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前“参谋总长”罗本立回乡祭祖的七天七夜
安徽商报月日讯 4月3日12时50分,台前“参谋总长”罗本立从香港转机回到阔别60年的家乡合肥祭祖,实现了一位游子多年的夙愿,本报曾对此作过报道。昨日,罗本立在大陆的独生儿子罗法荣,向记者讲述了父亲罗本立此次回乡7天7夜的经历。
A.重踏故土
4月3日,合肥的天空下着小雨。12时50分许,由香港飞来的航班准时抵达合肥骆岗机场,罗法荣及众多亲属站在贵宾楼内看着飞机徐徐降落,心情十分激动。
十几分钟后,一个高大的身影从手扶电梯上出现在大家面前,这就是60年没有踏上故土的罗本立,他戴着一副墨色眼镜,穿着深色外套,一米八四的身高威武挺拔,没有80岁老人的老态,紧随其后的是他的儿子和儿媳,以及一名随员。罗本立健步走向大厅,罗法荣的女儿立即迎上前去,送给爷爷一束鲜花,并与其拥抱在一起。罗本立深情地看着站满四周的子孙,并和他们一一握手问好。这时一个熟悉的面孔引起了罗本立的注意,这就是他的内弟,当年的好伙伴刘国璞。
B.童年伙伴
罗法荣的舅舅刘国璞今年76岁,现居北京,是清华大学的教授。
七十多年前,罗本立随母亲在自己的外祖母家度过愉快的童年岁月,“舅舅和父亲从小在一块长大,由于父亲年长一些,舅舅便成了父亲的小跟班,父亲外出求学以前,都是和舅舅在一块玩。”罗法荣告诉记者,父亲在家是独生子,没有朋友玩,而爷爷长期在军营无法照顾孩子,奶奶便带着父亲长期住在曾外祖母家。等父亲长大成人后,奶奶便让自己的亲侄女刘秀珍和自己的儿子罗本立成了婚。孩提时期,父亲和舅舅就成了好朋友,两人无话不谈,上学时一起学习,放学后一起回家,下塘戏水,形影不离。
得知罗本立要回乡祭祖,刘国璞提前两天从北京赶到合肥,并坚持亲自到机场迎接回归故里的罗本立。两位孩提时期的伙伴第一次见面后,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C.重回求学地
4月4日依然下着雨,罗本立回到家乡后的第二天便启程去了六安中学(现六安一中),当年,他在这里度过了自己快乐的少年,也是从这里他走进了当时的最高军事学府———黄埔军校。
十几年前一次书信中,罗本立对儿子说,当年他在六安求学时,曾经有一位老同学让他一直没有忘记,他就是李子安,当年这位同窗和罗本立一起在六安中学上学,李子安的家就在学校旁,罗本立刚刚从肥西中学转到这里,一切都不熟悉,这时他结识了李子安,很快两人就成了“铁哥们”,两人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相互照料,有时因为家中生意忙,罗本立就到李子安家吃饭。在通信中,罗本立还念念不忘地说,李家的饭菜香喷喷的非常可口,这次回来前,他一再交代儿子,一定要把他的同窗找到,他要亲自去拜访这位老友,一起到六安中学去看看。
提到李子安,罗法荣想到了一位老邻居,他就是李泽林,有一次李泽林说自己有个堂弟,和罗本立是同学,两人的关系非常好,这个人是不是李子安呢?经过一番走访,终于在六安市的一个街巷内,罗法荣找到了李子安,原来李子安毕业后,就在当地做了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几十年,如今退休在家,颐养天年。
罗本立来到六安后,直奔李子安家,汪庭宽等五六位老同学听说罗本立到来后,也纷纷赶来和同学话旧。几位昔日同窗聚到一起,60年前的校园生活历历在目,当年的音容笑貌成了中心话题,如今的重逢也让大家非常高兴。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中午,当李子安要求大家到饭店去进餐时,罗本立坚持说,李家的饭菜让他想了60年了,今天还想再吃一顿。
鱼恋深渊鸟恋巢,少小离校老大回,为表达对母校培养之恩的感激,罗本立提笔为母校六安中学写了一段感言,感谢师长对他的授业解惑。回到合肥后,他又来到当年的就读学校肥西中学(现聚兴小学)参观,并资助母校加快发展步伐,鼓励母校为家乡培育更多的人才。
D.回乡祭祖
