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深度」放牛娃的春天|说说从江县大歹小学的故事(下)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放牛班的春天》
糖果教育 坐落在半山的大歹小学每天是在广播音乐中醒来的。早上7点过,塑胶跑道上都是学生们排队奔跑的身影。这是住校生的晨跑时间,当《采蘑菇的小姑娘》接过《童年》的旋律时,孩子们的脚步又绕了操场两圈。
当天最快抵达操场的是二年级的“豆芽妹”和“小妹”。跑步结束后,南明小学的支教老师陈晓丹和李艳把两个小姑娘叫到身边,分别奖励了小饼干。 在大歹小学,糖果和饼干是老师们的法宝。教室宿舍堆着整箱整箱的小零食。 “学生表现好,会用糖果作为奖励。”李艳说,大歹的孩子很认生,初入学来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理人,常常躲避老师的眼神和提问。 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李艳和其他老师一方面照顾学生日常生活(如理发、洗澡、剪指甲),另一方面用糖果作为奖品引导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奖励也出现在课堂。英语老师谌婕会对同学们分组练习的表现进行打分,得分高的一组将得到糖果奖励。 小小的糖果,就能吸引学生吗?这种教育方式何以成为大歹老师的选择? 实际上,这是最初的无奈之举。体育老师赵发勇2019年从贵阳市南明小学来到大歹时,准备给孩子们上一场精彩的公开课,结果却大失所望。“我提到姚明、孙杨、梅西、C罗,这些是很多孩子喜欢的体育明星,但课上没有一个人理我。” 后来,赵发勇发现,大歹的孩子很多都不认识他口中的体育明星,低年级的学生不太懂普通话,自顾自说苗语。高年级的学生即使听明白了也不愿意说话。 不仅是从贵阳来支教的老师,从江县本地的老师也感到意外和苦恼。“他们的基础太差了,是我遇到的最难带的一群学生。”曾欣(化名)是大歹小学的一位老师,曾经在多个乡村小学任教,虽然来之前对大歹的情况有所了解,但接触之后还是超出了意料。
乡村教育本就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而大歹的教育多年来抓义务教育的普及,重心在控辍保学。加之大歹的孩子自小学苗语,不惯用汉语,表达和理解能力稍显欠缺,学习就难以跟上。 面对这种现状,南明小学帮扶团队肩负改善“教学软件”的任务,决定率先破局。 “从最简单的做起。首先是个人卫生习惯,给学生剃头、剪指甲、洗澡。教他们问好、言谢、回答问题。带他们打扫校园。陪他们锻炼身体……做得好,就会得到糖果奖励。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好习惯。”赵发勇说,南明小学第一年采取“全托管”帮扶措施,从教育理念、校园文化、育人方法等方面进行参与式帮扶。 在校园的墙体上,“以爱育爱,自强不息”的校训十分醒目。教师的糖果虽作为一种教育方法,但也裹藏着爱。 南明小学副校长王玉在大歹小学挂职担任第一校长,是孩子们口中的“蝴蝶妈妈”,年初刚结束学期工作的她因病去世。 “有一次省医(贵州省人民医院)来学校义诊,给孩子们体检,结果出来后显示有一个孩子贫血。她就买了一大袋红枣,每天抓一把给那个孩子。”与王玉一同挂职的党支部书记陈晓丹回忆说。 平日里,老师们看见哪个孩子缺乏营养,还会把学生叫到教师宿舍,冲泡牛奶给她们喝。
南明小学支教老师李艳给孩子分牛奶
关爱在点滴小事中汇聚,形成一种氛围,也形成了“以爱育爱”的校园理念和文化。2020年,大歹小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外面的天空 上山,种田,放牛,织布,刺绣,火塘边坐着。长久以来,时间好像给大歹村按下了暂停键,除了“家家代有孩童出”,村寨的历史还是从前一页。 “男不外娶,女不外嫁。”第一书记唐隽永说,多数村民都没出过大歹,邻村的人都少有往来。“只有部分男子曾随人外出,多在铁道上务工。”
孩子的天空在田野上,成人的天空在铁道上。
“必须带他们走出去,要让他们走出去看一看,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才会奋发图强地往外走。”李艳说。 正是因为想帮助孩子们看见希望、树立方向,已故校长王玉组织了多次游学活动,带着雏鹰社团的学生到贵阳参观体验。 “第一次是16个人。分别与南明小学16个同龄学生家庭结对伴游。”带队老师赵发勇说,“在国际会议中心一下车,就有小孩站着呆住了,也不走,就问‘这儿是怎么修的’”。 那次游学,大歹的孩子和贵阳的孩子一起过生日、吃西餐、坐地铁,参加家庭聚会、公益活动,还去了科技馆参观。 潘污简参加了第二次游学活动,对海洋馆记忆犹新。“里面有海豚,和电视上一样,它还亲了我。”想起当时的场景,她一下子笑了。 大歹小学以游学的方式开拓学生的眼界,同时通过社团补习督促学生学业。 在王玉的号召下,学校把学习能动性强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成立了雏鹰社团。每天下午放学后,统一进行课后辅导。
