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上进就可以跳出原生家庭的影响吗?看到陈乔恩,我发现并不是

发布时间:2025-04-30 20:08

01陈乔恩:父母双全的孤独症患者

在陈乔恩的眼中妈妈十分严厉,爸爸闷骚,父母的关系似乎并不是很和谐。

她和妈妈在《旋风孝子》节目里,二人开始共处时毫无互动,同框拍照时肢体动作也很僵直,原因竟然是陈乔恩小时候经常被妈妈打,而且打到怕。

在她的描述中,听到妈妈的脚步声,会觉得是魔鬼的声音。

“完了,她要来揍我了!”

“有一次考试,数学只考了20几分,那天放学我宁愿去鬼屋,也不愿意回家。后来我妈妈知道我的成绩以后,用捆成一把的枯树枝狠狠抽了我一顿,我因此哭了一夜。”

“我一直都挺孤僻,小学三年级转学后没交过半个朋友,都关在图书馆看书。其实也算有半个朋友,就是流浪狗。”

“宁愿在墓地里看墓碑上的人物故事,也不愿意回家。”

谈到这些,她曾经数度哽咽。这是她记忆中跟妈妈相处时的主旋律。

那么,她跟爸爸的关系怎么样呢?

《女儿们的恋爱》里,陈乔恩带着爸爸一起参加节目,这个中年女儿与老年父亲的真心话,开始就是一场“尴尬”的冷场,在节目组准备的真心话书上,陈乔恩没有填任何东西,一片空白。

本是最亲的父女俩关系,开场就显得那么尴尬无语。俩人坐在一起的时候,双手像无处安放一样,陈乔恩从始至终手就不停的在互搓,而陈乔恩的父亲也不停地摸着自己的手,可见两人都是有不同程度的紧张。

当导演让陈乔恩评价自己的爸爸时,陈乔恩直接用了“闷骚”这个词来形容爸爸了,而且一点都不客气,说爸爸不敢管自己的私事,注意:不是不管是不敢管。

她所谓爸爸的不敢管,爸爸在怕什么?又在怕谁?虽然她没有细说,但是似乎能让我们看到这个家庭的大致状况:一个严厉的妈妈+一个不敢管事的爸爸+一个孤独的孩子。

这样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02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第一:害怕跟人相处。

陈乔恩算是心理修复能力非常强大的人了,虽然仍然很宅,“三个礼拜不出门,就在家跟猫说话”。但她努力阅读(给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运动(让自己有强健的身体)。

在节目中她曾坦言:“在生活中不能感受到太多友情的温暖。”“从小到大都没有学会好好沟通”。

即使在外人面前她总是展现活泼、率直,看起来人缘好得不得了,但其实她是不敢跟人太亲密的,长大以后,对着妈妈也说不出“有你真好,虽然我演过戏但还是受不了”,

工作,就是她最亲密的人。

第二:拼命鞭策自己上进。

小小年纪就出道的陈乔恩选择努力工作、勇敢生活,出道17年,从旅游节目《中国那么大》中思维跳跃、情绪化、真性情的外景主持小红恩。

到台湾女子团体“七朵花”的副队长,再到后来的偶像剧女王,没资源没背景的陈乔恩每一步都在凭着自己的努力往前走。

她并不是一个从小美到大的女孩子,最初在《王子变青蛙》中, 她的形象还被观众们一再吐槽“太符合渔村少女叶天瑜的定位了。”

这个曾经自卑,曾经皮肤黑黑形象土土的渔村女孩,现在已经渐渐蜕变成娱乐圈的时尚女王。

这些努力一方面给她挣得了社会的认可,可以让她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她之所以会这样拼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内心深处的“怕”。

她像很多要强的女孩一样,从小被别人用小鞭子抽着必须往前冲,长大之后,她们是不敢停下来的。

最悲哀的是:她会自动捡起那根小鞭子,即使在没人的时候,也会逼着自己往前冲。

一个人上进,往前冲并没有错,可问题是:如果她只有向前冲这一个选项,却没有其他的,这便会出问题。

第三:凡事靠自己。

陈乔恩在跟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早早就学会了两点:

1、我弱的时候,是没有人可以依赖的。如果我跟别人求助,换来的可能是一顿毒打,或者被漠视,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2、遇到困难我只能自己躲起来,一个人消化情绪,直到能够重新调整好自己,能够让别人看到一个积极正能量的我,我才可以走出来。

不管她现在变得有多好,取得多少成就,得到了多少人的喜欢和认可,她内心会始终觉得:你们看到的都是积极正面的我,而消极负面的我是没有人会喜欢和接受的。

03你内心的故事剧本,是你跟自己打的一场无形的仗

我们从原生家庭里学到的所有的东西,最终都会变成自己内心的故事剧本:

比如:

