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成功录:熊晓鸽“脉”行天下
他是中国90%的IT类报刊的幕后导演。1991年,以IDG的亚洲业务助理身份回中国考察的熊晓鸽,在创业热潮中看到了商机。虽然很多年轻人在创业的鼓动下热血沸腾,但他们只是在房地产和股票等领域徘徊,在信息技术方面却所知甚少。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利润增长点。于是,IT类报刊成为熊晓鸽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棋。不久,熊晓鸽代表IDG与《国际电子报》达成了协议,把《国际电子报》引入中国,出版了有名的《网络世界》杂志。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电脑报》、《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网络世界》、《微电脑世界》、《电子产品世界》、《通讯世界》、《国际电子报》、《数码精品世界》、《消费电子世界》、《电脑商报》等IT类出版物的名称,有90%都来自熊晓鸽的导演和策划。 除了IT类报刊,熊晓鸽还聚集了大量的资金投向了IT。搜狐、腾讯、百度、3721、易趣、携程、当当网上书店、慧聪国际等一批知名企业都出自熊晓鸽之手,而这些企业很多已成为本领域中的领导者。到2004年,IDG在已经投资的110多个项目中获得了超过50%的回报,这远远超过了VC在美国的回报了。单是从1996年就开始投资搜房网,熊晓鸽放长线钓大鱼,十年后转让部分搜房网股份,取得了50多倍的回报。 ...... 熊晓鸽的首条黄金人脉来源于他一手搭建的优秀团队。在中国,熊晓鸽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找到了一个中国式的投资团队。这个以合伙人制运作的团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熊晓鸽的八个合伙人虽然在不同的城市,但是对各地市场都很熟悉和了解,而且他们所在的大城市本身就有很多的高等学府,很方便找合适的合作人才。他们每周都会互相通报,每月都会见面交流,配合得非常默契。 熊晓鸽的第二条黄金人脉则是优秀而具有潜力的创业团队。熊晓鸽认为,“其实投资最重要的是投人,看一个项目,最关键的是评价管理这个企业或这个项目的团队。除了要判断管理团队的能力,也要看和投资方是否在理念上合得来,甚至是不是气味相投。” 创业团队永远是决定熊晓鸽是否投资的关键砝码。在他看来,VC最大的风险就是管理的风险,好的创业团队是重中之重。熊晓鸽和他的团队考察受资公司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的时间常常只有40%,但对受资公司的管理团队的考察则要用超过50%以上的时间。考察创业团队,决不是浮光掠影,他们甚至会长期追踪考察。而他们考察创业团队的标准也毫不含糊,第一看创业团队的领导者,是否具备创业者的优秀素质,如人品、勤奋程度、市场洞察力等;第二要看整个创业团队的凝聚力及其他创业人员的人品、特长等。
28人阅读
网址:VC成功录:熊晓鸽“脉”行天下 http://c.mxgxt.com/news/view/882009
相关内容
IDG创始合伙人熊晓鸽: VC抢项目 撞见时苦笑艾问熊晓鸽:IDG沉浮录,被边缘化的背后是什么?
熊晓鸽:“触电”的风险投资家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让科技飞起来的创投“教父”
熊晓鸽:金融风暴让投资人出手更谨慎
熊晓鸽:IDG曾7周融资13亿 电影业可掘金
熊晓鸽: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刚起步
明星组建Star VC 李冰冰黄晓明任泉涉足创投
专访熊晓鸽:“我为是七七、七八级的中间一员感到骄傲”
清华企业家讲堂: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从38美金到38亿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