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y事件中,徐明朝才是那个“穿着新衣的皇帝”

发布时间:2025-04-30 12:22

原创 看理想编辑部 看理想

本周二(7月21日),火箭少女101队长Yamy公开了其老板徐明朝羞辱其外貌的音频。事件迅速在社交网络发酵,引起一片哗然。

来自Yamy微博

随后,徐明朝方面也作出了回应。尽管他“自我反省”是“职场PUA男老板”,但他拒绝跟Yamy道歉,并认为自己对Yamy的相处方式没有错。

回应中,徐明朝还表现出“相信”Yamy本性不坏,她是单纯的,只是缺乏契约精神的信念。这使得部分舆论开始转向认为这只是Yamy的一场过河拆桥式炒作。

很明显,这场争议远远不只是丑和美的分歧。

它更在于徐明朝作为一名中年男性、经纪公司老板的权力上位身份,以及这背后影射出的舆论环境的价值体系,和娱乐圈商业逻辑。

1.

外貌羞辱的背后推手:

审美霸权与资本力量的勾结

被偷录下来的音频里,徐明朝对Yamy的批判听起来既露骨,又常常前后矛盾。

三分多钟的独白里,前半部分大多是徐明朝的主观审美臆断。他逼问Yamy的同事、自己的下属 “你觉得Yamy漂不漂亮?”,在得不到满意的回答后,他气急败坏地让对方反问自己一样的问题,并理直气壮地下定论,“很丑啊!这事实嘛!”随后,他又批判Yamy“在装时尚,压根儿就不时尚!”、“穿衣服像个刺猬一样。我觉得她有病!”

在对一个不在现场的女生进行毫不遮掩的外貌羞辱,并且暴力施加自己赤裸裸的霸权审美于所有与会者之后,徐又立刻转换成了老板和资本家的姿态,将对美丑的评判无缝衔接到商业层面的资本逐利和得失。

视频的最后,徐表达了一个令人玩味的观点:“一个女生,丑是优势,但是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丑!然后它就会变成优势。”这番与先前的外貌批判自相矛盾的论调,恰恰反映了徐明朝的立场里互不兼容的元素。

用徐明朝自己的用词,为读者翻译一下他的逻辑:Yamy由于“明明就很丑”却“不知道自己丑”,导致“自我认知产生偏差”,以至于从一个“酷girl变成了个娘炮儿”、人设坍塌、“画风大变”,最终个人人气连带公司“数据”都一路走低。

作为一名男性,又是一名资本家,这种身份的多维性成为了我们解构徐明朝对Yamy外貌羞辱的关键,也是他在三分多钟的视频里不断论证自己观点、诋毁Yamy的根本出发点。

作为男性,他觉得Yamy“非常丑”;作为经纪公司的老板,他又看见了Yamy的“丑”可被巧妙用作在娱乐圈另辟蹊径、赢得商机的优势。

这种相悖的价值判断导致徐明朝对Yamy的态度在两极之间来回切换。从Yamy的长微博里可以看出,多年的合作关系使她长期受制于徐变幻莫测的立场中:

一方面鼓励她“你是有优势的,要对自己有信心”,另一方面又贬低她“你不值得,你真的不值得”。

而态度转变的导火索,自然就是徐口中的“数据”。

作为一个以逐利为目的的资本家,徐明朝关注的或许从来不是Yamy本身,而是她身上的商业价值。

当Yamy的“酷girl”人设看似在以“美”为主流的娱乐圈标新立异,并为公司带来流量和红利时,徐就认为Yamy的“丑”是独特的商业资本。

而当Yamy尝试新风格、脱离公司安排的设定、人气有下滑的倾向时,徐明朝根深蒂固的男权审美则成为了这场喧嚣的背后推手:Yamy的“丑”非但不再是优势,还是她产生自我认知偏差、拖公司后腿的元凶。

这样一套病态的潜在逻辑让我们意识到,徐明朝的辱骂和攻击,绝不仅仅来自对女性的外貌羞辱或单纯的职场PUA,而是在父权社会中,以资本为主导的娱乐圈和大众文化里女性先后被物化和商品化的体现。

2.