我觉得别人不会接受那个不够好的我,所以我拼命让自己变得更积极更强大,然后当我发现别人喜欢和接受那个更积极更强大的我时,我心里会觉得有些安慰。

但是同时还会有个声音出来:他们喜欢的可能并不是真实的我,如果他们看到真实的我,可能就不会喜欢了。

当我们带着这种害怕跟别人相处时,就会始终不敢把自己不好的一面拿出来,但是又会通过一些小事来试探,比如:开个玩笑,试图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这样一面,看看别人的反应,但这些故意隐藏之后的意图,别人往往是注意不到的,更无法给我们想要的回应。

当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时,又会反过来印证自己的猜测:果然没人会真的喜欢真实的我,于是更加鞭策自己上进。

这样我们慢慢就会产生一种纠结和挣扎:始终渴望有一个人能够看到真实的自己,却又从来不敢让别人看到,因为觉得不可能,“连我最亲近的父母都不能接受那个我,别人又凭什么能够接受那个我呢?但又无法彻底放弃这个渴望,只好努力消灭那个阴影面的自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个人的“内在运作模式”,每个人都有。

所谓内在运作模式就像是一个军队的司令部,是最高指挥中枢,当你遇到危机的时候,你是会打回去,还是会躲起来,都跟一个人的内在运作模式有关。

这个内在运作模式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中,透过无数次跟父母等重要他人的互动形成的。

3岁以前,孩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本上就形成了,并且这些观念会在她长大以后,时刻影响着她所有行为和对人、关系的看法和想法。

那么,成年以后,我们的内在运作模式可以被改变吗?我们可以改写自己的剧本吗?

04怎样把自己的故事剧本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

我们经常会混淆一个概念:改变和消除。

很多人所谓的改变其实是消除,花了很大的力气在消除那个不好的自己,比如你觉得自己很自卑,总希望找个办法让自己不再自卑,这就是消除思维。

事实上,一个人的内在运作模式不可能被消除,因为那是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但是可以被修正,就像给机器升级迭代一样,把你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

这就是心理咨询存在的价值,所有的心理咨询,归根结底都在做这一件事。

具体要怎么操作呢?

简单归结来说,一共分三步走:

第一步,你要先看到自己的剧本是什么。

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个写自己剧本的范式,私下可以自己试着写一写: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_______(填内心深处最不能接纳的词)的人,我经常用____(行为)来掩盖这一点,我特别期待有人会_____(你内心最渴望的)我,所以我会用_____(行为)来试探别人,但别人的_____(回应行为),又让我经常解读为_____(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更加深了____的想法。

我举个例子: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_不被爱_(填内心深处最不能接纳的词)的人,我经常用_过分的付出___(行为)来掩盖这一点,我特别期待有人会__真的爱___(你内心最渴望的)我,所以我会用_付出很多或发小脾气____(行为)来试探别人,但别人_生气或没有感激我的付出____(回应行为),又让我经常解读为__不会有人重视我,在乎我___(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更加深了__没人会真的爱我__的想法。

第二步,找到两件东西:一个是你内心最渴望的;一个是你为了得到渴望的,做了什么。

当你走完第一步,第二步的答案就会很清晰的呈现出来。每个人内心渴望的东西不同,比如有的人特别渴望有一个人能够真正接纳全部的自己,包括自己不好的一面,但是现实中总是努力把自己的阴影面掩盖起来,从来不敢让任何人看到。

这就是想要的东西,和要东西的方法完全南辕北辙,结局当然是无法要到。

第三步,找到一个人,陪你经历你的这种改变。

那个人可以是你的爱人,也可以是你某一个长辈,或者是你的心理咨询师等等。他身上需要有这样2种特质:

1、能让你感觉到安全感,你可以一点点放松下来,信任对方不会伤害你;

2、他可以用积极的视角来看待你,哪怕是你最黑暗的部分,这样当你最脆弱的时候,他可以给你力量,带你出来。

为什么必须要有一个人陪自己,而不是自己通过看书学习来提升或改变?

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里说: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是因为我们学到的知识和道理,都属于认知能力,但是要让自己的内在升级,需要有修正后的情绪经验,这不是一个认知功能,而是情绪体验,所以必须要通过跟不同的人的互动,才能达成。

借用《哪吒》里的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同样道理,原生家庭会影响你,但永远无法限定你。

作为成年人,去改写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断地为自己升级迭代,才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网址:努力上进就可以跳出原生家庭的影响吗?看到陈乔恩,我发现并不是 http://c.mxgxt.com/news/view/906076

相关内容

“偶像剧女王”陈乔恩被爆童年阴影:那些被原生家庭伤害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论原生家庭的影响,明玉积极生活,她却难以走出
陈乔恩婚后被问生小孩吗?陈乔恩的回答好真实,点醒了很多人
陈乔恩林心如暗自攀比,从她们的脸上,就能看出谁的婚姻更幸福了
当谈“原生家庭”时,如何正确看待它带给我们的影响
安以轩陈乔恩什么关系 安以轩陈乔恩决裂是怎么回事
受原生家庭影响的明星
陈乔恩出道以来经历
“原来我父母是这样毁了我”:我们该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消失两年的安以轩现身陈乔恩婚礼,不愧是 20 多年好闺蜜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