雏鹰社团的学生放学后在教室学习
雏鹰社团实行动态淘汰机制,无故缺席或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将被退出,并适当补充优秀学生。 代祥往是五年级学生,已经在雏鹰社团坚持学习了一学期。和其他团员一样,他对学习抱有积极正面的看法,并相信“努力学习,以后才不苦”。 这学期,潘香连见到同学加入社团后,主动申请入团。她表示想考大学,以后当老师,“因为看见老师们和学生在一起很快乐”。 而以前得空就去放牛的潘好你,有了一个成为宇航员的梦想,希望长大后能帮助别的困难家庭。 很难想象,志向是如何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的。或许正如老师们所期待的那样,这些孩子就像雏鹰一般,在一日日的训练后,有一天会飞出大山。复活课堂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学楼里,阵阵读书声穿过窗台,回响在操场。晨读时间,学生扯着嗓子,把《村居》读出了高八度调子。 课堂上顽皮的学生哪里都有,但大歹小学却并不多见。“以前都是老师在台上讲,一走近学生,他们就埋下头去。”数学老师赖玉平说。 赖玉平有17年从教经验,一直在基层教书。虽然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但听了几次南明小学组织“送教”的公开课后,感到启发良多。 “首先是教学理念不同。”赖玉平以一次语文公开课举例:学习韵母“ao”,课件上一只老虎张嘴的图片,老师让学生学老虎开口叫,全班同学顺口就说出了“ao”的读音,而且十分开心。
大歹小学的学生在教室上课 旷光彪 摄
“他们更注重课堂互动,引导快乐学习和主动学习。”赖玉平有一次尝试和学生互动,在提问时走下讲台,用头去贴学生的头,传递鼓励,就得到了积极回应。 “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她继续说,随着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举手回答问题的人也多了。 语文老师潘德花也发现,南明小学的老师引导学生很有方法,提问题总能提到点上。 每年,大歹小学都有针对教师的“送培送教”计划,用于提升师资力量。潘德花曾到南明小学进行“一对一”跟班学习,还在帮扶教师的指导下上了一节公开课。 “大家最开始都不愿意上公开课,不知道怎么上,也担心上不好。”潘德花说,在跟班学习和磨课的过程中,她学会了如何高效利用课上的40分钟,导入、过程与方法都很关键,最主要是逻辑层次和语言组织。 上学期五年级的语文课,潘德花在讲《西门豹治邺》和《扁鹊治病》两篇课文时,穿插了角色扮演,学生参与其中,极大地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课堂氛围很活跃。 体育老师龙彬认为“体育就是在跑和跳中教学的”,在课上经常通过做游戏渗透学习内容。
学生在操场课间活动 旷光彪 摄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接收知识,英语老师谌婕自制彩色单词卡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强识记能力。 一个好的学校不仅培养学生,更要培养老师。素质教育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曾经的大歹教学点无法实现的。 龙彬说,大歹小学的steam科创教室内,有学生曾参与制作水的过滤系统。学校的图书角,也摆满了各类书籍。 有入校参观者说:“大歹的希望就在这些学生身上。”这也是教育脱贫的决心和力量。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老师用音乐打开了孩子封闭的心门。而大歹小学则以爱的教育唤醒了放牛娃的“春天”。 教师宿舍里,李艳举着吹风机,又在给孩子们梳理头发。她微笑着说:“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苏颉
编辑 刘娟编审 田旻佳 施昱凌
网址:「天眼深度」放牛娃的春天|说说从江县大歹小学的故事(下) http://c.mxgxt.com/news/view/896074
相关内容
民间故事:放牛娃放牛娃逆袭成学霸,春晚舞台大放异彩!
不得不说,魏若来与牛春苗女士这娃娃亲真是天作之合
天仙在上的小说
围绕国企那些事,听听“放牛娃”怎么说
九眼天珠小说人物介绍
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这篇论文后记刷屏!—新闻—科学网
回到故乡 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在富春江畔颁出
天眼小说景旭枫在哪可以看
春闺公子小说梁二牛孟娇娇知乎小说全文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