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歌手如果有代表作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肯定相当一部分人会说当然是好事,这样人们就可以记住你,也说明你已经混出了名堂。但是如果歌手只有一首代表作呢?而且歌比人红呢?歌手孙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如果你年纪不小了,那么这句话一定是情不自禁唱出来的,这是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歌《中华民谣》,因为在舞台的舞台上被孙浩唱过后一炮而红,孙浩也因为这首歌被人们熟知。
但是多年之后,人们提到孙浩,依然想到的只有这一首歌,甚至只有在唱出这首歌的时候,人们才知道演唱的人叫作孙浩。
而孙浩,在这首歌之后也一直没有什么代表作,反而开始演戏,在去年的一部电视剧《装台》中,孙浩第一次体验到了被观众说的感受。
展开剩余 80 %
从工人变大学生
孙浩出生于西安,从小的生活一直波澜不惊、按部就班,16岁时,他进入了一家工厂当工人,平时闲了就喜欢哼着唱歌,没想到这个小爱好为他带来了生命中的转折。
厂里的宣传部听到孙浩的声音,觉得十分适合做厂里的广播员,于是孙浩告别了枯燥的车间,被调到广播站工作。这样的经历让孙浩对于唱歌的渴望更加迫切。在当时,流行音乐正在蓬勃发展,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赛遍地开花。
孙浩代表厂里去参加市里的比赛,不负众望获得了好成绩,还能代表西安参加全国的比赛。孙浩自己很激动,厂里也十分支持他继续比赛。
没想到,才18岁的孙浩什么都不懂,在评委看到他的表现后表示可以让他到中央音乐学院上学,可孙浩以为这是骗子,随手接过名片,就没有再想这件事,比赛结束就回到了西安。好在后来他从电视上知道了这不是骗人,看着名片上的电话打了过去,才有学可上。
就这样,一个工厂工人,摇身一变,成为了音乐学院的大学生。孙浩在学校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将以前业余唱歌不好的习惯都改掉,唱歌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渐渐地,孙浩有机会在北京的一些酒吧兼职唱歌,为自己赚生活费。这样的时光让孙浩觉得很快乐。
就在一次演唱中,一位导演找到了孙浩,问他愿不愿意演电影,虽然没有任何演戏的经验和相关知识,但是孙浩还是答应了下来,没想到,首次触电电影的孙浩,演得还不错。就这样,孙浩还未毕业,就在唱歌和演戏方面积累了经验。
舞台让他一炮而红,却也成为限制
虽然当时的孙浩并不火,但是也过得很开心,直到1995年,孙浩被选中上了舞台,演唱了一首《中华民谣》,一下彻底火了。从此以后,不管是电视节目还是商业演出,孙浩都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一首《中华民谣》唱遍全国。
孙浩也发表过其他的歌,但是最受欢迎的依然是这首歌,到后来,孙浩已经唱到想吐了,但是人们在邀请他的时候,依然指名要听这首歌。这样的情况让孙浩很束手无措,作为一个歌手,他对于自己的每一首=歌都十分有信心,但是人们却不给他机会展示。
就这样,在20世纪初,台音乐崛起,许多偶像歌手出现,外表靓丽唱功还不错,属于内地流行歌手的时代已经渐渐不再,孙浩的年纪也大了,跟不上潮流,就此在时代的洪流下退场。
虽然歌手之路不是那样顺畅,但是孙浩的演员之路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凭借着不错的演技和人缘,孙浩在各种电视剧中饰演一些戏份不多不少的角色,让人们不至于忘记了他。
看过他电视剧的人会发现,孙浩参演的很多电视剧,都是张嘉译作为主演的。
人生中的贵人
没错,两个人是很好的朋友,张嘉译曾对孙浩说过:“哪天你要是没法唱歌了,就跟着我来演戏吧!”就这样一句话,让孙浩跟着张嘉译演了不少电视剧,孙浩对于张嘉译这样的帮助也十分感激,他也没有浪费张嘉译的一番好意,参演的所有角色,不管戏份有多少,他都用心出演。
而在《装台》中,孙浩将一个自私自利的“铁扣”演活了,为这部剧加分不少,而他也通过这次的表演,获得了观众无数的说声,不过不是说孙浩的,而是说“铁扣”的,因为这个人物实在太招人恨了。孙浩在得知自己的角色被“说”后,反而笑得很开心,因为他让观众入戏了,这是一个演员听到最好的夸奖。
孙浩已经53岁了,但是他的感情生活却一直是一个谜。年轻的时候,他与毛宁、亚宁都是好朋友,与毛宁的情谊是因为当时俩人都是内地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而与亚宁的情谊,则是在亚宁还在电视当主持人时,孙浩与他结识,并成为好朋友,经常去电视找他玩儿。俩人还因此传出过绯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如今,这几个人像商量好的一般,虽然有颜有才,却都还没有自己的另一半。年过50,他们的生活重心似乎都依然放在事业上,对于感情生活没有那么在意。不过还是希望他们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