男士说教下的集体失语

除去徐明朝的言论内容本身,他表达观点的方式也值得一提。

音频的最初,有人发声质疑“美的标准是什么”、试图引入一个合理且民主的讨论时,却被他高声驳回、立马又将话题引回对Yamy的外貌批判。

随后的独白里,徐明朝虽然提出不少问题,但大多都立刻自问自答,最终将一场公司会议变成完全个人观点的输出。而与会者们也从最初的有意参与,变作寥寥无几的附和,到最后完全不发声。

就这样,徐明朝不仅独霸了表达意见的渠道,更加垄断了对事件本身做价值判断的权利——他咄咄逼人的论述和不给任何人插话的态度,正是一种居高临下、妄自尊大的“男士说教(mansplaining)”。

《爱说教的男人》的作者丽贝卡·索尔尼特有力地印证了男性如何长期霸占说教者和审判者的位置,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女性的声音和观点则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甚至不可信,这种错位和扭曲导致女性几千年来的被动噤声。

更有趣的是,他有关审美的讨论和一系列举措透露出了两个潜在逻辑:1)市场上存在一套不可挑战、接近客观的审美标准;2)他个人的审美标准即代表大众,他就是那个负责“喊破皇帝新衣的孩子”。

因而,徐明朝目光短浅地将自己极具偏见的霸权审美视作不可置否的“事实”,又错误地认定其具有普世性,并强制施加给每个异见者。

徐明朝的“男士说教”背后透露着一种过度自信,甚至自恋——他将自己看作是传递真相的使者,在讲到自己“并没有当着Yamy的面讲过Yamy丑,但是我忍不下去了”时,不仅没有流露出抱歉的情绪,反而暗暗归责他人不像他一样敢于道出“真相”。

这种居高临下的男士说教也表现在徐明朝规训下属的话语里:因为公司给了艺人“选择的权利”,作为交换,公司也应该拥有他们的“绝对服从”——徐明朝断言,这才是“解决事情的根本性东西”。

相比于管理下属,这更像是一种隐形的暴力和剥削:艺人们在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被迫屈从于一个毫无公平可言的归责制度;Yamy变得“没有自己的特色”、人设“塌了”、没人喜欢,都是她“不服从”惹来的祸端,都是她的错。

徐明朝话语中影射的逻辑让人不寒而栗——既然我已经给了你好处,你就得让我无条件支配你。

这套逻辑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被控诉性侵李星星的时候,鲍某明辩解自己供养女读书和生活,“是这个世界上对她最好的人”;又比如,尽管尽心尽力打点家务事,家庭主妇们却还是会陷入“必须完全服从丈夫,因为是他赚钱养家”的窘迫。

由此可见,换汤不换药,这个逻辑其实是尚未摆脱父权价值观的社会的缩影。而偏见和权力的勾结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

徐明朝本人积重难返的父权理念,加之强权主义的管理方式,也就解释了他大言不惭地对Yamy进行人身攻击,却依然理直气壮的原因。

然而问题恰恰就出于此:声称自己揭破皇帝新衣的那个孩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才是穿着新衣的皇帝。

“绝对服从”带来的并不是公众认可,而是在权力压迫下的集体失语。

3.

幕前和幕后:大众文化向两性平权迈进了吗?

放眼时代的变迁,不管是《创造101》的大火,还是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热播,平心而论,相较于90年代或是21世纪初,社会对女性的定义和偶像概念的标准确实放宽了不少。

得益于近年来大量女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掀起,例如从17年开始的#MeToo运动、18年韩国女性发起的“脱掉束身衣”运动(Escape the Corset),到去年热依扎被指责穿吊带“露骨”上热搜而激起的社会舆论探讨,女性意识到男性凝视的压迫,并开始作出反抗。

如今的偶像人设不再局限于“青春靓丽”,更包含了像Yamy、王菊这样的“酷girl”。不同年龄层的女性的特点也在荧幕前被彰显,粉丝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挑选偶像。

