命力。“泽西精神”也夹杂着江湖热血,兄弟间讲的是“信义”二字。正如Bob和Frankie持续长达40年合作的握手之约,又如Frankie承担了Tommy近100万美金的债(价值相当于现在的2500万美金),这些遵从的,正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江湖道义。

就如所有实现“美国梦”的伟大故事一样,在遭遇了无数次白眼与讪笑后,四个穷得响叮响的乡下小子最终凭借一首只用了15分钟创作的《Sherry》一炮而红。从来都是时势造英雄,四季乐队的成功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四季乐队成名于上世纪60年代,在历史的记忆中,这是“时髦放纵的六十年代”,也是“垮掉的一代”。自由之风鼓吹,享乐精神席卷,狂热的年轻人奉行一套与父辈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他们蔑视陈规旧俗,他们厌恶迂腐保守,只管在理想主义的阳光普照下,遵循内心的厌恶任性奔跑,哪怕跌得头破血流。那个时代开放、包容的社会精神为草根的四季乐队创造了充分空间,也与混杂着江湖热血的“泽西精神”不谋而合。

四季乐队唱的都是通俗易懂的“口水歌”,音乐风格糅合了那个年代流行的乡村摇滚以及节奏布鲁斯,旋律特别简单,但很“洗脑”,易上口。浑厚的和声随着慵懒的萨士风缓缓散开,那股旧旧的味道,原始又纯粹,就像穿了很多年的旧毛衣,虽然可能已经褪色、松垮甚至脱线,却有特别的柔软和温暖,散发着时光流转的气味,很舒服很自在,像一个久违的拥抱。与后来迎头赶上的披头士乐队相比,四季乐队的歌简单得很,从来无所谓大道理可言,就如《Sherry》,来来回回唱的就是“Sherry,sherry baby”,同样的还有那首《Big girls don’t cry》。太多大道理这些混迹街头的不会说。正如Frankie在一个采访中说道:“我们并非披头士那样的社会运动者,我们的粉丝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工厂里勤勤恳恳工作的美国工人、卡车司机……他们给汽车加油、在廉价餐馆中打工,顶着黑眼圈站在餐馆里负责收银…… 他们才是真正听得懂四季乐队的人,是他们把我们推向顶峰。”

经历过春的青葱,夏的热烈,秋的萧瑟,转眼来到寒冷的冬。无情的岁月,偷走了四个小伙子曾经青春年华,也偷走了他们曾经热血沸腾的初心。冷清的白光散在偌大的舞台上,四个人,四支唛,曾经一起傻过,一起疯过的好朋友,最后一个个各怀心事地转身离场,只留下一个又老又忧郁的Frankie Vailly,穿着肥大的直筒西装,直直地挺起腰板,左一下,又一下地摇着呆板的舞步,孤独地唱着“I love you baby,don’t bring me down,I pray”。一切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属于Frankie Vailly和四季乐队的那个时代早已随风飘去。

那群蹲在街头,轻佻地唱着“Sherry,sherry baby”的男孩早已成了垂暮老人。那群要男孩温柔地哄着“Don’t cry”的“big girls”,也早已成了儿孙绕膝的超超超熟龄女孩。还有那句“my eyes can not off you”,现在听起来,是一句土得让人发笑的情话。这些垂垂老矣的,都是昔日的情怀。

数年前,有人问FrankieVailly感到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思考了片刻,最后缓缓地道:“名人堂?所有唱片大卖?因为《Sherry》一曲成名?都很棒,但是在这一切都还没发生之前,四个小伙子站在路灯下,我们第一次唱出属于我们的和音,那才是最美的时刻。”

-- 本文系广州青年剧评团特约稿件 --

文 / 提拉米苏的猜想

摄影 / 汤亮

编 / 书艺

*图片来自广州大剧院

百老汇原版经典音乐剧

《泽西男孩 Jersey Boys》中国巡演

北京站

时间:2017.12.30-2018.1.13

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大剧场

票价:平日场:99/199/299/499/699

/888(乐池乐享区)/899/1099

周末场:199/299/399/599/

799/888(乐池乐享区)/999/129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泽西”情怀,怀的是什么情? http://c.mxgxt.com/news/view/866650

相关内容

“泽西”情怀,怀的是什么情?
情怀是什么,何为有情怀的人
什么叫“友情的意外”?真怀了?
林志玲婚后感情变淡?黑泽良平与好友畅饮,她独自为怀孕做准备
在的感情中真正释怀是什么感受?
徐怀钰为什么不结婚 43岁的她感情起底
徐怀钰为什么不结婚? 43岁的她感情起底
如何对前任释怀 究竟什么是释怀
图说怀化|忙碌的怀化国际陆港西货场
怎么释怀一段感情?缺憾如何释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