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员工与企业的微妙关系:朱伟案例解析
明星员工与企业的微妙关系:朱伟案例解析
在教育行业,新东方无疑是一个巨头。很多人可能最先接触到的是老罗,但我第一个听的是朱伟的课。早在十年前,朱伟就已经是新东方的顶流,甚至可以说是全网考研英语的顶流。他的单词书从2013年到2018年都是全网销量第一。然而,人怕出名猪怕壮,网上开始出现一些对朱伟的负面看法,认为他过于自负,过于精英主义。
2018年,朱伟离开新东方出来创业。当时一批人也跟着出来,包括唐迟,只不过唐迟加盟了其他平台。可惜的是,朱伟没有赶上短视频平台的窗口期,可能就是因为自负,他不屑于做这些,导致这时期的考研流量被张雪峰这样的老师占领。而新东方即使经历了双减,考研英语这块还是市场头牌。
事实上,任何核心资产是人的企业,都不应该被明星员工所裹挟。例如央视,出过无数明星主持人,一些人离开央视后,有的混得更好,有的则不如意,而央视还是那个央视。要说央视不行,那也是流媒时代的攻击。同样,像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所,也都是以人为核心资产。甚至同东方甄选一样,一两个明星员工创造了企业绝大部分的利润,但好像三中一华、四大,从来没有因为某个牛X的保代、合伙人的离开而倒下。
明星员工自己也要明白,为企业创造价值越多,边际收入反而递减。所以到了这个阶段,除非明星员工自己就是管理层、CEO,否则只有离开这一条路。
核心资产是人的企业,老板从来不怕员工功高盖主,怕的是企业被明星员工给裹挟。因为人不可能一直成功,一直不犯错,今天有多少流量支持你,明天可能就会有多少流量骂你。企业则可能因为正确的流程管理避免人的影响因素。
至于明星员工,十字路口的选择其实很大部分看运气。比如刘建宏当时离开央视时,去了如日中天的乐视;段暄选择了自己创业,但结果唏嘘。再比如朱伟出来创业却错过了流媒红利窗口期,唐迟我没记错应该是跳过好几个平台。所以无论创业还是换平台,心态很重要,今天看似对的选择,明天可能就是错误的根源。好就好在我觉得董宇辉对自己有非常清晰的认知,所以无论他最终怎么选择,即使不会再现今天的光环,至少可以落得善终。
网址:明星员工与企业的微妙关系:朱伟案例解析 http://c.mxgxt.com/news/view/908637
相关内容
企业员工与酒厂企业的相互关系,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是什么明星与演员,职业差异与微妙差异解析
明星员工与企业关系的探讨
明星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盘点60家知名公司的企业文化(附案例分析)
人际关系和沟通案例分析
家电连锁行业集中度与企业赢利能力分析——以国美电器为例
“明星员工”成就“明星企业”
明星效应:明星带动品牌销售的案例解析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案例分析