然而极为讽刺的是,Yamy曝光的音频却揭露了看似走向平权的糖衣下,娱乐圈里依然基于父权社会止步不前的生态链。

像徐明朝这种手握大量物质和人力资源,位于娱乐圈头部的经纪公司老板们,不仅依然保持着根深蒂固的男性凝视和霸权审美、无休止地物化并消费旗下女艺人,更是将与此价值观相匹配的内容,源源不断地通过由商业资本带来的权力和途径输送给大众媒体。

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他的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里就有一个著名的社会舞台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在幕前(frontstage)扮演别人为其定义的角色,而在幕后(backstage)表现真实的自己。

这种幕前幕后的对立造成了人性和社会的戏剧性,却也为解构社会及其意义给出有用的提示。在Yamy事件中,极创引力内部会议录音曝光于大众视线就是一个从“幕后”走到“幕前”的绝佳例子。

徐明朝作为极创引力的老板,在会议上一展无遗的男性凝视、父权审美,对旗下女艺人毫不顾忌的外貌羞辱,以及对所有员工在审美问题上的一言堂,完美地展现了在表面看似向多元化和两性平权走近的大众审美,在不被揭露的微观层面,却还是遵循男性化编码的权力架构和话语系统,一如既往地物化着女性。

Yamy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更深层次的、社会架构层面的“幕前”和“幕后”的撕裂和对抗。

当社会的主流声音为大众媒体日渐走向两性平权欢呼雀跃时,与其比邻却鲜少被讨论的资本市场和经纪公司却令人咂舌地纹丝不动,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依旧生产、印证、和加强着父权价值观。

这种讽刺的反差促使我们思考,引导徐明朝的所谓的“数据”是不是一定程度上还是代表着具有父权属性的大众审美?

我们在荧幕前看到的、主流文化看似向我们呈现的、公众舆论里呼声越来越高的两性平权,到底有多少是由这个“幕前”的“理念认同”所带动的商业模式上的趋同,又有多少是真正意义上的认知变革?究竟理念进步和行动落实之间有多大的鸿沟?

而目前最重要的是,我们清楚娱乐圈很可能不止一个徐明朝和Yamy,而整个中国社会里,也许也有千千万万的女孩正在遭受外貌羞辱和审美霸凌。

我想要告诉那些女孩们,这不是你的错。也许你和Yamy一样感受到“恐惧、自卑、自我怀疑、懦弱”,但请千万不要被这些感受吞没。

就算你没有Yamy的影响力也没关系,接纳自己,发出声音。也许这个声音很微弱,但不要丢掉它,它终究会把你引向和你一样也在努力、勇敢地发声的女孩们。

这些真实的声音是比浮于表面的口号和宣言更有力量的东西,也是把理念和行动真正结合起来的钥匙。

正如玛丽·彼尔德在《女性与权力》里所说的一样:

“从协同运作(collaborative)的角度去思考,更多地去考虑追随者而非领袖的力量,将权力当作一种属性,甚至是一个动词(to power),而非某人的私有财产。

我所构想的权力的新定义,是一种‘产生效用’,为世界带来某种改变的能力,以及被认真对待的权力——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整体。”

延伸阅读

配图:Yamy微博、《坡道上的家》

撰文:Ev

原标题:《Yamy事件中,徐明朝才是那个“穿着新衣的皇帝”》

网址:Yamy事件中,徐明朝才是那个“穿着新衣的皇帝” http://c.mxgxt.com/news/view/899162

相关内容

徐明朝侮辱Yamy事件引众怒,妻子玲花也不支持他:不站队!
徐明朝发长文回复Yamy,玲花态度诡异,深夜点赞diss徐明朝的微博
徐明朝二次发声拒绝对Yamy道歉:她本质不坏,只是缺乏契约精神
玲花老公徐明朝侮辱旗下艺人Yamy长相丑陋,私下录音被爆
徐明朝攻击yamy长得丑被diss,老婆玲花一个举动直接证明其人品
为何不支持Yamy和徐明朝高调解约
徐明朝道歉,但称不会向Yamy道歉
徐明朝发文道歉,但不是对yamy,原来这是10万块钱引发的“血案”
徐明朝坚决不向Yamy道歉, 二人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凤凰传奇曾毅无故“背锅”,徐明朝当众羞辱Yamy更让人难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