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摆脱深度儿控的父母

发布时间:2025-04-30 20:25

朱雨辰,就是那个《奋斗》里真诚义气的“华子”,演艺事业一直不温不火,没想到居然靠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火了一把。这个39岁的男人,想当导演、想谈恋爱,无奈彻底输给了妈妈的爱。《我家那小子》7月21日晚播出的第三期节目中,全程没有了朱雨辰的身影。有网友猜测,朱雨辰退出节目,可能是与妈妈相处的方式遭到群嘲有关。什么样的母爱能够引发网友炮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过度的爱让人窒息

《我家那小子》全天跟踪拍摄四位明星的独居生活,邀请他们的家人和嘉宾明星作为观察员。朱雨辰邀请朋友来家里,随手就是一桌菜,颇有大厨风范。观众们惊叹于朱雨辰的厨艺时,朱妈妈直接戳破幻想:“都是半成品!”她在儿子的冰箱里塞满了只需稍稍加工的食物:蔬菜、焯好的排骨、切好的肉丝,且都按照一顿饭所需的分量放好。

把孩子的冰箱塞满,是很多父母都会做的事情。然而朱妈妈让人“目瞪口呆”的,不止这些。她每天早晨四点起来为儿子熬梨汁,一坚持就是十年;儿子拍戏到哪儿她全程跟到哪儿,电磁炉也带到哪儿;儿子想动手做饭,她说:“多辛苦啊!”她希望孩子忘记怎么做饭;儿子发微博,她每条都抄在本子上,记上发的时间,朱雨辰只好放弃微博;儿子不爱吃鸡毛菜,她说:“你看,为了你,我手都冻裂了”,朱雨辰不得已咽下去……

旁人觉得难以置信,朱妈妈却非常自豪: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的儿子。节目开播之初,朱妈妈说,儿子要求她不要把自己描述成“妈宝男”。朱妈妈反问妈宝不可爱吗?主持人维嘉提出质疑:会不会给儿子很大压力?朱雨辰也觉得压力很大。生活之中,朱妈妈的付出已经让人窒息。

娶新娘是娶一个新的娘?

在节目中,几个单身汉的妈妈都说了自己对未来儿媳的标准,朱雨辰妈妈一开始说,希望穿着不能暴露、要顾家、不能乱喝酒、生活有规律……这听起来也在理。但她明确表示:“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应该做贤妻良母,既然愿意进门,就要担起责任。”这句话就有一点深意了。大张伟无法理解,感叹男耕女织的年代已经过去很久了。宁静也委婉地告诫女性朋友:一定要充分了解对方家庭之后再选择嫁不嫁。

朱雨辰的恋情,最为人所知的两段,一段是和初恋汤唯,第二段是姜妍,都是大方爽朗的女孩。两段恋情都以失败告终。虽然这两位前女友没有表明分手原因,绯闻女友霍思燕曾在访谈节目中的一段话或许能道出一二。当时朱雨辰曾与霍思燕一起拍戏,霍妈妈也相中了霍思燕,一直找机会想撮合两人,还费心熬药送往霍思燕剧组。当主持人问霍思燕有没有可能和朱雨辰发展成男女朋友时,霍思燕直言自己不合适,“我其实是一个对男朋友超凶的人。老人想让儿子去找老婆,我觉得她可能不是说去找一个多么爱、或者在一起生活多么好的人,我觉得老人家容易说,娶新娘娶新娘,就是娶一个新的娘。”

逃离母亲的掌控究竟有多难?

其实,朱雨辰不是没有反抗过:想要逃离妈妈的掌控,从上海跑到北京上学;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北京。但,妈妈总会使用苦肉计:回家时,他发现妈妈总是在哭,“我怎么这么没出息,儿子就这么离开我”。他很难过,最后妈妈跟他去了北京。

而朱雨辰呢?反抗太痛苦,只能被动接受:“没事,这是爱。”节目里,他在朋友走后深夜无助地痛哭。他无法摆脱“伟大付出”的妈妈,没办法狠心指责,却又无人能懂他的孤独。

朱雨辰的妈妈也曾说过想要改,但多年后,她对儿子近乎疯狂的控制依旧没有改变,倒是非常自豪地说:“我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

只是拿生命去爱,让被爱的人感觉太过沉重了。 华商报记者 路洁

爱孩子应该如其所是 而非如我所愿

当我们发现爱超越了边界,需要距离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沟通,并且设法要对方明白:爱,不一定是尊重;而尊重,也是一种爱。或许我们可以从朱雨辰与妈妈的故事里有所启发,不做一个“毫无自我”的妈,也不做一个“逆来顺受”的娃。华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绪管理师纪艳阳。

华商报记者:“以爱为名”的控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纪艳阳:溺爱本质也是过度控制。控制欲强的妈妈,大多数来说是自己没有很好的安全感,来自妈妈的没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或者成人后的生活经验。她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掌控生活,让自己的世界不再崩塌。这也是一种补偿心理,妈妈会把自己没有得到的通通都给孩子。但同时也让孩子失去独立发展的空间。

华商报记者:父母一辈为什么会形成对孩子的控制?

纪艳阳:当人生存困难时,会把所有的时间精力能力耐力都应付生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控制,控制越多越安全。成人相对难以控制,孩子自然就成为他们控制的对象。

华商报记者:如何把握“爱”与“干涉”之间的度?

纪艳阳:爱孩子应该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干涉则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需要觉察是否将孩子物化,看到的是孩子自己的价值,还是孩子本身,比如严苛的对待孩子,让其努力成为优秀,是满足自己的内心期待,缓解自身的焦虑,还是让孩子遵循孩子自身的规律,给她最好的成长的方式。

华商报记者:为什么孩子对这种来源于父母控制无法反抗?

纪艳阳:反抗意味着对父母的背叛,孩子会产生内疚羞耻的感受,在道德层面无法原谅自己。对于控制欲强的母亲的孩子,只有对妈妈顺从才能够免除痛苦,而顺从会让孩子感受失去了判断和选择的自由,由此带来痛苦,甚至会让孩子感受分裂。

华商报记者:对子女而言,怎样才能摆脱这种控制,与父母和解呢?

纪艳阳:改变这个现状,首先要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所在,了解父母的问题从何而来,理解他们的困境。并且要学会拒绝。亲情,令拒绝变成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学习一致性沟通,对父母说不,表达出来不是发泄情绪攻击父母,而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关系,“我爱你,但是我也要表达我的不同意”。同时确定自己的角色,一个成年人的角色,男朋友、丈夫、父亲的角色等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逃避。用行动让父母放心。 华商报记者 路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怎样摆脱深度儿控的父母 http://c.mxgxt.com/news/view/906408

相关内容

成年人该怎么摆脱父母的控制?
如何摆脱父母的控制欲
李子勋心理问答:怎样摆脱父母的控制
如何“摆脱”与父母的共生关系?
一句话脱离父母控制,解决原生家庭之痛的终极方法(深度好文)!
如何摆脱父母的控制
为什么想逃离父母却又活成父母的样子?如何摆脱父母对自己的影响
《父母的羁绊》:8个策略,帮你摆脱自恋型父母对你的伤害
摆脱难缠的父母离婚怎么办
考研怎么摆脱父母关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