4月5日清明节8时20分,罗本立和家人一起从省城出发前往故乡———肥东县老家罗村。还没到村口,鞭炮就早已放开了,四邻八舍近万名乡亲争睹这位离乡60载的游子。9时多,罗本立在家人和亲戚的陪同下,直接来到位于半山腰的罗家墓地。
罗法荣告诉记者,这片墓地是他祖宗几代的安息地,修墓之前他请多人参与设计,几易其稿,最后寄给父亲审定。当时罗本立一再要求,墓地“不要太招眼,要简朴、庄重、大方”,同时他还寄来了一篇祭文,让罗法荣刻在石碑上。
罗法荣说:“因爷爷从军常年在外,父亲小时候是由奶奶抚养长大,母子感情很深,平时奶奶管教很严,这也成就了父亲的学业。当年父亲离开家乡去成都上学时,随身带了一张爷爷、奶奶的照片,60年过去了,父亲一直把这张照片带在身上,照片上还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两行字,父亲对奶奶一直怀有愧疚之情,认为没有给母亲尽孝道,所以回乡祭祖的心愿就一直萦绕在心头。”
9时50分,祭奠仪式正式开始,祭台上摆满了三牲和鲜花,罗本立站在最前面,其后是罗法荣和他的弟弟,再后面则是几十名罗姓族亲,罗本立燃上一柱香后,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跪倒在地,向祖墓及母亲墓连叩三个响头,后面的罗家族亲也随着罗本立行礼。
完成了萦绕心头多年的祭祖心愿后,罗本立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向自家老宅———一栋清朝时期的三进民居。罗本立挨个房间查看着,有时还用手摸摸门头、窗棂,在他出世的房间里,老人伫立良久,家里人都不敢打扰他。
这时,家里已经摆了二十多桌酒席,罗本立拿起酒杯,向每位乡亲敬了一杯酒;而乡亲们也祝福罗本立健康长寿,常回家看看。真是此地是家乡山水、举杯有故土人情啊!
E.儿时记忆
4月6日,罗本立来到了他外祖母家———刘罗蔡村,这里离老家罗村约有5华里,罗本立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老爷子一下车,踏上外祖母家门前的故土,就四处观望,并兴奋地对孩子们说,这里曾经有一个池塘,当年他曾经下到水里游泳,那边还有一个土地庙。“父亲开心得像个小孩,他连那口小池塘的名字都记得”,罗法荣说。随后罗本立又来到当年的私塾学校,如今这里已是当地的一所小学,他在校园内四处查看,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随后的几天,罗本立带上两个可爱的曾外孙,逛逛步行街,看看包公祠,享受着天伦之乐,还给孩子们买了许多小礼物。F.爱吃家乡菜4月10日上午7时许,回乡7天的罗本立,搭乘飞机经香港返回台湾。回忆父亲在家乡7天7夜的行程,罗法荣说:“老爷子最喜欢吃家乡菜,刚回来时家人将他安排到饭店就餐,他一点胃口都没有,但是一到我家,就喜欢吃我爱人做的菜,像什么黄豆炸酱、咸鸭蒸千张、鱼头豆腐等,都是典型的合肥家常菜。”
临上飞机时,罗本立告诉儿子,他希望能够经常带上一些开水,坐在母亲墓前,与亲朋故旧喝茶聊天,这是他一生最快乐的事情。但是这次因为时间有限,这样惬意的事情没来得及做。
“这几天父亲一直都很高兴”,为父亲回乡祭祖忙了几个月的罗法荣说,他希望父亲能够常回家看看,也给他多一些尽孝道的机会。(邢婧、王志强)
网址:台湾前“参谋总长”罗本立回乡祭祖的七天七夜 http://c.mxgxt.com/news/view/867093
相关内容
台湾前“参谋总长”罗本立回乡祭祖的七天七夜李立群回乡祭祖 四代同堂长相神似
3位台湾明星回乡跪地祭祖的画面,欧阳娜娜称不会忘记自己的根
论衡祭意篇第七七原文及翻译
台湾驻点笔记|“三月疯妈祖”到“保生文化祭”:感受台湾传统信俗的文化基因
丧葬风俗的做七是什么回事? 祭祀七七有什么讲究
资料:明星艺能学园台湾星体验八天七夜行程
“三月疯妈祖”到“保生文化祭”:感受台湾传统信俗的文化基因
论衡祭意篇第七七文言文大全古文
七月十五祭祖专题(四):牌位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